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理是咱的主心骨
李贵祥,2007年就职于水电六局,从最初的技术员到今天的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9年的历练已脱颖成为分局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
2015年3月,李贵祥到望江楼水电站任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三分局承建的望江楼水电站左岸土建工程标段位于朝方境内,受项目的特殊性加之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的制约,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施工过程中交通要塞浮桥、天气变化、拌合系统等其他不可预见因素的变化都能成为直接影响施工进度的瓶颈,施工风险极大。在拚抢首根预制梁吊装的日子里,李书记每天紧盯施工现场,与施工技术人员想计献策,以最合理的措施方案为工程把脉问诊,稳步推进施工进度与质量。经过烈日“洗礼”的他,人瘦也黑了。难怪前些日子来工地探班的3岁女儿,总认为爸爸的脸没有洗干净,执意让爸爸再去“洗洗”。在丹东中国移动总公司工作的妻子揽下全部家务,默默支持丈夫的电建梦想。丈夫没黑日全身心投入工作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她即敬佩又心疼。
“我们一起分到六局的五名同学,其他四人都找机会离开工地了。只有我选择留下来,所以就要和工地上的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把中朝边界的望江楼水电站工程建设好。做到‘在其位、谋其职、担其任、负其责’”。提起这支队伍和自己的职责,李书记忍不住感慨道。
走在紧张有序繁忙的左岸土建施工现场,看着正在浇筑的边墙混凝土、吊装的预制梁和已经正在紧张施工消力池……,项目部的员工都会想起李贵祥。
是的,坚守的背后,是项目部亲如一家的感人氛围,李贵祥真诚地关心每一位员工,竭尽所能为员工排忧解难。因左岸土建工程建设是在境外施工,他经常强调大家要规范施工、穿戴整齐、举止言行做到文明,注意央企形象。都说水电人四海为家,缺乏归属感,但项目部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等人文关怀使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大家早出晚归,有丰盛可口的饭菜;职工有困难,在李书记这里能够得到化解;有“二对”年轻人的爱情在这里“成长”,项目部就是职工的第二个“家”,李书记就是我们的主心骨。项目职工们都这样说。
锱铢必较的老调度
望江楼项目部刘玮是1995年退伍兵。有着军人果断干练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他很快从钢筋工转序到调度室工作。
2014年3月刘玮从三湾项目部调到望江楼工地。从最初负责浮桥安装施工到营区临建与基坑围堰填筑等施工,刘玮克服人员少、点面多、天气寒冷等因素,全面做好运输组织、人事协调等工作。工作认真负责的刘玮总是提前来到工地,全盘了解现场施工动态变化与人员机械分布情况,为各项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在每天的施工现场里,他会充分考虑到现场线路的使用情况,全盘考虑整体作业计划,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题下,以最少的作业次数和最短的运输距离完成当班的任务。
在遇到现场施工特殊情况时,他还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以变应变下达作业计划,并做好提醒工作。今天六月的一天,接连的降雨使基坑左边墙上侧积下的雨水严重影响左侧边墙清基施工。刘玮从工地找来一根直径15公分的塑料水管,将积水用“土办法”引到附近集水坑里,再用小型水泵抽排引水入江,解决了水漫边墙影响施工的问题。
安全是基坑施工的重中之中。作为现场调度,刘玮时刻把现场安全运输施工放在心里。在作业过程中,有时遇到作业计划不明时,他会提醒作业方与司机加强联系,待情况问清后再继续作业。有时夜间照明条件不好或突遇其他情况,他都及时通过对讲机提醒相关工作人员注意安全,提高安全保障。不仅如此,刘玮还积极到现场巡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浮桥是仅有一条长262米,净宽约为8米的路面,并且浮桥下面是流速急湍鸭绿江水,江对岸是异域境地,现场里交叉作业多。尽管路途中有限速标识牌,也不妨有人存在侥性心里加速冒险行车,加之天热燠燥使员工的注意力易分散、雨天路滑易引发车辆制动距离延长及密集资源设施集中施工易生事故。他提出利用A4纸打印出“暖心的文字”制成小纸条,张贴在运料车驾驶室的遮阳挡板上。建议采纳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事,办事勤快热心的他在职工宿舍后院栽种近10种时令蔬菜。如今,大家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可口的小葱、黄瓜、生菜之类的纯绿色生态蘸酱菜。
刘玮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先后被项目部评为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成为项目部职工的标榜。
综合队里的“老黄牛”
在望江楼工地上,一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余世福演绎了电建人的忠诚与坚守。应该说2016年是他最有感触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9月份退休,为此他格外珍惜在岗的每一天,把对岗位的不舍和留恋化做为一份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职工他并没有躺在过去的成绩上提要求讲条件。相反,他比以前更加认真仔细,更加努力工作。作为综合队的副队长,对于班组建设和工地上的各项机动任务的施工,他主动积极配合队长做工作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与其他同事更好的沟通,为班组的良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是混凝土施工的高峰年,为缓解外购商砼或其他原因造成供应不及时的状况,项目部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从附近工地调拔来一台闲置的小型拌合站。除了主体大框架外,加剂料罐、水泥料罐、筛分设施及小石下料仓等主要配件严重短缺。综合队主动请战揽下这一重任。除两名现场值班电工和另一名党员职工负责参与排柱预制梁模板加工改制外,他配合队长马力带领五名民工开始与了时间赛跑、与天气较量、克服少料缺件拌合站的大面积改装加工大会战中。近日连继的高温让整个工地处于火炉之中。对这样的天气,他建议将工作时间重新调整,避开高温时差用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以提高工作时效。为此他们也都变成了望江楼工地“红色党员队”(综合队)里“黑人”队(队里的职工被烈日晒黑)。他就是这样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后的光洒在水电建设施工这片热土上,努力为自己的水电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不留一丝遗憾。
余世福就像诗人藏克家“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中描写的“老黄牛”,不辞辛苦、默默工作。平日里人手少,每天他和队里的职工都在不停地“切换”角色,装车、搬运材料、驾驶车辆、干杂活、……,一点不比任何人少干。开朗、乐观、热心的余世福对工作充满热情、每天他都像有着用不完的干劲、每天都会让人感觉到他斗志昂扬的精气神和正能量。我问他再有2个月就要退休了为何还要像“老黄牛”般踏实较劲、满腔热血、心无旁骛?他说“我就是想用我的最后一班岗给年轻人树立前行的航标,希望他们站好人生中的每一班岗。”
项目部的好党员还有许多,像综合队的领头雁马力,工程部的顶梁柱孙世奇,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工地上鲜艳的旗帜。他们在工作中,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但爱岗敬业,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展示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范;他们也没有骄人的业绩,但他们敢于担当,在平凡的岗位建功立业实现人生追求;他们将无私奉献的水电精神化作一股凝聚力和感召力,争先有为演绎精彩,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