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技术专家,很多人脑子浮现出来的,大概是:穿着整齐的白大褂,整天埋头在高大上的实验室,摆弄着各种不明觉厉的科幻设备喜欢出现在现场的,并不只有柯南。这里就有一个喜欢去现场的专家,他就是刘石,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石(感动南网活动资料图片)大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人物 > 正文

不想呆在实验室的工程师会是好医生吗?

2016-12-07 10:43 来源:南网50Hz 作者: 黄昕

说到技术专家,很多人脑子浮现出来的,大概是:穿着整齐的白大褂,整天埋头在高大上的实验室,摆弄着各种不明觉厉的“科幻”设备——

喜欢出现在现场的,并不只有柯南。这里就有一个喜欢去现场的专家,他就是刘石,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石(“感动南网”活动资料图片)

大咖印象

我这个医生,给广东省内几乎所有的发电机组都看过病。为什么(广东)60万千瓦机组的问题越来越少了?因为大部分问题都被我们处理过了。

——每年有超过200天都在现场处理问题的刘石

如果以大众想象中的专家形象作为标准,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广东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石也许显得并不安分——比起埋头实验室,他更想去现场。

一走进刘石的实验室,就意外地被地上堆着的钢架线材挡住了去路,让人有种来到了工地现场的错觉,说好高大上的科研技术呢,这与想象中穿着白褂子,各种高大上设备整齐不太一样啊?

这也是高级技术专家的实验室?恐怕很多小伙伴要懵圈了……

对此,刘石倒是颇为坦然:“我从小喜欢理工科,一直想要去现场。”很早,他就立下目标:“自己的所学,能够现场应用;现场应用,能够得到认可。”

这话并不只是说说,刘石一直想着要去现场做些事,为此两度放弃稳定的工作,脱产学习,提升自己。当博士毕业时,导师屈梁生院士也曾想让他留下做自己的助手,但刘石最后还是选择了现场,来到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其后,刘石和他的团队,每年到现场处理问题都超过200天,足迹到达广东汕尾、潮州、台山、珠海,广西贵港、贺州,湖南鲤鱼江,十年来,为省内外500多台各类型机组“把脉看病”,为电力企业挽回的经济损失过亿元。

延伸阅读:不得了!南网女博士做了一个包 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刘石自信地说:“我这个医生,给广东省内几乎所有的发电机组都看过病。”

1、现场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其实,去现场,并不意味着没有技术含量,有道是:“没有金刚钻就揽不了瓷器活。”刘石的自信,是经受住了现场考验的。

曾经,有两台价值50亿以上的机组发生了严重的振动故障,根本无法并网发电。有人向甲方推荐了刘石,但甲方却认为“全国研究振动故障的大牛多去了,我们有的是人请”,不相信年轻的刘石。然而现场见真章,由于故障机组是引进国外技术后改型生产的产品,还存在许多“盲”点,情况比较复杂,一时之间竟没有专家愿意接手。

于是刘石临危受命,果断根据振动特征展开预设方案,见招拆招,解决问题,不但机组经过处理后终于可以满负荷运行,机组生产商也以刘石对这两台机组的处理方案为基础,改进了其产品配汽运行方式。

对此,甲方的副总工程师盛赞刘石:“小伙子,我见过很多研究振动的全国知名专家,我看呐,你的技术在全国排名很靠前!”

十年来,刘石累计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主持项目中1项获得南网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3项中国电力奖;2009年刘石被破格评为教授级高工,并被国家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0年4月,刘石受聘为广东电科院一级助理技术专家;2012年1月又获聘为广东电网公司二级技术专家;2013年5月他获聘为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27岗级);在2016年5月考核优秀成功续聘后,10月再次竞聘为28岗级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

一串荣誉的背后,让人更加好奇——现场究竟有什么,让这个高级技术专家对“去现场”如此念念不忘?

