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的眼光看待煤、延伸煤,拉长煤电化产业新链条,大力发展煤电联产、煤化联产、煤气联产,助推转型。
热火朝天的工地,繁忙奋战的建设者,快速推进的项目……初秋时节,安徽(淮南)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热火朝天,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建设再次展现新气象。在淮南,不止煤化工,由煤炭延伸出的新兴产业,正迸发出勃勃生机。
采煤沉陷区建起光伏发电站。
省委书记李锦斌在淮南市调研时指出,作为淮南的基本盘,唯有做优做强煤电产业,才有发展出路!站在历史新起点,谋求发展新跨越,面对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和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淮南市打优煤电资源牌,以创新的眼光看待煤、延伸煤,拉长煤电化产业新链条,大力发展煤电联产、煤化联产、煤气联产,形成煤电化产业“顶天立地”新局面。
乘风破浪:煤电产业链推进紧锣密鼓
随着全球最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亮相淮南采煤沉陷区,一个个太阳能组件井然有序排列在6000亩水面上……淮南市的煤电资源发展再添靓丽一笔。
作为国家能源基地,淮南市的煤电产业得天独厚,被誉为能源之都,16对现代化矿井,年产煤炭近亿吨,是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
淮南长壁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正在调试即将投入井下生产使用的刮板机核心部件减速器。
作为中国电力工业的摇篮、安徽省最大的电力企业集聚区,淮南拥有六大发电企业和26台发电机组,建成装机总量1220.8万千瓦,已建成两条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
身为典型的工业重镇,淮南是皖北振兴、安徽崛起坚强的能源后盾。为克服煤炭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淮南市委、市政府坚持做精做优煤电化产业链。
淮南市不断巩固提升煤炭、电力两大支柱产业,加快两淮能源基地规划编制,推进杨村煤矿建设,将开工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北环线,尽快实现平电三期并网发电,积极做好潘集电厂、低热值煤电厂等项目工作。
“煤电一体化”发展思路应运而生。淮南矿业在全国率先打破行业与区域界线,让煤炭资源转化为电力产业,延长和拓宽煤炭产业链,并通过实施产权衔接、产业融合,组建煤电一体化公司。
陕汽重卡新能源汽车下线。
同时,淮南市委、市政府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突出能源及电网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开拓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径。
2016年,淮南市编制了《淮南电网光伏消纳能力专题研究》报告,确定现有电网可接纳光伏项目规模约150万千瓦,成为全省第一个开展电网光伏消纳能力专题报告评审的地市。
2016年,全省共安排100万千瓦规模指标,通过统一招投标,用于两淮光伏发电领跑者技术基地建设。淮南市积极组织申报,全市3个光伏示范基地项目顺利中标,共计40万千瓦,占全省的40%,总投资37亿元。
据悉,淮南市将光伏发电项目分为普通地面光伏电站、光伏发电领跑者技术基地、光伏扶贫电站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四类。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光伏项目建成并网装机容量共计99.2万千瓦,占全省的16%,总投资92亿元;在建项目装机容量52.3万千瓦,总投资48.4亿元。
高潮再起:煤化联产发展再次腾飞
拥有富甲一方的煤炭资源,但绝非无穷无尽。淮南力破单纯依靠自然发展的思维定势,依托但不过分依赖,十分珍惜并利用好弥足珍贵的资源,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矢志把能源产业做好、做精、做优、做强。
淮南—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淮南变电站。
煤炭发电可增值1.5倍,煤制甲醇可增值2倍至3倍,烯烃等化工产品则可增值6倍至8倍!延伸煤、超越煤,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成为淮南转型的突破口。
2014年4月,《安徽淮南新型煤化工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如今,总投资300亿元的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由皖能集团与国投新集共同兴建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国家“十二五”煤化工示范项目之一,也是淮南煤化工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200亿元,一期年产22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产值过百亿。
作为安徽省政府批准的唯一的新型煤化工基地,淮南正发挥煤炭、水、市场、技术、区位、交通等综合优势,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道路,重点发展煤基石化产品、替代燃料产品、高端化工产品、基础化工产品四大板块,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中部唯一、安徽骄傲”的新型煤化工基地。
2017年1月20日,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复工建设。目前,中安煤化一体化项目工地热火朝天,现场施工人员近3000人。现已完成投资118亿元,2018年底可望投产。
与皖能集团、国投新集集团合作,投资300亿元煤制气项目,规划占地约3300亩,建设年产40亿立方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前期已取得积极进展。
随着中安一体化、煤制天然气、绿色环保新型建材等新型煤化工项目的集聚发展,一大批围绕淮南市发展新型煤化工主导产业的建设项目,陆续在该市落地生根。到2020年,新型煤化工基地预计将完成投资117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638亿元、利税141亿元。届时,淮南将成为推进皖北振兴的重要平台,更是全省GDP由2万亿元向3万亿元跨越的重要增长极。
如今,转型中的淮南,正在按照规模化、高端化、精细化、一体化原则,推动产业集中、企业集群、土地集约、要素集聚,完成现代煤化工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转型发展的再次腾飞。
创新突破:转型发展迸发强劲活力
淮南建城,始于煤、缘于煤、兴于煤,而又忧于煤。近年来,淮南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站在历史的关键点上,顺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趋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创新中寻求突破。
打优煤电资源牌,淮南稳妥做减法,推进煤炭供给侧改革:
2016年,淮南关闭3对矿井,退出产能495万吨,分流安置2.88万人;2017年关闭1对矿井,退出产能400万吨。 “十三五”期间将累计去产能1420万吨,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淮南市政府与淮南矿业集团、中煤新集签订了“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框架协议。 2017年,稳妥分流安置职工,目前已妥善分流安置职工3605人,发放煤炭企业稳岗补贴8508万元。
淮南市设立土地储备基金40亿元,分年度收储去产能退出土地。缓缴煤炭企业6个月社会保险费9.7亿元,拨付淮南矿业集团内部退养生活费等资金5.67亿元……
打优煤电资源牌,淮南积极做加法,增强煤电核心竞争力:
淮南积极发展煤电联营,在火力发电装机容量1420万千瓦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煤电一体化潘集电厂(2×100万千瓦)等6个电厂项目建设,将新增电厂装机容量740万千瓦;以安徽、湖北和内蒙古为重点区域,择优参股8座电厂,新增参股电厂的权益装机规模286.54万千瓦;2018-2019年适时启动谢桥、潘集2个低热值煤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
淮南市正全力支持淮南矿业以其控股的皖江物流上市公司为资本运作平台,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总对价为40.39亿元的煤电主业整体上市。淮南矿业集团已核算上市相关核心指标数据,编制整体上市架构,拟定出上市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国资委。
原标题:能源之都“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