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程公司新疆哈密三塘湖第一风电场施工纪实
新疆哈密风电基地二期项目三塘湖第一风电场B区200兆瓦风电场设计安装134台单机容量为1.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装总机规模为201兆瓦。风电场设计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变电站,安装2台100MVA主变,采用2回架空线方式接入公用220千伏升压变电所。截止2016年6月24日,134台风机全部吊装施工完成,6月30日,达到整体带电条件。贵州工程公司三塘湖风电项目部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实现了业主整体工期目标。贵州电建人,用勤劳和坚守,在异域他乡谱写了一曲曲风之乐章。
第一篇乘风而上,高原鹰逆风飞扬
北上,故乡在远方
2015年9月1日,出发的日子,大包小包的行李,亲人们一遍又一遍检查,害怕落下什么,恨不得将能装的东西都给全部带上。“举手长劳劳,离情何依依”,带着家人的嘱咐和公司的期望,第一批进场6名员工在项目经理杨成豪的带领下一路向北。逆风飞扬的贵州鹰,再出山门,北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从此,故乡在远方。
出击,首战告捷
到达项目的第一天全体人员就感受到巨大工作压力,业主要求2015年12月30日前要完成5万机组并网发电任务!
任务目标摆在眼前,大家心里却一片茫然。时间短,工期紧,任务重,怎么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电建人不打无准备的仗,作为项目的EPC总承包,如何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让施工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合理组织资源实现进度计划是关键。人心齐,泰山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不到一个周的时间,9月8日,工期计划顺利出炉,紧绷的弦总算松了下来。
设备!设备!电建人心中的永远的痛。由于风机设备、电气设备和升压站电气分包商采购设备都受资金制约还没有开始采购,最乐观情况也要10月中下旬才能到现场,设备供应严重滞后,极大制约了倒送电完成时间。关键线路确定了,项目部主要思路清晰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设备何时能到场是个大问题。为此,项目部做好分工,落实到专人协助业主催设备进度。
设备到场,接下来便在在组织实施上下功夫。为能如期达到业主工期目标,项目部组织现场3家分包单位每晚8点,开每日工作协调例会,每日跟踪检查项目进展,总结当天的工程进展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找出制约工程进展的因素,跟踪通报设备发货、到场情况,及时调整现场施工计划,合理安排主力吊机的进场时间和吊装路线,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合理组织施工资源,最大限度推进工程,并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安排。项目部通过每日工作例会科学调度,将升压站安装调试等关键线路施工安排细化到天,对人力、机械、材料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统筹协调,克服了设备、材料到货晚、天气恶劣、资源组织难度大等困难,最终升压站于2015年11月15日安装及调试工作完成并达到验收条件,并分别于11月19日通过质监站质量监督检查,11月22日通过哈密电业局验收,11月27日通过电科院技术监督检查,12月15日召开了启委会,项目具备倒送电、风机并网调试条件,12月26日,项目首批风机33台并网发电,实现了业主12.30“保5万,争10万”的目标。
第二篇驭风而行,质量安全两手抓
质量,电建人永恒的追求
施工质量,百年大计。项目部一直秉承公司“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的质量管理方针,从项目部成立开始就进行本工程的质量管理策划,建立了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保持有效运行。施工方案、施工作业指导书涵盖了风机基础施工、接地施工、风机吊安装各环节、升压站电气设备安装、电缆敷设、35千伏线路与110千伏线路基础施工、杆塔施工、放接线、以及各类调试施工,并有相对应的施工技术交底,对参与施工队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签字认可,使得每位参与的施工人员都能正确清楚地领会施工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并在过程中加以监护,防止出现执行偏差,保证了施工质量。
高标准、严要求必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2015年12月26日,110千伏送出线路一次送电成功,主变一次带电成功,35千伏集电线路一次带电成功,风机并网发电一次成功,工程质量得到了上电、业主的高度认可,至今运行良好,这是对全体项目人员付出艰辛的最好回报。
安全,撑起一片蓝天
风电施工,安全工作重中之重。在新疆,大风、暴雪、沙尘暴,随时可能袭击施工现场,冬季极限气温零下50度,夏季高温能到50度,在极限气温考验下,机械、人员都面临严峻考验。项目部进场伊始,就把安全管理工作始终放在首位。