2、一秒钟上下几十万的紧迫

在刘石看来,现场有一种实验室所没有的紧迫感。

刘石自言:博士期间攻读的是仪器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的是设备故障诊断,因此也成为了一名给电力设备把脉看病的“医生”。而在现场,他也有一种如同医生急诊抢救一样的紧迫感——短兵相接,对错立刻见分晓,时间分秒不等人。

“以发电厂的600MW主力机型为例,停机再启动一次,燃料及汽水费用差不多是40万元,如果多失败一次,就等于多花了40万,而每提前1天发电增加的发电净收益是100万元左右。”刘石介绍道,哪怕提早一分钟修好,就可能挽回数百万的经济损失。

早一分钟,的确可以挽回巨大损失,但反之,如果现场不能顺利解决问题,那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因为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刘石和同事们就是如此一次次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现场奔波:

2008

广东台山电厂5台60万机组

台风“黑格比”肆虐挂广东,台山电厂5台60万机组相继跳闸,情况十分危急,刘石和同事赶赴现场,果断拿出处理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1、2号机组顺利启动并网;

2011

岭澳核电二期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百万半速机组

岭澳核电二期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百万半速机组动平衡后一次启动成功,广东电科院也成为国内首家掌握核电百万半速机无试重动平衡技术的电科院;

2012

广西贺州2台百万机组

广西贺州2台百万机组突发高负荷下跳机故障,刘石和他的团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勇于承担、大胆提出动态调整轴心位置的处理方案,在不停机检修的条件下成功解决了难题。看着百万千瓦机组满负荷运行,刘石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的分量;

2014

台山、潮州1000MW发电机以及珠海600MW发电机

刘石和团队完成了台山、潮州1000MW发电机以及珠海600MW发电机定子端部故障的处理,提出的温度场热应力调频方法实现了现场最为快速的端部共振频率调整;

2016

国家863超导限流器项目的常导振动测试

刘石团队牺牲中秋节时间,连续奋战3个昼夜,完成国家863超导限流器项目的常导振动测试。

但是对于刘石而言,这种紧迫正是现场的魅力:“南方电网为年轻人挥洒汗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仅广东一省,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1亿千瓦,这是重大的责任,也是巨大的发展空间。”

3、当“专”家,也要当“博”家

来到现场当专家,除了压力大,面对的挑战更大,就好像医生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下一个病人哪儿不舒服,在到达现场之前,也没人知道会有哪些想不到困难。

不过,刘石说现场处置,要有理论,有方法,也要有经验和视野。

一方面,现场处置是有套路的。“就好像我们家里灯突然灭了,我们一般有几个步骤找问题。”刘石举了一个例子,“首先看下其他电器是不是在工作,如果其他电器也不工作了,那就要去检查保险丝,如果保险丝也没问题,那就要看看门外,邻居是不是也停电了……其实,故障诊断也是如此,有自己的步骤和套路。”听起来虽然简单,但要在现场做出准确地判断,靠的还是刘石坚实的专业储备和经验积累。

这就是“专家”的“专”。

而另一方面,现场的情况又是多变的,这要求刘石不断接触一些非专业或者不熟悉的东西:电厂的发电机坏了,这是现场;而台风冰灾倒杆断线,也同样是现场。

台风,是刘石正在积极挑战的“现场对手”之一。(资料图片)

实验室进门地上的一堆钢筋线材,其实是刘石和同事们最近正在测试的防风设备,用于拉线的锚钉。这种锚钉不占地方,使用方便,直接打入地里可以自动张开,从而牢牢地“抓”住土地,方便进行加固和抢修线杆。

“很多新兴的技术我都有关注,要学很多其他的东西,如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包括现在火的人工智能,等等”刘石认为,“既要埋头做事,也要开阔视野。接触更多,养分更多——蔬菜也好、肉也好鱼也好,都要吃一点,才能健康。”

