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十年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81降到0.157,这或许就是煤层气在经济形势困难情况下还能提高补贴的原因。社会已经形成共识,煤层气不仅是清洁能源,更能减少瓦斯事故、保障我国最大的一次能源煤炭安全生产。然而还有另一个共识:煤层气确实重要,但经济效益差、投资不足、市场开拓困难国家一直出

首页 > 火电 > 煤气能源 > 评论 > 正文

聚焦丨孙茂远:中国煤层气20多年真是难!未来怎么进入发展快车道?

2016-07-21 16:29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 程宇婕 刘浩

编者按:十年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2.81降到0.157,这或许就是煤层气在经济形势困难情况下还能提高补贴的原因。

社会已经形成共识,煤层气不仅是清洁能源,更能减少瓦斯事故、保障我国最大的一次能源——煤炭安全生产。

然而还有另一个共识:煤层气确实重要,但经济效益差、投资不足、市场开拓困难……国家一直出台扶持政策,这个行业却日益边缘。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在7月9日中国能源报举办的煤层气产业破解困境思路分享会上,每个与会者都带着问题而来。主持人中国能源报副总编桂俊松认为,虽然煤层气行业的困难与机遇并存,但和页岩气等其他非常规天然气相比,煤层气更具现实基础。三个小时的分享,我们听到了无数的问题,有些是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老生常谈,有些是新形势下的旧忧未解又添新愁……我们不会回避,因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直面困境。

图为煤层气产业破解困境思路分享会现场

7月20日-22日,我们会为大家推送本次会议独家发言资料,敬请期待!今天送上的是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孙茂远的现场发言,欢迎大家在文末加入煤层气产业发展大讨论!

孙茂远 ,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是我国最早从事煤层气研究、勘探、开发的先行者。

【以下为发言全文】

中国煤层气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形成了一些共识:概括起来是“四大”——大需求、大难度、大扶持,需要大创新。

根据我国中长期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构成,天然气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煤层气在中长期仍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预测,即便在最不利的情景下,2040年煤电仍占总发电量的36%,煤炭仍扮演重要角色。

为从根本上防治瓦斯事故、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同时减少甲烷排放、保护大气环境、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煤层气产业具有无与伦比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开发利用煤层气显然是刚性大需求,必然要大发展。

虽然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复杂、不利的煤层气资源条件,国外成熟的常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不能普遍适用,高效开采难度大,这也是煤层气产业发展缓慢、难达预期的最大客观因素。长期作战,攻克难关,将形成煤层气业界的凝聚力和靶标。

但我国煤层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仍需更大的政策扶持激励、机制畅通、道路清障。

1财政补贴应适度增加,适度的标志是切实起到激励投资的作用。去年,每开采利用1立方米煤层气,国家财政补贴由0.2元增加到0.3元。增加财政补贴表明了政府支持的态度,增加的额度却低于预期和实际需要。

建议根据目前的气价、成本、平均单井产气量等情况,财政补贴定为0.6元/立方米较适宜,每年可根据气价和通涨系数调整。激励效果体现在企业经营利润增加,投入积极性高涨,如果相关企业持续亏损或微利,必将发展缓慢。

2政府在科技项目和投入方面应继续大力支持。“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煤层气科技进步的核心项目。从“十一五”末期到现在,已经有几十亿的财政投入。

还应充分考虑煤层气产业历史短、难度大的实际情况,以及煤层气与常规油气或其他非常规油气的区别,重点设置探索性课题和各类示范工程项目,积极攻关又不急于求成,最终形成适用各类煤层气资源条件的系列技术和工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煤层气科技体系。在此煤层气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得以任何借口无理打压和削弱煤层气科研和示范工程项目。重大专项不能减少,只能加强。

3在相关业务法规方面要为煤层气清障通道。根据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勘探开发管理方面实施三项改革。

一是在煤层气矿权区块范围内,允许实施包括其他烃类气体的综合开发,并同样享受优惠政策。

二是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常规油气不同,很难区分勘探期和开发期或者需要较长的交互期。建议煤层气探矿权许可证和采矿权许可证合并成一个勘、采一体化的矿权证,有利于简化各类审批,有利于煤层气开发的灵活探采作业,有利于加快煤层气开采生产。

三是扩大煤层气矿权范围,解决目前煤层气矿权偏小的痼疾,增大煤层气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煤层气开发有三个主体,国家政策扶持是外力,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主要依靠相关企业的努力奋斗,即主体内力是最大的原动力。

目前,国企是煤层气开发利用当之无愧的主力军。

中联公司、中石油、晋煤集团产气量占总产量的95%以上。在煤层气勘探开发多年的历练中,国企开始走上更加理性和注重效益的发展道路。2015年三大国企煤层气生产经营都盈利,这在煤炭和常规油气企业普遍经营下滑的形势下非常难能可贵。

国企要充分利用资金、人才和科技的优势,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其他重点工程项目,努力创新,增强造血能力和实力,提高煤层气生产的成本效益。国企要继续作煤层气产业清障加油的主力军,国企做大做优做强,将继续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迅猛发展。

第二个主体是外企,在我国煤层气产业初期阶段,对外合作起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在职时主持签署了30个煤层气对外合作产品分成合同,对外合作是中联公司此前的主要投资来源。虽然目前对外合作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不复当年,但仍是产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合作开采煤层气资源的健康发展,还要注意三个问题:

继续鼓励外方引进适用中国煤层气资源条件的先进技术、装备和工艺;

外方要实事求是,深度结合中国实际,脚踏实地不浮夸;

严格规范外企的业务经营行为,这方面具有专营权的中方企业有责任,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不再审批具体合同,同样也有监管责任。

此外,有些外企成本和管理费用过高,我提倡引进技术,规范管理。

第三个主体是民营企业,在煤层气的上游领域,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钻井、压裂等技术服务以及小型设备和小型科技项目上,极少享有矿权、直接实施勘探开发。

与中、下游的众多民企相比,体制机制所限,民企进入上游难度大,使上游相对缺乏活力和竞争。从事上游相关业务的民企在艰难中煎熬,社会环境十分不利。例如,北京奥瑞安能源技术公司拥有几十项专利,技术领先,成绩斐然,是煤层气业界民企的一面旗帜,它坐拥人才、装备、技术,也有业绩,就是无法取得煤层气或非常规气矿权。

目前,它的应收施工欠款也近3亿元人民币,大部分是国企、外企所欠,使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窘境。建议国家为民企进入煤层气上游创造公平、公正的外部环境,使煤层气产业上游开发的瓶颈能够注入新鲜力量,使上、中、下游同样更加具有动力和活力。希望广大民企在困境中,不畏艰难,发挥诚信、灵活、高端、高效的优势,为我国煤层气产业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煤层气产业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期,切实需要加油清障,发挥三个主体的积极性,以尽快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原标题:独家放送丨孙茂远:中国煤层气20多年真是难!未来怎么进入发展快车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