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遍布“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在建在运装机272万千瓦,运行维护732.8万千瓦,重点跟踪和已发起决策的项目超过1500万千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奋力展开崭新内容的国际化卷轴,挥笔书写绚丽篇章的“走出去”故事。
霓虹背后,一半电力依靠中国
印尼巴厘岛姑娘芙吉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过,在电力短缺的那些记忆里,日子并不诗意。
在24岁的芙吉看来,巴厘岛这些年来迅猛发展的旅游业与她和她的乡亲们曾经毫无关系。
芙吉的家乡叫做吉鲁甘巴望,是巴厘岛北岸的一个小村子。很难想象,在这座世界知名旅游岛屿的南岸,当库塔区的夜市车水马龙,酒吧街霓虹闪烁,酒店里的冷气隔绝着印度洋的热浪……而在学生时代的芙吉,在北岸的学校里不得不点着蜡烛晚自习。
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迟缓,早就满足不了繁荣的巴厘岛酒店业。五星级的酒店和别墅常年备着柴油发电机,而远离旅游核心地带的芙吉,只能多存些柴火。
“家里是有电饭锅,但我们得存着柴火,因为经常停电,一个月里连续停一个星期的情况也是有的……”芙吉回忆说,“不仅没电,自来水也停了,洗个澡可费劲了。我们得从井里打水,用柴烧点热水。”
5年前,一家叫中国华电的公司在她的村子旁盖起了一座发电厂。村长还把她介绍到这里工作。
如今,这座电厂承担着全巴厘岛将近一半的用电,也承担着芙吉每个月稳定的工资和补贴,她终于可以打算起自己和家里的未来。
世界的另一端,俄罗斯伏尔加河河畔的工业重镇———雅罗斯拉夫尔市,华电俄罗斯捷宁斯卡娅热电站拔地而起。没有荒凉干旱的砂石丘壑,没有想象中的尘土飞扬和黑烟滚滚,只有大门口的厂标和远处静立着连白色水蒸气都丝毫没有的烟囱,提醒着它燃机电站的身份。2017年6月,该热电站已顺利通过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中东欧的陆地上,驰命走驿不再;鄂霍次克海的沿岸,帆影几度沉浮。如今,捷宁斯卡娅电站已成为伏尔加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强大的热力和优质的电力将涌入这片广袤的东欧平原,用华电的悠悠情怀来温暖这里的寒冬。
作为我国在俄首个大型电源投资项目、中国华电在俄第一个投资建设运营的绿地项目,该电站年发电量30.2亿千瓦时,年供热量81.4万吉卡,不仅能缓解当地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更能解决雅罗斯拉夫尔大部分民众的取暖问题。
中国华电建设者的脚步,成为国际友谊的见证。近年来陆续开工的能源合作项目不断经历着春的萌发、夏的繁盛,不同的是多了一座座电站。从河谷到海滨,华电人没有带走一草一木,却留下了一路闪着光亮的脚印。正是这一串串脚印,见证了华电能源建设者的艰辛;正是这一串串脚印,铺就了“一带一路”最锦绣的能源电力风景。
清洁发展,绿色浸染丝路
在柬埔寨额勒赛,激流倾泻而下带动着水力发电,幻变成柬埔寨居民家中的每一度电,暹罗湾边的每一盏灯。
有着“定海神针”之称的柬埔寨额勒赛下游电站,是该国已投产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华电塑造中柬合作的一张“金名片”,每年可为柬埔寨人民提供超过10亿千瓦时物美价廉的清洁电能,极大缓解了柬埔寨用电紧张的局面,得到了中外各方的一致认可。自投产以来,这个位于柬埔寨西南无人区河谷的电站每年提供大量清洁绿色能源,占柬埔寨全年发电量的30%以上,对于缓解该国电力紧张局面、促进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电站设计理念先进,投产时实现了两级电站“远程集控、无人值班”的运行模式,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通过互联网实时监测电站所有机组的运行状态。
柬埔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同时践行了“绿色华电”理念,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电站设计了生态流量设施,旱季泄放生态流量,防止区间断流。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程建设完工后,累计种植草皮3.8万平方米,各类果树、绿化树4000余株。柬埔寨环保部对此高度赞赏,授予项目公司“环保管理工作优秀奖”,这是在柬唯一一家获此荣誉的能源企业。电站在联合国成功注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每年70万吨核证减排量,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注册最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以每年20余万吨发电重油替代量,为柬埔寨可持续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华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顺应和引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国际潮流,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动力,打造全球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共赢共享,构建和谐海外社区
积极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同时,中国华电致力于属地化经营,稳步推进海外公益事业,把创造内外和谐的发展环境作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石,在解决当地能源短缺、促进当地就业的同时,积极参与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保障、社区发展、赈灾救难、文化交流等活动,努力做好全球企业公民,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
以诚意会友,用务实相交。在印尼,各海外分公司、项目公司雇佣当地员工比例达60%以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定期为当地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项目所在国培养了大批专业的电力技术和管理人才。
印尼巴淡项目是中国华电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火电项目,对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巴淡电厂现有职工224人,其中印尼籍职工103人,在未来的发展中还会继续加大印尼职工所占比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厂区专设供穆斯林和印度教员工祷告的清真寺,积极支持项目所在地的公益事业,为所在区域提供捐助,兴建学校、村公所、医疗机构、防灾救灾设施,持续开展“国有界、爱无边”的爱心公益活动,目前累计受益者已达6000人以上。
2017年5月,印尼巴淡电厂开展首届“度度关爱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当地小学的孩子们走进电厂并送上学习文具,传授知识。
从东南亚到中东欧,再到西欧、南亚和拉美,在一片片神奇、瑰丽的古老土地上,宝石般镶嵌着的华电能源项目、雄心壮志的华电建设者,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卷。一次次签约仪式、一个个项目开工背后,是华电全球电力市场布局渐次铺开的具体体现,更是国际化转型推向纵深的真实见证。
热潮,涌动在“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处;希望,正挽起陆地与海洋。在中国华电“走出去”的图景中写着:高效、清洁、共赢、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