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下午,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将举办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行业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展览会暨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及工程管理论坛(以下简称展览会暨论坛)。本次展览会暨论坛主要聚焦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的建设成果、工程管理经验交流等。会

首页 > 报道 > 正文

南瑞继保电气姜彬:2030年新能源利用率将达60%以上 电能在整个能源消耗里占比50%

2018-03-27 17:08 来源:电力头条APP 

2018年3月27日下午,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将举办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行业发展”为主题的“2018中国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展览会暨‘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及工程管理论坛”(以下简称“展览会暨论坛”)。本次展览会暨论坛主要聚焦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的建设成果、工程管理经验交流等。会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姜彬先生主题演讲《城市能源互联网技术和案例介绍》。

以下为发言内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面我代表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汇报我们在城市能源互联网做的一些技术和案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条块分割和粗放的能源发展方式,构建一个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因此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一些示范项目来推动能源体制的改革和能源机制的进步。能源互联技术发展迅速,2016年6月天津市电力公司发布了世界首个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白皮书,提出以电为中心的城市各类能源互联网互通。能源互联网几种形态,楼宇的微网,城市能源互联网等等。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多能互补,智慧化控制。

这个是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几个方面,一个是能源的设计。根据当地能源的禀赋,实现能源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通过冷热电多供各个能源配置实现多能互补,从而提高效率。

第二,构建网络,为了消纳新能源,要实现高渗透性的新能源,充电桩等大功率直流负荷的接入。在控制方面实现能源系统实时综合监控,优化分析,包括协调控制。在监控之上,我们为客户提供综合分析,实现供需双方的智能互动。

我们公司高度重视能源互联网技术发展,当前是以城市配电网络以及园区用户综合业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技术方面我们探索城市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

研究配网,电能替代等等。在综合能源利用方面主要是能源的监控,多能互补等等。我们实施了一系列典型项目,这是我们公司目前在能源互联网方面的产品,包括企业的能源管控,我们也实施了钢铁、化工这些高耗能企业的管控系统。

下面我重点介绍一下我们相关的三个产品:一个是企业的能源管控系统。这个是企业信息化架构,这是一个大型企业的架构,最下面是设备层中间是过程控制,第三层是能源管控系统在第三层。通过能源管控系统实现对各种能源系统的分析、监控、控制实现了能源一体化,把一级、二级、三级系统纵向贯通,实现了扁平化。

能源管控系统和生产系统实现了融合化。运营管控方面保证能源的稳定运行,对各种用能的设备进行监控管理。第二,在能源管理方面的促进能源管理工具的转变。

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我们提供了单级设备节能系统,节能调度技术节能手段。优化调度方面,构建了基于流程网络的调度模型,以能源成本最低,建立我们整个周期内的能源优化调度站,给出最优的调度策略。

能源管理方面提供了能源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考核等等,从而实时跟踪企业的能源平衡,发布权威的能源消耗和考核数据,对能源的运行管理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支撑整个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我们前面一共实施了30多个高性能能源管控系统。

这个是在天津电力公司实施的项目,整个项目目标和前景,主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实现平台与发电用户,电网,用能用户和储能用户的数据共享,信息互联,最终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综合能源利用水平。这是平台的运营模式,中间红色的代表是的平台运营商,是我们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或者是我们的售电公司,它应该有我们整个掌握客户海量用能的信息数据优势,有相关的技术,管理优势。

因为综合能源服务的内容非常多,它不可能由一家全部包办,所以我们平台提供了这样的工具,可以通过平台组建我们的合作共赢的企业联盟,为我们客户提供从用能,发电、制冷、制热、储能等方面的服务。

这里我们强调的是以用户切入点,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提供包括电能替代,储能这些附加的更高的服务。这是整个平台的架构,下面是我们的物理层和设备层,通过我们智能设备采集我们的气、热、冷等等源的数据,包括我们储电,储热等数据,包括一些网络和负荷,工业,园区,商业,等等负荷,然后接入到平台构建能源互联网大数据,然后再实施能源分析诊断,在监控层是服务层,主要进行标签管理等等,通过我们专业客户端为我们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

这是我们截取的一些画面,一个是多维分析,从而提高运营效率。第二,我们在平台积累了7千多用户,他们有什么样的用能特征,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结合了用户的基础数据,台账数据,用能过程的数据,针对整个区域内它的用户用能的特征,我们抽取了400多个用能特征值,实现了用户的用能精准分析,形成客户画像,从而指导综合用能业务的开展。这是我们抽取后展现的一个客户画像。我们也提供了基于反向推理的规则库,可以一通过在线诊断方式实现对整个企业用能的诊断和分析报告。第四,源网荷储优化控制。这是天津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可以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创新服务模式,推动新业态发展,满足客户全方位的综合能源服务的需求。

第四,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我们一般根据负荷大小接到400伏,11万等上面。随着新能源,包括充电桩这些快速发展,估计到2030年新能源利用率达到60%以上。整个电能在整个能源消耗里占到50%以上。所以传统的配电网络难以支撑这么大量的分布式光伏,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所以我们构建一个交直流的混合配电网。通过构建不同电压的直流母线来构建一个混合的配电网络。构建了直流母线以后,屋顶光伏可以直接接入,而且也解决了包括低压配电的变压器负荷不均衡,低载功耗的问题,还有充电桩短时间大功率负载投入大致大部分母线短时超载的问题。所以我们相信随着分布式电源以及充电桩快速发展,这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谢谢。

(发言为电力头条APP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更多会议直播,请联系微信号:13693626116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