这就是“博家”的“博”。

延伸阅读:不得了!南网女博士做了一个包 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4、持续地死磕,带着兴趣地死磕

长年在现场奔忙,刘石感触颇深:“虽然说实验室研究与现场应用,并非截然分离,然而只有真正置身现场,才能体会到,现场发现很多问题,靠书本知识或者现有知识很难以解决。研究是为了现场的应用,而现场的应用,则将导致新的研究。”

就是在现场的工作中,刘石逐渐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规划:“立足专业基础,扩展研究领域,去解决一些更新、更尖端、现场更急需的问题。”具体来说,他为自己列了三个方向:“一是物理储能、新能源发电,二是电气设备检测、故障诊断,三是防风防灾,分析台风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等。”

除了第二点,其他两个方向看上去与他当年所学的专业以及多年的工作都有一定差距,对此,刘石并不担心,因为有“一万小时理论”:一个普通人如果能够持续就某一个领域学习一万小时,那他就可以成为这个领域内的专家。何况,他选择的几个方向,“并非盲目扩展,而是在专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的延伸。”

经常跑现场的刘石,在实验室里同样是一把好手,理论+实证是他一贯的坚持。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一万个小时里坚持下去呢?虽然专家不像一般小伙伴们那样有拖延症,但是毕竟工作繁忙,挤时间谈何容易。

刘石爽快地回答:“因为兴趣所在。”他回忆了当年师从屈梁生院士时的一个小插曲:因为英语不是很好,所以刘石在一次翻译作业上偷了懒,结果被严谨的屈院士发现了,70多岁的老人把他叫来很批了一顿,“激动地鼻子上冒着汗珠。”由此,刘石认识到:“学习提升应该是自己的要求,而不是被迫。把痛苦变成兴趣和乐趣,才能真正有持续的动力。”

有了方向,有了动力,剩下的问题,刘石借用《罗辑思维》的一句话做了总结:“持续地、系统地、死磕地做一件事,就是能做一些事出来。”

5、和年轻人掏掏心窝子

1974年出生的刘石,作为年轻专家,其成长之路也让不少“小鲜肉”颇为好奇,让我们看看,刘石对那些困扰小鲜肉的事儿又是怎么看的。

小鲜肉提问:如何看待年轻人个人发展与团队需要之间的关系?

刘石:首先,一个团队要大度,公平,小我融入大我,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发展,团队才能有向心力。作为前辈,要换位思考,多让年轻人做事,帮助年轻人尽快成长,让他们去崭露头角,这样团队才能根深叶茂,成为大树。

不过,作为年轻人,也要更积极一点。遇到困难,也要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一些年轻人刚到单位,可能会觉得“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如意”,“不是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但还是要坚持做,把自己的作用发挥最大。当时也许痛苦万分,但之后回想,会觉得没什么解决不了的。

小鲜肉提问:同事的专业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也不一样,怎么才能让他们配合自己做好工作?

刘石: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首先要知道团队人员的专业,不需要完全一致,专业不同,相互之间要有共性,也要有互补。

其次要明确,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很多事做不了,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比如去现场检修,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光是搬箱子,接线,等布置好可能半天就没了,哪还有效率可言。

在团队里,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家,有时也需要和别人同步、配合,特别是年轻人,不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自认为的“老腊肉”提问:工作几年时间了,觉得工作没突破,方向很迷茫,怎么办?

刘石:埋头干活,抬头看路。人在某一阶段遇到瓶颈,并非说遇到失败或挫折,而是努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没有可做的东西。我自己也曾经觉得:“电厂的工作都干完了,怎么办?”

这时候,要放开眼界,既要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路,吸收一些新的东西。虽然一年两年,不一定能有什么新东西出来,但对于自身却是慢慢在积累,寻找到新的突破点,就会融会贯通,爆发出来。

延伸阅读:不得了!南网女博士做了一个包 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原标题:不想呆在实验室的工程师会是好医生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