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网宁夏电力将扶贫工作与电网改造高度融合,在每年的农网改造升级中,都将投资重点与扶贫攻坚相结合。到今年6月底,国网宁夏电力2015年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已经全面完工,配套自治区和市县政府生态移民、脱贫销号村及美丽小城镇建设26个,设施农业建设19个;安排0.65亿资金重点解决中宁县、红寺堡区、泾源县等贫困县和移民村集中地区的157个自然村共23656户动力电不足问题。
刚到月初,就有很多人表示……
竟然已经开始吃土了……

低头沉吟一声叹
为什么我如此努力依然很穷

在西北的黄土高坡
一群人也同样烦恼着……
但他们很快找到了出路!
相关阅读:
陕西省发改委、扶贫开发办关于印发《陕西省电力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
今天,电网君带大家学习一下,
如何脱贫致富!
盛夏银川,光照充足。
古老的黄河在宁夏境内折向北方,
留下了土质丰美的川地……

不过,我们今天不说景色
谈谈如何脱离贫困。
20年前,“移民吊庄”工程让数以万计的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西海固地区的群众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川地。20年后,一场关系民生福祉的扶贫攻坚战传出了决战的鼓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两个确保”脱贫目标的意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阳光扶贫行动”部署,国网宁夏电力的扶贫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精准扶贫也成为这一阶段扶贫的重要措施。
如今,贫困村脱贫进度如何?贫困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精准扶贫落实得如何?一起来看看吧!电网君给你上堂脱贫致富的课!

相关阅读:
陕西省发改委、扶贫开发办关于印发《陕西省电力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
方式一:光伏“阴阳棚”
7月30日,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光伏农业产业示范园里的一栋蔬菜香菇种植棚内,万军红正在自家的大棚里打工。在大棚入口处,有两块铭牌,上面标识着“贫困户脱贫就业牌”,户主、家庭住址、脱贫就业人、日工资和年底分红等内容,一目了然。

这座大棚由两部分组成,阳光可以照射的一半盆栽辣椒长势正好,密闭阴暗的一半菌棒上香菇飘香。“我们叫这‘阴阳棚’。”大棚的管理者宁夏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板块负责人赵永亮介绍。

把隔帘打开,两边的气体、温度、湿度进行交换,可以促进生产,实现效益最大化。
大棚顶部覆盖着太阳能光伏板,这是一个把光伏发电与扶贫、农业开发相结合的光伏农业样本,通过发电的短期收益对农业进行以短养长。
在这里就业的主要是来自原隆村的贫困户,种植户每月固定有2100元工资,特困户还可以在年底有1万元的分红。
相关阅读:
陕西省发改委、扶贫开发办关于印发《陕西省电力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

1996年,山海牵手,东西协作,福建和宁夏的对口扶贫工作开始了。南部贫困山区的群众举家搬迁到永宁县安家落户,落脚之地被命名为闽宁村。从移民落脚那天起,国网宁夏电力便倾情服务,全力支持闽宁镇打造“东西合作扶贫的样板、生态移民的样板、美丽乡村的样板、农村改革的样板”。如今的闽宁镇已然成为中国扶贫攻坚工程的一个缩影,成为中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
春去秋来20载,曾经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生态移民示范村镇。如今闽宁村升格成了闽宁镇,人口数量达6万,一栋栋闽南风格的民居整齐排列。道路边、居民屋顶上和光伏大棚顶上,一排排太阳能光伏板闪着耀眼的光。
方式二:电建+扶贫
国网宁夏电力将扶贫工作与电网建设高度融合,在每年的农网改造升级中,都将投资重点与扶贫攻坚相结合。

到今年6月底,国网宁夏电力2015年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已经全面完工,配套自治区和市县政府生态移民、脱贫销号村及美丽小城镇建设26个,设施农业建设19个;安排0.65亿资金重点解决中宁县、红寺堡区、泾源县等贫困县和移民村集中地区的157个自然村共23656户动力电不足问题。
一组组数据都饱含着电力人对贫困群众的深情厚谊。
相关阅读:
陕西省发改委、扶贫开发办关于印发《陕西省电力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
方式3:光伏扶贫

宁夏光照资源充足,光伏扶贫工程试点也在稳妥有序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处马俊告诉记者:“我们光伏扶贫工作的最大支持者是国家电网公司。”2015年,自治区光伏扶贫试点总规模为51.56兆瓦,共涉及17个贫困村及5849户贫困户、2280户特困户。截至目前,试点项目已并网11.238兆瓦。

送电工技能
7月31日,记者来到团结村,发现团结村村部办公室非常简陋,可村部的院子却非常宽敞。退休老支书马国祥解释起来。
原来,4月中旬时,这个院子里竖起了8基12米高的水泥杆,成了村里54名青壮年进行电力培训的场地。最后获得“进网作业许可证”的49名青年被介绍到同心县和红寺堡区28个电力施工队从事电力工程安装工作。
24岁的村民马平,就是其中一员。他7岁从同心县移民来到团结村,家里有6口人。作为家中老大,马平不仅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每个月还要给上大学的妹妹寄生活费。
目前,马平在电力施工队的实习工资每月有2600多元。今后,如果业务技能越来越熟练,他的收入能达到每月5000元左右。一技之长的获得彻底改变了马平等团结村年轻一代人对生活的看法。他们发现,只要努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会越走越宽。
相关阅读:
陕西省发改委、扶贫开发办关于印发《陕西省电力扶贫行动计划》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