我国能源行业现状,2017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1.32 亿吨油当量,占全球能源消费比例23%。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中占比达到60% 。 我国资源禀赋特征“多煤、贫油、少气” 条件决定了低热效率的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的主要地位。
中国的能源消费还在持续增长。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达 3132.2 百万吨油当量,同比增2.8%,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23.2%和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33.6%,连续17年稳居全球能源增长榜首。但同时消费增速有所下降,2000~2010 年能源消费增速 CAGR 为9.51%,2010~2017年只有3.35%。
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由2010年的10.7%逐步下降到2017年的6.9%。中国能源终端消费长期以工业为主,第二产业仍是目前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因此中国的能源终端消费格局长期稳定。2017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135 亿吨油当量,2012-17 年消费增速1.4% ,增速放缓。
中国能源终端消费结构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各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与全球主要国家对比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一次能源产量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能源行业面临的问题:煤炭占比太高,热效率低、单位能耗高;原油天然气进口依存度高,消费增速高;中美贸易争端对能源行业的影响。
2017年,我国GDP能耗3.1吨油当量/万美元,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煤炭消费量占比较高;能源利用技术以及装备水平还有待提高。
按照《能源发展“十三五” 规划》,到2020年我国GDP能耗要较2015年下降15%至2.9吨油当量/ 万美元,但较美国当前(1.3油当量/万美元)仍高出121%左右。由于煤炭使用量大,加之汽车尾气污染等,造成国内近几年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2017年我国进口原油4.2亿吨,进口依存度68%;进口天然气914亿方,进口依存度39%,我们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天然气进口将占50%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9%。在全球每年的石油消费增量中,中国占比40%以上。石化产品加征关税将导致国内部分石化产品进口成本提升。
2001-2017 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量结构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的页岩气开发道路仍重重困难:虽储量较大,但资源条件一般,埋深较深,且开采条件差;开采技术落后,如果引进技术的话资本开支高 ,导致开采成本较高 ;页岩气富集的地区水资源多短缺, 而页岩气开采需要耗水。但页岩气赋存条件较差,分布分散、条件差、地质构造条件相对不稳定、埋深较深,这些负面条件均增加了页岩气的开采成本;与此同时页岩气多分布与多山地区,也增加了开采难度。页岩气区块多位于干旱缺水的地区,严重制约了当地页岩气的发展。并且由于缺乏开采经验,单井压裂需要很多的砂和清水,这对于已经脆弱不堪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环境无疑是雪上加霜。城市燃气、工业燃气、燃气发电将是天然气消费增量的主要来源。 到2020年天然气占工业燃料消费量比例由现在的10%左右提高到15%,2030年将达到25%。
我国原油储量和产量情况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页岩气储产情况(亿方)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天然气下游需求结构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煤炭消费量及一次能源占比预测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30 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及产量预测(百万吨)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对于中国能源行业消耗的改善是:结构调整,降低煤炭消费量,大力发展清洁高效能源,加大国内油气(特别是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原油、天然气储备建设,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合理规划煤制油、煤制烯烃产业发展。
掌握具有自我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气化、煤油共炼等工艺技术整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装备国产化,能耗控制,实现废水零排放。供给侧改革及环保政策约束下落后产能逐渐被置换,能源使用效率预计会有所提升。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增速将有所放缓,但增长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