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气十条》面临第一阶段的收官,各省市、各行业都在总结减排效果。一直被认为是排放大户的火电行业,也拿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与2010年相比,我国电力行业2016年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88.6%、81.6%和85.2%,对减少雾霾天气功不可没。
火电行业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脱硫技术、特别是湿法脱硫技术的使用。
当前,我国燃煤发电机组几乎100%加装了烟气脱硫装置,或者使用具有脱硫作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湿法脱硫是燃煤电厂脱硫的主要技术,这是世界各国环保工程师和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发应用后所达成的普遍共识,当前,湿法脱硫工艺在我国电厂中占比为91%,世界平均水平为85%。
多年来,湿法脱硫工艺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
现在,燃煤电厂逐步推行烟气超低排放,在此之前,脱硫环节有脱硫环节的规范,脱硝环节是脱硝环节的规范,但是发展到超低排放工程技术规范,就不能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单独评定了,因为超低排放烟气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各子系统之间会相互影响,如何对整个系统进行优化,在实现减排的同时更为节能,是下一步烟气治理的研究与突破方向。
一直以来,有部分观点将煤电行业的湿法脱硫认作了雾霾的元凶之一,认为其导致了大气中硫酸盐颗粒物占比的大量升高。
对此,首先要认识到,湿法脱硫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如果最终让污染更为严重,不符合逻辑。如果没有湿法脱硫,大量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包括雾霾、酸雨等,是不可承受的。
其次需要明确,大气中硫酸盐颗粒物占比上升,不等于总量上升。从近几年的监测数据来看,我国大气中的硫酸盐颗粒物平均浓度是逐年下降的,这要归功于湿法脱硫工艺。
当然,并不是说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降下来,大气PM2.5浓度就会同比例地下降。
根据美国公布的数据,与2000年相比,美国2010年排放的硫氧化物削减了50%、氮氧化物削减了41%、VOC削减了35%,但最终导致PM2.5年均地面浓度仅减少了27%。硫氧化物、氮氧化物、VOC排放量的削减幅度之和是PM2.5地面浓度削减幅度的4.7倍,在欧洲也有类似的统计结果。由此可见,为了缓解雾霾天气频发问题,我国硫氧化物、氮氧化物、VOC的减排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