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后,煤省山西再次加码“煤炭去产能”。8月3日、4日两天,山西省长李小鹏接连召开会议,直指煤炭、钢铁去产能议题。
虽然山西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4%低于全国水平,但数字也显现出一些积极迹象。2016年上半年,山西非煤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7.7%,同比上升6.1个百分点。非传统支柱产业(除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外)增加值比重达到28.1%,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山西煤炭产量同比减少6000多万吨。
这种变化,对于迫切需要摆脱“一煤独大”产业结构的山西而言,无疑是一种积极表现。
山西省长李小鹏表示,山西要坚定不移把去产能、减产量作为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任务,作为改善供求关系、促进市场正常运行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作为山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实际上,山西七大主力煤企均在持续推进去产能。
近日,作为山西国企改革试点之一,晋能集团正在推进“企业内部重组整合”。其目的是“缩减管理层级,减少企业户数,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
对此,熟悉山西煤炭行业的人士表示,在此前的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山西煤企兼并重组是一种常态,由此带来冗员冗费的难题。在煤炭行业黄金时期,上述问题还可应付,随着煤炭行情的下滑,“企业内部法人单位过多过滥”带来的企业管理漏洞多、费用开支大等问题凸显,改革势在必行。
公司宣传部门一位负责人表示,晋能集团压缩、暂停矿井有70多家,煤炭去产能仍是集团一项重要任务。
类似的情况并非晋能集团独有。8月4日,山西晋煤集团召开会议,部署化解过剩产能、关闭压减矿井工作。
期间,晋煤集团董事长贺天才强调,去产能涉及部门要主动配合,严格考核落实,按照关井压产工作的时间任务进度,不等不靠,推进煤炭行业去产能、减产量。
不同的声音??请辩证的看!
煤炭价格回升加大去产能压力
供大于求态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今年入夏以来煤价持续回升,首次打破4年来“旺季不旺”的局面,煤炭市场由“供需两弱”转向“供弱需强”,煤价恢复性上涨预期不断加强。在此背景下,煤炭企业的状况如何,煤价回升还面临哪些风险,记者走访了相关企业。
从“供需两弱”到“供弱需强”
7月27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430元/吨,实现“五连涨”,较年初吨煤上涨59元。北方港口货源紧张,部分采购商“一煤难求”。
产地方面,最新一期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价格指数为77.07点,动力煤取代炼焦煤支撑煤价继续上扬。市场煤价一路飙升,个别煤矿原煤紧张,山西北部部分重点煤矿订单已排到10月以后。
这是自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首次打破“旺季不旺”局面。2012年,环渤海动力煤价在6至7月间跌去150元/吨;2013年两月连跌40元/吨,2014年同期跌去45元/吨,2015年在415元/吨的位置艰难持平,今年则从390元/吨一路回升至430元/吨。
煤价回升的背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尤其是执行煤矿276个工作日制度以来,市场格局的调整,即从年初的“供需两弱”,逐步演变为“供弱需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近亿吨,煤价之所以回升,是由于原煤产量同比减少1.75亿吨,产量降幅明显高于需求降幅。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处副处长韩雷预计,年底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下水动力煤价格有望恢复性反弹到平衡点450元/吨附近。一些市场分析人士更加乐观,认为煤价或将直指500元大关。7月28日,动力煤期货1701合约价格已达490元/吨。
对此,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认为,受供给大幅减少影响,年内煤价或将继续维持合理回升态势,但当期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煤炭经济地位运行的态势短期内也较难改变,对煤价回升不可盲目乐观。
煤企效益好转 降成本压力增大
受益于煤价回升,今年二季度全国煤炭产业实现利润44.2亿元,扭转了一季度全行业亏损的局面。
然而,煤炭深陷“寒冬”长达四年,短期价格回升,不足以缓解行业困境。当前,大多煤炭企业经营仍面临严峻形势,拖欠工资、欠缴社保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是,减量化生产同样是把双刃剑,在平衡供需、稳定价格的同时,也导致收入减少、成本增加。
以产煤大省山西为例,今年上半年,山西率先在全国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煤炭产量同比减少6880多万吨,占全国同期煤炭减量的四成。受供给缩减影响,上半年山西煤炭综合售价环比上涨,但低于去年同期,仍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
产量减少,还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尤其是在执行276个工作日后,过去以量补价、摊薄成本的老办法不灵了。部分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压减16%产量后,各项投入没有明显减少,成本却迅速增加,盈利能力被大大削弱。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毅军研究发现,工时调整为276天后,吨煤成本将增加16元左右。
此外,煤炭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十分突出。王显政说,据统计,到5月底,全国规模以上煤企负债总额达3.64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超过70%,部分企业超过80%,年利润水平远远低于支付银行贷款的能力。
记者近期在基层煤矿采访发现,不少煤矿干部职工表示,1998年煤市不景气时,最大的困难是职工生活难以为继。和上轮相比,目前职工生活暂时没有遇到大问题,但企业资金压力巨大,一旦资金断链,企业将难以为继。
山西一位大型国有煤企财务负责人直言,4月份中煤华昱发生债务违约,随后的两三个月,几乎没有一家煤炭企业能在国内债市成功发债。“如果资金链断了,所有的改革措施还没有来得及到位,可能就已经引发系列风险。”这一僵局直到7月13日,山西一位副省长带领9家煤企前往北京金融街(10.980, 0.20, 1.86%)路演后,才开始消解。
煤炭去产能、减量化仍需加码
煤价回升,去产能的力度会不会减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明确回应,煤价不应过多上涨,更不宜过快上涨。煤价上涨过多,将不利于去产能、调结构、兼并重组、优化布局。煤价上涨过快,缺乏支撑也不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煤价逐步回升,一些影响市场平稳运行的风险开始显现。
一是煤矿复产潮的风险。韩雷说,近期受煤市回升支撑,内蒙古、山西等地部分煤矿开始复产,后期随着煤价持续回升,“三西”地区复产煤矿或将增多。一位煤炭专家称,当前动力煤价已达到或高于去年同期价格。煤价继续上涨,一批关停煤矿复产冲动将增强。当前煤价回升建立在供给缩减的基础上,一旦煤炭产量大幅释放,市场必将迎来更深一轮下行。
二是各地执行去产能、减量化政策力度不一的风险。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各地煤炭产量降幅不一,差距较大。在全国前五大产煤省区中,山西原煤产量同比减少的产量,几乎相当于内蒙古、陕西、贵州、山东四省区的总和。
王显政说,276个工作日制度除了减少煤炭产量,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扭转了过去煤企之间“宁可降价,不让市场,以量补价”的恶性竞争局面。
分析普遍认为,下半年煤市能否平稳运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276个工作日能否在各地步调一致、力度不减地执行下去。
三是进口煤加速涌进的风险。在煤价持续回升的背景下,进口煤低价优势逐渐显现。在煤炭去产能、减产量的过程中,进口煤将成为煤价过快、过多上涨的重要制约因素。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进口煤炭2174万吨,同比增加514万吨,增长31%;上半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08亿吨,增长8.2%。
对此,连维良表示,我国已是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国,与东盟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签署了双边和多边协定,不能也不可能背弃契约。近几年,有关部门在有限的空间里,严控进口煤数量,从最多时的3.4亿吨,减到去年的2亿吨,已十分不易。
原标题:省长李小鹏要求再次加码“煤炭去产能”,下半年煤炭价格要呼呼涨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