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煤炭产量与消费量全球首屈一指,电力主要来源也是煤电,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比超六成。煤与电,两者在中国漫漫电力发展路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大数据作者:薛传琦随着煤炭完全市场化的开放,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的矛盾越发明显。近日,随着煤炭价格大涨,华能、华电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报道 > 正文

“计划电”与“市场煤”的不解之缘

2016-12-02 16:50 来源:电力大数据 作者: 薛传琦

众所周知,中国煤炭产量与消费量全球首屈一指,电力主要来源也是煤电,中国煤电装机容量占比超六成。煤与电,两者在中国漫漫电力发展路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大数据” 作者:薛传琦

随着煤炭完全市场化的开放,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的矛盾越发明显。近日,随着煤炭价格大涨,华能、华电、大唐、国电四家电力央企联名上书陕西省政府,表示现在的电煤价格已经超出企业成本,要求政府对电价进行上调。“计划电”与“市场煤”这对欢喜冤家可能真要等到电力市场化后才会真正的调和。

“计划煤”到“市场煤”

华丽转变让电企有点吃不消

遥想当年,煤和电同在计划时代,煤企和电企有着如同新婚夫妇蜜月期般的甜蜜,走到哪儿都是绑在一起。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两家企业迅速扩张,势力、财力与日俱增。但慢慢的,国家对煤炭产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煤炭价格逐步由市场制定,但煤炭的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电价,而电作为国民生活必需品其价格调整需要经过国家缜密的计划制定。想让电价跟随煤价实时波动显然不可能。

煤VS电

为此,国家也是操碎了心,起初,为了保证发电企业利益,国家实行电煤价格双轨制政策,即电煤供需双方依据两种不同定价机制。

相关阅读:煤电博弈:市场煤再遇计划电 电企亏损政府出手降煤价

一种是年初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签订的重点合同煤价,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锁定一年供应量;另一种是市场煤价,价格随行就市。但其弊端相当明显,当重点合同煤价远低于市场价时,煤炭企业会违约或者以次充好弥补损失。而当重点合同煤价远高于市场价时,发电企业就会弃约转买市场煤。双轨制可谓形同虚设,因此国家于2013年取消了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自主协商确定价格。

煤电联动仍旧存在弊端

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煤和电?

早在2004年底,国家为了既能让煤炭价格市场化,又不至于让发电企业太被动,出台了煤电联动这一政策。所谓煤电联动就是以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相应调整电价。

一度“煤电联动”被视作是类市场化调节的尝试,但实际中受调整的滞后性矛盾挤压,煤电价格很少能联动。特别是近年来煤炭价格一泻千里,而电价却没有明显变化。由于电力体制改革尚未完善,目前国家电网依旧占据“发、输、配、售”的重要位置,凭借其垄断地位,独立的输配电价被搁置,目前的价格容易失真。可见,“煤电联动”机制并不能从根本化解煤电企业的根本矛盾,反倒时常产生煤电“顶牛”现象。

综合来看,“计划电”与“市场煤”很可能越调和越不和,而要解决矛盾还需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让电回归其商品属性,让“看不见的手”调和其中的矛盾,而国家需要的仅是稳定市场,做好宏观调控即可。

相关阅读:煤电博弈:市场煤再遇计划电 电企亏损政府出手降煤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