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疑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先驱,自2009年IBM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智慧星球(SmartPlanet)计划,建议在全国投资建设新一代智能型信息基础设施。随后IBM与迪比克(Dubuque)合作建设全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SmarterSustainableDubuque),新构思包括将全市公共资源和服务数字化,以网络加以连结,同时为住户和商户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市场 > 正文

智慧城市发展案例之【美国篇】

2018-02-28 10:21 来源:交能网 

美国无疑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先驱,自2009年IBM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智慧星球”(Smart Planet)计划,建议在全国投资建设新一代智能型信息基础设施。随后 IBM 与迪比克(Dubuque)合作建设全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Smarter Sustainable Dubuque),新构思包括将全市公共资源和服务数字化,以网络加以连结,同时为住户和商户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收集和整合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了解整个城市的资源使用情况,实现节能减排,提升市民和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接着IBM于2010年推出智能城市挑战(Smart Cities Challenge),派出专家到全球100个城市,协助当地应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各种挑战。自此,智慧城市作为城市综合发展的概念逐渐形成,并成为二十一世纪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IHS于2014年7月发表题为《智慧城市:商业模式、技术及现行计划》(Smart Cities: Business Models, Technologies andExisting Projects)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的智能城市计划多由地方政府根据本身城市的环境特点,各自规划和推行,在与民间和企业合作开展各项智能城市项目方面尤为出色。与此同时,不同城市侧重个别领域的发展,大致可归纳为五项,包括:

改善运输系统,以加强城市对内和对外的流动性;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促进城市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

更新各种信息及通讯基础设施,为市民、企业和公共部门提供更为方便的生活、营商和工作环境;

加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监察和保安,让城市变得更为安全;

改革公共治理、规划和调整城市各项功能和服务,以应对如交通挤塞和能源消耗等一系列城市管理的挑战。

纽约

如果说美国是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的先驱,纽约则是美国智慧城市发展的领头羊。纽约市政府与 Cisco IBSG 合作推行Smart Screen City 24/7计划,通过流动网络发放经整合的公私营机构信息;将旧式收费电话亭改装成备有触碰和影音功能的智能屏幕(Smart Screen),以便市民随时查阅信息,并同时作为 WiFi热点,以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城市 WiFi 网络。此外,纽约市推行 Hudson Yards Project,于曼克顿西部建设商住区大量安装电子探测仪,利用数码技术实时侦测区内交通、能源和空气质素等数据。其它措施包括建设以地下气动管(pneumatic tubes)运送的废物处理系统25,以提升效率。

除了纽约,美国其它地方的智慧城市发展,如:旧金山、波士顿、西雅图及圣荷西各有不同重点:

旧金山

旧金山在绿色和可持续能源措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推行全面废物回收和循环再用,将强制废物分类范围扩展至回收、堆肥和堆填三大类;通过流动网络向市民提供接近实时的能源使用数据和节能建议;于市内建设超过 100 个充电站,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由于硅谷高新科技企业云集,其主街设有长达三英哩的无间断免费WiFi覆盖。

波士顿

波士顿政府开发了功能全面的流动应用程序供市民使用,包括向市政府实时通报社区问题、泊车位搜寻、实时交通信息和路线建议、城市车辆租用系统等;Soofas计划于公园和行人路等的长椅设置太阳能(solar-poweredhub),供市民为流动装置充电,同时作监测空气质素和噪音水平之用。

西雅图

西雅图政府与微软(Microsoft)合作启动了“高效能屋宇计划”( High-PerformanceBuilding Program),推动智能大厦(smart buildings)技术发展,实时监测楼宇能源效益,通过调节高峰期能量消耗等方法控制开支和减低碳排放。

圣荷西(加州)

圣荷西政府与Intel合作,推动了Smart Cities USA计划,作为首个试点,推动圣市“绿色愿景”(Green Vision)策略,在全市建立“可持续性透视镜”(sustainability lens),即空气、声音和微气候传感器网络,量度空气颗粒、噪音、运输流量等作分析,协助改善交通、环境、健康和能源效益,同时创造25,000个Clean Tech 职位,以实现推动经济、改善环境和提升生活三大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