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始建于1953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一电厂先后经历了六期扩建,其中前四期18.6万千瓦机组已于2000年全部关停。现有4台30万千瓦燃煤热电联产机组,承担着市区集中供热2300万平米,是太原市区冬季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企业之一。
一电厂建厂五十多年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太原市集中供热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建设拓展,一电厂厂址已由建厂时的城郊地区变为主城区和环境敏感区域。一电厂厂区占地1200亩,位于晋阳湖的西侧湖畔,晋阳湖就是一电厂建厂时配套的人工开挖的凉水池。由于电厂机组投运年限已久,又是燃煤电厂,设备逐年陈旧老化,机组能耗水平和环保水平低下,机组未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环境污染严重。2015年,一电厂燃煤261万吨,占市区耗煤12.35%,年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分别为3212吨、8424 吨、265吨,分别占到市区污染物排放量的3.77%、12.91%、0.44%,占市区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7.4%、14.8%、0.72%,是晋阳湖片区区域内最大的污染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形象。
为解决一电厂的污染问题和城市的建设发展,省、市政府一直把一电厂的关停搬迁列入重要事项。2015年5月,省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新建项目的通知》,2015年10月,太原市政府与国电集团公司签订了《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搬迁重建框架协议》。同时,为了解决一电厂关停后市区集中供热热源问题,我市2016年建成投运古交兴能电厂热电联产和古交到太原长距离输送管网项目,年新增供热5000万平米,可以完全替代一电厂现有供热面积,为一电厂关停搬迁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方努力,2017年4月1日,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4台300MW火电机组实施停产关闭。电厂关停后,市区年减少原煤300万吨左右,年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粉尘分别为3212吨、8424 吨、265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