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按:在全球环境危机意识已经觉醒的21世纪,黑滋乌尔德发电厂(HazelwoodPowerStation)这样的电厂能够撑到今天,可以说是市场经济调节失灵、环境成本没有纳入企业成本核算的一个经典的悲剧性案例。作为一个G20发达国家,澳大利亚顶着人均碳排放世界第一的桂冠,在清洁能源发展的路上,刚刚经历了失去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报道 > 正文

图文|澳洲“最脏”火电厂势将关闭

2016-09-28 10:44 来源:澳洲财经见闻 作者: Rhyson

笔者按:“在全球环境危机意识已经觉醒的21世纪,黑滋乌尔德发电厂(Hazelwood Power Station)这样的电厂能够撑到今天,可以说是市场经济调节失灵、环境成本没有纳入企业成本核算的一个经典的悲剧性案例”。作为一个G20发达国家,澳大利亚顶着“人均碳排放世界第一”的“桂冠”,在清洁能源发展的路上,刚刚经历了“失去的四年”。

1 温室气体排放冠军

在电力和能源领域,澳大利亚鲜有可以在世界上获得顶级排名的项目。

但是,有一座位于维多利亚拉托罗布山谷(Latrobe Valley)(墨尔本东南160公里)的黑滋乌尔德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1,600兆瓦),却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直保持着一项几乎无人可以与其争锋的“殊荣”: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05年评选中,黑滋乌尔德荣膺“30个工业化国家(如下图)中,单位发电二氧化碳排放密度最高电厂”的殊荣。简单来说,就是“全球最脏电厂”。

该火电厂以燃烧附近拉托罗布煤矿(Latrobe Coal mine)出产的低质褐煤为主要原料。按照维基公布的数据,黑滋乌尔德每发一度电,要排放1.58到1.66公斤二氧化碳。当前,黑滋乌尔德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00-1,800万吨。写到这里,笔者不禁愕然:这个工厂的主要产品是应该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才对,电力似乎只是顺便产出的副产品。同时,每一度电还要消耗1.31升淡水。

就是这样一座放在中国河北都会觉得“太过分”的电厂,居然从上世纪60年代中开始,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一直作为维多利亚的基础负荷(baseload)电厂,提供了占维多利亚州25%、全澳洲5%左右的电力。同时也一直默默地用每年数千万吨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滋养着本来风景如画的拉托罗布山谷.

白天的黑滋乌尔德

 (看清楚,冒白烟的似乎不是冷却塔,是烟囱)

夜晚的黑滋乌尔德

( 2014年2-3月间,为该电厂供煤的煤矿发生长达一个月的著名的黑滋乌尔德大火 Coal Mine Fire,现场堪称人间炼狱。仅仅灭火的消防费用就达到1,800万澳元)

黑滋乌尔德电厂目前由法国Engie公司 (前 GDF Suez)拥有72%股权;日本三井财团Mitsui & Co.拥有剩余28%股权。

2 最新消息:Hazelwood势将关闭

最近,受美国铝业即将加速关闭位于维多利亚Portland的电解铝厂的拖累(该铝厂的耗电量占到整个维州电力需求的10%,每年政府给予其超过1亿澳元的电价补贴),黑滋乌尔德电厂控股股东,法国Engie电力公司预计将于10月20日召开董事会,作出关闭该电厂的最终决定,并最早于明年4月停产关闭。

受这一消息影响,各州电力期货价格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周一,维多利亚2017年中电力期货价格自55澳元上涨至62澳元左右,昆士兰及新州也有2澳元左右的上涨。

由于该电厂的基础负荷对于南澳的支持作用,预计其关闭之后,南澳电网将面临更大的波动性。

但是总体来说,由于当前整个国家电力市场(NEM: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的供应过剩,黑滋乌尔德的关闭对整个维州乃至NEM的影响,比较有限。

电厂关闭亦将对拉托罗布山谷地区就业带来冲击。2014年公布的全职雇员人数为500人,另外还有约300人的常年合同雇员(contractor)。州政府承诺将实施救助性措施,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

3 澳大利亚清洁能源政策失速

与黑滋乌尔德一道,今天的澳大利亚,还有Yallourn(亚龙)、Loy Yang(洛阳)、Loy Yang B(洛阳B)三个污染巨无霸,在以每度电一公斤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污染着这个大陆的空气。

事实上,看似山清水秀的澳大利亚,在G20国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7吨,远超中国,亦超过美国,排名第一。

本月5日,澳大利亚环境及能源部长Josh Frydenberg在一次采访中为澳大利亚辩解说:“在澳大利亚,我们已经见证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过去5年当中,我们国家排放最严重的12家火电厂,已经关闭了8家。”

确实,在过去的5-6年的时间里,澳大利亚已经在关闭重污染重排放的火电厂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果大家关注一下时间,就会发现,大部分“关闭”,都发生在工党执政的期间(或尾期)。而不客气地说,当前执政的Coalition,是一个对环境变化和温室气体治理非常“不作为”的党。

从自前总理Tony Albert上任以来,澳洲政府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就可见一斑:

1 全面取消工党花费数年时间和巨大的资金及社会成本构建起来的“碳税”机制

2 拒绝建立类似欧盟国家采取的“碳交易市场”

3 推出含糊不清、无法执行的Direct Action方案

4 主持大幅削减澳大利亚的RET 政策目标

5 试图取消CEFC和ARENA,取消不成则改为大幅缩减预

6 Tony Albert个人更是以其可笑的方式抹黑风电(“ugly”)

这些措施,对于提振澳洲经济,缩减政府赤字,也许有些作用,但是却使澳大利亚,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裹足不前,一直保持着“人均最脏”国家的地位。

笔者的亲身经历,也为澳大利亚清洁能源的踟躅不前,增添了一小抹悲情 色彩。笔者于2001年起,在中国、英国从事与电力相关的财务工作;2011年中,受命担任某中国央企发电公司驻澳合资公司的CFO,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数亿澳元的投资使命来到澳洲,想要收购清洁能源电力项目。奈何2012年中开始,在Tony Albert反清洁能源的竞选呐喊声中,整个澳大利亚的清洁能源形势急转直下,风雨飘摇。再生能源的目标考核(RET:The Renewable Energy Target)持续被review,Coalition声称上台后要废掉碳税,一时间所有投资人都开始持观望态度“play waiting game”。

2012年至2015年,澳大利亚的清洁能源行业,可以说是经历了“失去的四年”,仅仅在RET复核结束并将政策目标下调之后,目前才有了微弱的回升态势。

而笔者本人,在市场最严峻的2014年初,选择了“从良”,离开已经耕耘了十多年的电力行业,转行投入房地产行业。

结语:希望南半球最强的二氧化碳生产厂黑滋乌尔德早日关闭。希望当地政府和居民顺利度过关闭和裁员带来的阵痛,大家一起早日为澳大利亚的清洁能源的未来,找到出路。

原标题:原创|澳洲“最脏”火电厂势将关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