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当科学家是否也是你儿时的梦想?
你眼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
勤奋、严谨、聪明、脱发......
5月30日是中国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能源行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有许多科学家奋斗在科研一线,
他们朴实无华,鞠躬尽瘁,
用青春献身科研,
挺起大国崛起的脊梁。
今年1月,数十个能源科研项目被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一同重温其中一些凝聚能源人汗水和智慧的成果,向能源行业科技工作者致敬!
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
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力支持下,联合科研、高校、设备制造等160多家单位协同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技术,攻克了特高电压、特大电流下的绝缘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试验技术等世界级难题,每回输送容量可达500~1000万千瓦,输电距离超过2000公里。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表示:“特高压±800kV直流技术是世界首创,国内外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面临特高压、大电流下的绝缘物理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系统控制等四大挑战和难题。”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燃煤机组能否达到燃气排放限值实现超低排放,对破解我国燃煤污染和能源安全的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燃煤污染治理从达标到超低的高效率、复杂煤质的高适应、系统运行的高可靠和低成本等国际性难题,该项目发明了多活性中心高稳定性催化剂及再生改性一体化技术,大幅提升了催化剂的抗中毒、低温活性、协同汞氧化等性能。目前发明成果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累计装机容量超1亿千瓦,大幅削减了燃煤污染物,全面提升了燃煤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该项目的领衔人高翔表示:“我们把研究成果拓展应用在工业锅炉等其他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多污染源多污染物的超低排放。”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
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等19家单位共同完成,建成了我国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完全掌握页岩气开发成套技术的国家,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了中国页岩气领域的重大突破。
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带领的页岩气勘探团队明确5年内要发现10至15个千亿方级目标。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深化和完善现有勘探理论和技术,建立相对成熟的、成体系的、适应南方页岩气地质特点的勘探理论和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
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燕山分公司共同完成。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发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全流程MTO技术的国家,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甲醇制乙烯、丙烯全流程工艺技术的产业化,不但为煤化工发展提供了先进、成套、可靠的技术支撑,而且为我国实施石油替代战略开辟了一条新路。
如今是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的刘红星,在实验室里偶然发现一种纳米催化材料的效果特别好。他没有放过这个“偶然”,做了包含上千个参数的一系列合成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红星和同事最终创制了扩散性能优异的纳米片晶SAPO-34分子筛,开发出高效流化床催化剂。
除此之外,“电力线路行波保护关键技术及装置”、“大型互联电网阻尼特性在线分析与控制技术及应用”,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原标题:今天,转发这条微信,致敬能源行业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