项目部自进场以来,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组织网络。按公司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完善了项目部四个责任体系,成立项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机构,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节能减排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岗位安全责任,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对现场的安全风险辨识形成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文件、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活动,制定了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促进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对新进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新进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资质审查,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素质能满足安全施工需求。和分包队伍施工人员签订了安全危险、职业健康危害告知书,对现场的安全危险、职业健康危害进行了告知。每月安全检查及专项安全检查,及时消除隐患与违章。项目部每月25日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外,还开展了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大风天气施工专项检查,冬季施工专项检查、复工专项检查等,通过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将各类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极大保证了现场安全施工。截止2016年6月30日,项目部未发生安全事故,实现了零事故目标。安全无小事,项目部对安全的重视,为生产撑起了一片蓝天。
第三篇雪虐风饕,电建人苦中作乐
生活,酸酸甜甜总是爱
新疆的冬天,对从贵州出来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那种冷,温度计明明显示有10度,大风一刮,就像没穿衣服一样,骨子里透着一股寒气,10月就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没有取暖措施,板房里面根本无法办公了,从家里带来的冬衣无法抵御戈壁滩的寒风,11月、12月整个新疆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气温一天天在下降,零下5,零下15度,零下25度,零下35度……不知极限在哪里,新疆项目也彻底变成冰雪世界了。关键时刻,公司工会给项目送来了温暖,给项目员工发放了保暖衣服,项目也采购了防风衣服,防寒安全帽,办公区域安装了煤炉,最头疼的是宿舍取暖,采用煤炉怕煤气中毒,采用电取暖,且不说柴油发电小了带不动,板房电线要重新更换,单是柴油发电24小时运转也要影响整个项目施工人员的休息,最后还是通过大家集思广益,项目采购了新疆地区专用的土暖器,通过暖气片把温暖送到了每间宿舍,解决了宿舍安全取暖这个大问题,解决了后顾之忧。
工作,忙不完的琐碎事
与天气斗,其乐无穷,项目员工每天上午起来第一件事,就是不停的烧水,干啥?柴油发电发不动了!车辆发不动了!水管冻住了!到最后,桶装水已冻了,水池也冻了,潜水泵也被冻在水池里面了,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冻了,整个天地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人的智慧是无穷的,时间久了,大家也总结了很多看似很笨却最有效的办法,食堂的火炉24小时不能熄灭的,每天晚上柴油发电熄火之前,项目部员工都会将柴油发电抬到食堂饭厅火炉傍边,第二天一早再抬出去,每天把水抽好后,再将水管、水泵抬到房间,把水放干,第二天要使用时再临时安装。取暖器的煤一刻都不能停,取暖器的电24小时不能断,否则水管就要被冻爆。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在项目上却成了每天的头等大事,否则,你就等着挨饿受冻吧!
洗澡,是一件奢侈的事
新疆哈密三塘湖项目最大特点是地处戈壁滩,离县城远,离最近县城巴里坤100多公里,2小时车程,离哈密市300多公里,5小时车程,现场无电无水,生活用电、生产用电全靠柴油发电,现场各种柴油发电全天不停运转,让你整天生活在高分贝噪声中,让你觉得五心烦躁,晚上突然停了,静得让你毛骨悚然,如果遇上大风天气,整夜呼呼的风声伴随板房的颤动更让你心惊肉跳,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无水,每天用的生产水是从三塘湖用汽车运过来的,1000元/车,生活用水是从巴里坤买的,15元/桶,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绝无二价。蔬菜食品得从巴里坤买过来,运气好可以买到点新鲜蔬菜,总之,你别嫌贵,也别嫌不新鲜,能买到有得吃就不错了,没电用柴油发电,没水用车拉,这些都可以解决,现场职工洗澡成了最大的问题,虽然尽量安排大家轮换到巴里坤洗漱,可工作一忙,冷不丁一算,啊,又有半个月没有洗澡了,这才深深体会到刚进场是监理说的一句话的含义:“在我们项目,洗澡是一件很奢侈的事。”
故乡,电建人心里最暖的地方
新疆哈密三塘湖风电项目最大特点就是项目施工场地大、战线长,施工道路66公里,集电线路56公里,风机机位134台,分布在56公里的战线上,通常一圈现场转下来,半天时间就没了。进入4、5月份后,天气开始热了,白天可以穿体恤了,气温也从20多度向30度靠拢了,大家白天忙外业,现场跑一天下来已经筋疲力尽,晚上开完协调会通常都晚上10点了,为了解决施工队提出的问题,还得强忍疲劳翻阅图纸做施工方案、整理内业,每天晚上12点了,项目部的柴油发电机还在“突突突”运转着,等到柴油发电熄了,躺在床上了,猛然想起好像还有什么任务没完成,对了,还没有给家里打电话,要是在其他工地,赶紧悄悄爬起来,蹑手蹑脚走到宿舍外面,找个没人的角落,轻声细语和家人倾述一下思念之情。可在新疆项目可就惨了,方圆5里没有手机信号,全靠柴油发电运转时微信联系一下,柴油发电一停绝对处于失联状态,满肚子的思乡之情只有默默咽下肚子带入梦乡了。
后话
枯藤铁树昏鸦,戈壁板房柴发,夕阳西下,电建人在天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项目部的人进进出出,离开了,又来了,相逢了,分开了……岁月悠悠,流年回转,唯有那一个个大风车转动依然,多年以后,这些终将成为电建人内心深处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