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过去一周,在周末到来之前北极星输配电网先带您来回顾一下今天又发生哪些新鲜事了?

先来回顾电改最新进展
京津唐电力交易规则获批
7月29日,多家媒体公开了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同意印发《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暂行规则》的函,并同时公开了《规则》的修改建议稿。小编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影响深远,尤其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具有标志性意义,传递了强力推进电改的积极信号。
二是电改力度大,透露了很多不一样的信号。
广东:电力交易市场趋于理性
7月19日,广东省新一轮电力直接交易结束,最终成交均价为-5.8分,较6月成交均价-9.3分上涨了3.5分,总成交电量达到26.6亿度,创造了新纪录。其中,售电公司交易电量占比约为75%,电量接近20亿度。
据了解,这是广东省今年开展的第五次电力直接交易。经过五轮直接交易,广东省内发电侧与需求侧在报价策略上发生了变化。业内人士称,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或将使售电侧改革于今年下半年开始加速,参与市场交易主体在熟悉规则后也将逐渐趋于理性。
安徽“先行先试”:电力市场化交易释放改革红利
电力市场交易一直是电改的要点之一。从2010年在全国首批开展电力直接交易试点,2014年国内首个大用户直接交易平台建成投运,到2016年安徽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作为电力体制改革重要标志的电力市场化交易工作,安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7年间,安徽且试且行,以“电力市场化交易”驱动电改,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交易主体市场竞争意识等方面成效显著。
与往年相比,安徽省今年电力直接交易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新突破,主要表现在扩大了直接交易范围,交易主体明显增多,将电力用户准入条件由原来的35千伏以上的大工业用户放宽到一般工商业用户,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243%。交易规模明显扩大,是2015年的2.2倍,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去年的11%提高到23%。交易价格日趋理性,发电企业平均降价空间基本与其经营形势相符。市场影响明显提升,特别是发电企业市场意识明显增强,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积极性”也驱使企业通过管理与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成本。
国网发布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 特高压交易电量同比增近20%
7月28日,记者从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信息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国家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到3462.14亿千瓦时,其中跨区交易电量165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8%。
公司发挥大电网优势,充分利用特高压电网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特点,大力开展跨区跨省交易,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区域清洁能源跨区跨省外送电量达到156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59%,大范围消纳清洁能源成果显著。公司充分挖掘交易空间,不断加大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交易规模,积极组织新能源外送交易。上半年,新能源跨区跨省外送电量合计187.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44%。
市场
分析:智能电表在“十三五”期间的市场需求与走向
国网,2016年“安装智能电表6058万只,实现公司用电信息采集基本全覆盖”。据测算,国网采集用户将达到37758万户,总采集覆盖率95.5%,年新增智能电表投资230亿元。
“十三五”后4年,国网智能电表市场要素:
新装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推广
智能电表轮换
以上合计,“十三五”期间,国网将累计需用智能电表20470万只,每年平均需求4094万只,比“十二五”年平均需求量6000万只,下降31%。“十三五”期间,国网智能电表合计投资714亿元。
再是,智能电表配套设备:插拔式表箱。“十三五”5年国网新装插拔式表箱,按国网总用户的12%计算表位,共需用插拔式表箱4740万表位,合计投资71亿元。
5年内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年增116%
根据国外市场研究报告机构Technavio的报告,2016-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预计以115.84%年复合增速增长。
中国大力推广电动汽车,主要是为应对加剧的环境污染。中国在制造业、工业领域碳排放影响极大,且交通行业的碳排放份额也在大幅增长。
报告称,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是对于能源独立的需求。未来的市场趋势将是车辆联网(V2G)系统的增多采纳,而低速电动汽车市场不断增长将阻碍市场发展。
企业
华润电力201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精要版)
7月21日,华润电力201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其公司官网上发布,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综合评定为五星级社会责任报告。该公司自2010年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迄今已连续发布六年。
根据报告,截至2015年底,华润电力总资产达2080.86亿港元,发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473.1万千瓦,运营业务已覆盖中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运营发电量1961.21亿千瓦时,售电量1849.80亿千瓦时,供热量52119.99千吉焦。2015年,公司营业额达到714.36亿港元,净利润100.25亿港元。
西门子、ABB等五大电气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大盘点
西门子
西门子2016财年第二季度(2016年1月1日至3月31日)订单同比增长7%,达到223亿欧元;营收同比增长5%,达到190亿欧元,出货比为1.17。扣除汇率因素影响,新订单额增长10%,营收增长7%。
实体业务利润额同比增长28%,达到21亿欧元。实体业务部门利润率实现普遍增长,推动总体利润率大幅增长,达到10.9%。净收益达到15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的39亿欧元相比有所下降。但去年同期这一数据包括了出售助听器业务和博西家电股份等资产剥离所产生的30亿欧元的收益。基本每股收益(EPS)为1.78欧元,去年同期为4.7欧元。
ABB
运营息税摊销前利润率增加100个基点,达到12.7%;受3.67亿美元的业务重组及相关费用影响,净利润降至4.06亿美元;基础订单保持平稳,持续的市场不利因素导致订单总额下降5%;受短周期市场需求不足和储备订单执行时间影响,销售收入下降2%;白领生产效率项目取得成果。
艾默生
重组收益和良好的运营绩效带来了利润水平的改善,使得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66美元,略超出公司预期范围的0.60美元至0.65美元。网络能源、环境优化技术和商住解决方案业务的利润率较去年有所上升,而过程管理和工业自动化业务略有下降。公布每股收益为0.57美元,下降60%,其中包括战略业务重组计划相关的剥离成本(0.09美元)和上一年度业务出售所得收益0.77美元所造成的影响。由于营运资本绩效提升,营运现金流上升了101%。2016财年公司营运现金流仍然保持在30亿美元以上,不包括业务重组相关的剥离成本。公布营运现金流约为28亿美元。
通用电气(GE)
第二季度该公司利润28.9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6亿美元。
第二季度通用电气公司营收由去年同期的292.3亿美元涨至334.9亿美元。扣除亏损和一次性业务,调整后的营收为244亿美元。第二季度订单总数同比下降2%,除去对法国火车、电站建造商阿尔斯通(AlstomSA)的资产收购,其第二季度的订单数下降了16%。
由于其把重心从银行业务转移到工业生产,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超过预期。共录得334.9亿美元,主要原因是电力业务上涨31%。
霍尼韦尔
霍尼韦尔第二季度销售额达到99.91亿美元,同比增长2%。每股收益增长了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达到15.44亿美元。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的安防与消防、建筑智能和分销以及中国业务实现强势增长。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过程控制和氟产品的销售额增加,继续保持优异表现。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部门销售额达到38.86亿美元,部门利润率达到15.8%。航空航天部门销售额为37.79亿美元,部门利润率为20.9%。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部门销售额达到38.86亿美元,利润率为15.8%。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部门销售额为23.26亿美元,部门利润率为21.1%。
相关阅读:
输配电每日要闻--2016.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