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三板这个庞大的“团队”里面,有不少的动力电池电池产业链的明星企业,他们作为国内锂电池供应链新能源企业的代表,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据初步统计,新三板锂离子电池相关挂牌企业有安达科技、杉杉能源、金锂科技、纽米科技、鸿图隔膜、惠强新材、旭成科技、金力股份、贝特瑞、星城石墨、凯金能源、正拓能源、聚能炭、诺邦科技和氟特电池等15家。
正极材料
据了解,正极材料不仅是动力电池产业的前端,也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占约40%的成本,可以说其地位举足轻重。
据统计发现,新三板挂牌的企业之中,安达科技、杉杉能源和金锂科技属于正极材料,而在今年中报的数据显示,安达科技、杉杉能源和金锂科技公司自有资本利用效率十分可观,其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了23.15%、14.94%和22.86%。
相比于挂牌的新三板正极材料企业而言,正极材料几家上市公司的收益率反而差强人意,据了解,正极材料上市公司的当升科技和厦门钨业的收益率分别为2.9%和1.03%。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上述两家上市公司的资本效率不高,但在九月收盘时取得了较好的估值,当升科技和厦门钨业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8.43倍和-43.10倍。
简介:
公开资料显示,安达科技是一家为动力锂电池企业提供正极材料及核心前驱体的供应商。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需求也迎来快速增长。
磷酸铁锂材料和磷酸铁锂电池是未来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向,目前安达科技正是国内已实现磷酸铁和磷酸铁锂规模生产的少数企业之一,并凭借其核心技术,多年来一直是比亚迪磷酸铁的主要供应商。
公司在主要产品磷酸铁、磷酸铁锂产品的电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主要性能指标诸如单位克容量、低温电化学性能等相对于同类产品具有较大优势。
同时据了解,安达科技日前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3.6亿元主要投入磷酸铁、磷酸铁锂扩产,并预计2017年公司营收将达到13亿元。而公司2015年主营收入才2亿元。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提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品销售,包括钴酸锂、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以及其他如 NCA、LFP 等产品;其中,钴酸锂、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产品销售是公司的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
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中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区域,客户主要为国际国内知名锂电电芯制造商,运用于各类数码产品、电动工具、储能、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电芯。
金锂科技(江西省金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与销售锂电池电极材料,主要产品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与通信设备行业,用作汽车动力电池与移动通信基站电源的正极材料。
资料显示,江西省金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KTC)是一家专业从事自主创新的新型储能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材料能够极大地提高包括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在内的能源使用效率,从而大幅度地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轻型电动车、启动电源、储能电源、备用电源、电动工具、医疗器械以及军工等领域。
负极材料
而在负极材料方面,挂牌企业中有贝特瑞、星城石墨、凯金能源、正拓能源和聚能炭。上述五家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36%、16.61%、20.08%、6.11%和10.39%。
相比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的挂牌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稍显逊色,值得关注的是,国内负极材料的企业均选择挂牌新三板,并无对标上市公司。
简介
公开资料显示,贝特瑞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排名前几,处于新三板企业前100名,2014年负极材料产量超过1.7万吨,成为全球四大负极材料生产商之首。
去年,公司负极材料产能超过3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30%,遥遥领先。贝特瑞拥有负极材料完整价值产业链,目前拥有鸡西天然石墨产业链、山西/天津人造石墨产业链、深圳/惠州研发与高端制造平台等。
据媒体公开报道,星城石墨以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为主攻方向,同时覆盖铝壳、圆柱、软包等个人消费类锂电池领域,2014年星城石墨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15年随着公司二期工程项目主体部分分批投产,全部设备安装到位并实现投产后,总产能已达到12000吨/年的规模。
凯金能源致力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锂离子电池厂家提供一流的材料解决方案。
在其公布的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来看,报告期内实现营收9223.86万元,同比增长99.8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9.81万元,同比增长299.19%;基本每股收益为0.8元。
正拓能源是一家集锂离子电池用石墨负极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用于通讯类锂离子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和储能锂离子电池。
正拓能源表示,2016年,公司逐渐把市场重心移至动力储能领域,并对客户结构进行了调整,聚焦开发国内知名品牌动力电池客户,产品也逐渐向动力电池负极材料转型。
公开资料显示,聚能炭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型企业,主要产品为:改性人造石墨类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天然石墨类锂电池负极材料。
隔膜、电解液挂牌企业
除了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往下就是电池隔膜和电解液了,在三板挂牌公司在隔膜领域的主要有纽米科技、鸿图隔膜、惠强新材、旭成科技和金力股份。其中纽米科技、鸿图隔膜和惠强新材跻身所在行业前十。
据了解,隔膜成本仅次于正极材料,约占20%-30%,纵观我国隔膜产业不难发现,产业两极分化严重,在隔膜地端领域,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在隔膜高端领域,供不应求,并且价格昂贵,我国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在高端隔膜上进口依赖很大。业内人士认为,要破除这一现象,必须提升我国隔膜品质。
数据显示,隔膜行业“强者”的鸿图隔膜和惠强新材净资产收益率较高,分别为11.42%和21.00%。而纽米科技、旭成科技和金力股份净资产收益率则相对较低,分别为3.95%、5.98%和1.70%。
延伸阅读:
产业持续火爆 9月份新增15家锂电投资项目
原标题:动力电池企业 新三板业绩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