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市通过了《关于东莞电网升级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实施方案》等多个民生事项。预计到2020年底,东莞配电网可转供电率、配电网自动化覆盖率、分布式光伏接入率、智能电表覆盖率均要实现“四个100%”。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地区正在逐步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率。目前,北京四环内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到100%,计划2018年底实现北京全市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无独有偶,前不久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也提出今年年底全省配电自动化率提升至70%。
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提升,将为电力自动化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机遇。“我国配电网投资不断增长,智能电网建设提速,实现配电自动化是大势所趋,更需要自动化企业满足电网需求。”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电网业务单元副总经理任雁铭表示。
配电自动化已有广阔外延
配电自动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新的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随着我国配网建设投资力度加大,配电自动化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配电自动化要求快恢复、可自愈、波及范围小等,这是未来对新型配电网的要求,也是打通智能电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点。
业内专家介绍,目前,配电自动化功能很多,主要是采集数据并进行控制,监控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管理好配电设备,维护好设备安全。根据检测数据的结果,做好检修管理,停电管理,负荷管理,通过对自动化设备的建设,完善计量计费功能,将数据上传网络,并在网络分析,使配电系统的工作管理更便捷,网络重构等。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自动化的作用愈发重要。“不仅如此,近年来,配电的概念有了更广阔的外延。未来智能电网将根据用户对电能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需求进行供电;配电网的扩建、维修和运行需要更灵活、优化和规划性;要具有灵活的需求侧管理和用户驱动的增值服务市场;协调当地能源管理以及分布式发电;可再生能源同大规模集中发电的结合。都对配电网自动化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副总工程师赵江河表示。
“因此,我们设立了配电自动化的建设目标,包括以覆盖全部配电设备为基本考虑,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为重要手段,配电调度和生产指挥为应用主体,提高配电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赵江河介绍说。
围绕这些目标,应加快配电关键设备的研制与规划。目前,配网规划辅助决策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等都已经有设备应用,应加强配电调控一体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研发。
仍需解决数据、通信等瓶颈
由于配电自动化涉及的领域众多,包括数据库服务及网络设备、实时数据,并提供与电力调度系统的接口等。因此,配电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化落后、投资不足导致基础数据差等问题,正是这一系列的不足,为市场预留了发展空间。
“信息共享、互通差;建设思路和需求定位不清晰;运维界面分工不够清晰,运维不到位;应用和管理水平较低,收益较低;软件、硬件互通性较差、质量参差不齐等仍是制约配电自动化发展的瓶颈。”南方电网公司生技部变电处处长李有铖曾表示。
此外,在设备资产管理中缺乏整体考虑和长远考虑,盲目追求最新的设备,不注重系统整体运行情况,造成新老设备难以整合到一起,从而无法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
因此,未来需要重点解决如信息模型、通信服务、信息安全、架构描述、终端设备即插即用、与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与协调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随着全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推进,还需提升配电自动化的实用化水平,满足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等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
在此方面,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电南瑞”)已经有了典型案例。该公司总包承建的江苏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在示范区内,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率已达到100%。
据该项目负责人沈浩东介绍,配电自动化系统是该示范工程的核心,主要采用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和主站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混合运行的模式。实现了供电设备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大大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平均一年可节约一次设备投资近300万元,运行成本近150万元,有效地提高了该地区的经济效益,减少了相应的输配电建设投资。
据悉,该示范工程还建设了输变电设备状态检测系统、智能变电站、电能质量监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智能园区、通信信息网路及安全系统等。
原标题:行业深度观察|设备企业迎配电自动化覆盖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