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一架长约7米的无人直升机在阳江市双捷镇灵巧升空,沿着220千伏坝春线快速飞行。这是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大型无人直升机作业组在对阳江供电局220千伏坝春线等输电线路开展激光雷达巡检工作,也是国内电力行业首次将无人直升机激光雷达应用于实际巡检作业。

搭载有激光雷达吊舱的这一台无人直升机,是广东电网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成果之一。在预先规划飞行航线后,直升机可自动沿着输电线路巡检作业,通过激光雷达扫描沿线物体,收集有关数据,生成线路走廊的三维实景地图和激光雷达点云图。该直升机还具有航时长、荷载大、飞行距离远等特点,适用于执行长距离、时间紧的巡视任务。
据了解,目前国内电力行业无人直升机运用普遍停留在测试阶段,广东电网公司勇开先河,率先将其应用于实际巡检业务。为推进该科研成果转为实用化,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在今年组建了6人的作业团队,并对其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封闭式培训。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消化吸收科技成果之外,该团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原来显得沉重的激光雷达吊舱进行了改良优化,将吊舱的整体重量由原来的60公斤降为现在的20公斤,极大地减轻了直升机的飞行荷载,进一步提升了飞行续航时间。全新的吊舱在扫描精度、幅度、启动和定位速度等方面都比以往有较大幅度提升,有效提高了作业效率。
“本次计划对阳江地区的220千伏坝春线等共150公里输电线路进行激光雷达巡检。”作业组组长王年孝告诉记者,直升机实行全自动化飞行巡检,对于线路部分,直升机以每小时近100公里的速度飞行并扫描。而到达杆塔周围时,则悬停作业,自动对杆塔上中下导线拍摄、扫描。仅需1架次约50分钟,工作人员即可完成50公里线路的巡检,全方位检查线路设备健康状态,智能判断通道内树障等隐患。“飞行后生成的激光雷达点云图等立体式图形的精度达厘米级,能真实还原现场状况,可为阳江供电局开展日常线路运维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王年孝说。此外,本次巡检作业靠近海岸,风速较大,不仅积累了大型无人直升机日常巡检经验,也为台风等防风应急勘灾作业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在下阶段广东电网公司机巡中心继续积极推动输配电线路“机巡+人巡”协同巡检工作,不断吸收科技成果精华,转化成核心生产力,推动机巡作业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输配电线路运维水平。
延伸阅读:无人机应用技术丨要想突破 说透了关键就这七大点!

原标题:广东电网无人直升机激光雷达巡检输电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