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17日,第十六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CPVC16)在天津举行。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丁建博士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应用》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汉能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工艺、转换效率、成本和应用领域,对薄膜技术的市场前景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企业 > 正文

汉能CTO丁建:挑战很大 但我们有信心

2016-10-19 16:25 来源:汉能控股集团 

 10月15日-17日,第十六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CPVC16)在天津举行。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丁建博士出席大会并作了题为《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应用》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汉能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工艺、转换效率、成本和应用领域,对薄膜技术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首席技术官丁建博士在第十六届中国光伏学术大会上作主旨报告

丁建在讲话中表示,汉能从2012年起先后收购了四家海外公司,其中三家从事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一家从事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他指出,在光伏的两大技术路线中,薄膜与晶硅在应用上是互补的关系,汉能生产的柔性铜铟镓硒和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应用于柔性工业屋顶、户外消费产品、电子产品、太阳能汽车、无人机和低空卫星等领域,而这些领域“可能对很多光伏企业同行来说是很遥远的,但这是薄膜的特点”。

丁建着重介绍了汉能美国子公司Alta Devices的高效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强调Alta Devices是砷化镓单结电池和双结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今年年初,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汉能的砷化镓双结薄膜电池最高转换效率达到31.6%,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是汉能美国子公司Alta Devices自2010年以来第六次刷新世界纪录;同时,Alta Devices的砷化镓单结薄膜电池也保持着28.8%的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他说,由于目前砷化镓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汉能主打对发电效率要求非常高的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低空卫星等高端市场。“不同的效率、不同的成本服务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丁建解释说,“比如目前纯电池动力无人机最大的痛点就是航时仅有两个小时左右,用上砷化镓芯片后,可以延长航时三到四倍,对这个特殊领域是非常巨大的突破。”

据了解,汉能自主研发的4.4米固定翼太阳能无人机和3.3米复合翼垂直起降太阳能无人机已先后亮相第七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北京国际无人机展和全国“双创周”等重要展会活动。这两款太阳能无人机的机翼表面均铺设有汉能砷化镓高效柔性薄膜电池芯片,其作业范围及续航时间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延伸。以汉能4.4米固定翼无人机为例。常规纯电池动力无人机续航时间为1.5至2小时,作业范围在200公里以内,而汉能4.4米固定翼无人机铺设薄膜太阳能电池后,续航时间延长到6至10小时,作业范围可达400至700公里,是世界上航时最长的工业级太阳能无人机。该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军用、民用和商用市场,如石油天然气管道巡线、农业监控、军用警用巡逻、灾害和应急救援、航拍和土地测绘、自然资源检测、边境和海岸线巡逻、矿业监测等。

汉能4.4米固定翼太阳能无人机亮相2016年全国“双创周”

丁建表示,汉能除了进一步提高薄膜芯片转化效率外,也一直致力于降低砷化镓技术的成本,让这种高效薄膜发电技术进入更多市场。未来砷化镓薄膜芯片的三结转换效率将超过目前的37.9%,同时,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应用范围将扩展到物联网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电子消费设备以及及批量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砷化镓薄膜芯片也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挑战很大,但是我们有信心。”

丁建指出,新型移动能源市场和传统光伏市场不同,比如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无人系统、便携电源、可穿戴、消费电子产品等,汉能在这些领域均有所尝试和突破。7月2日,汉能发布了四款采用砷化镓技术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汉能全太阳能动力汽车的推出,不仅摆脱了传统电动汽车对充电桩的依赖,而且还颠覆了“续航里程”概念,使汽车中短途“不插电无限行驶”成为可能。此外,汉能还推出了不同款式的太阳能发电纸、太阳能发电包、太阳能背包、太阳能露营灯等基于薄膜发电技术的移动能源产品。

7月2日,汉能发布全太阳能动力汽车

近年来,汉能先后收购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美国Global Solar Energy和美国Alta Devices公司,通过全球技术整合,成为规模、技术上皆领先全球的薄膜发电企业。在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方面,汉能长期保持着四项世界纪录。除了前文所述的砷化镓技术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外,汉能的柔性铜铟镓硒电池溅射法冠军组件、共蒸法冠军芯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7.96%和17.7%,均为全球最高水平,展示了汉能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

在薄膜发电领域,汉能拥有全球专利1319件,其中60%是发明专利。汉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薄膜技术研发人员超过1800名,其中包括一大批国内外先进半导体和光伏领域的顶尖科学家。

当被问及汉能每年的研发投入比例时,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河君这样回答:“没有比例!”“就是说,只要是技术、装备、工艺、产品研发需要的,多少钱都投!”李河君在今年9月29日的汉能司庆22周年大会上表示,“汉能进入薄膜发电领域以来,已经持续投入了几百亿的真金白银!这是一个非常规的高投入。为什么?因为我们要保持技术的绝对领先,这是汉能最核心的竞争力。”

中国光伏学术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办,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历史,一直坚持致力于光伏科学和应用的学术性交流,已成为了中国光伏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科学技术风向标年度行业盛会。

本届大会以“创新发展,技术引领”为主题,由南开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承办,分设“太阳电池新型材料、新概念和新结构(包括钙钛矿、聚光电池)”、“晶体硅材料和硅片技术”、“电池工艺开发、PERC、PERT等太阳电池技术”、“高效HJT(异质结)、IBC、TOPcon(钝化接触)等太阳电池技术”、“薄膜材料及太阳电池技术”、“光伏组件材料及高效化技术、组件与系统可靠性”、“光伏系统、并网及运维、智能电网技术、光伏系统检测及跟踪技术”、“测试表征技术、检测标准、认证、法规政策与战略研究、投融资”等主题进行研讨,并邀请国际国内行业权威光伏技术专家(企业)发表主旨报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