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明光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详情如下: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明光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跨越,奋力打造滨湖花园度假城,山水田园生态市的重要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明光市委关于制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政策 > 正文

明光市十三五规划:有序淘汰工业燃煤锅炉 建设女山湖、紫阳等风电项目(全文)

2016-07-01 08:34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明光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详情如下: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明光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跨越,奋力打造“滨湖花园度假城,山水田园生态市”的重要时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明光市委关于制定明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稳中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十二五”发展成就

“十二五”是明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社会民生显著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建设“美好新明光”目标,拉升标杆、苦干实干、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特别是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抢抓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等系列政策机遇,进一步树立新理念、开拓新空间、激发新动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县域经济呈现总量壮大,速度加快的良好态势。“十二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7.9亿元提高到120.2亿元,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由5.15亿元提高到13.05亿元,年均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8.4亿元提高到58.5亿元,年均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由50.6亿元提高到124.4亿元,年均增长19.7%,5年累计投入453亿元,是“十一五”的3.5倍。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一五”末的31.3∶31.7∶37调整到27.2:34.3:38.5。工业主导地位更趋突出, 2015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23.7亿元,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材料、新型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其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1.7%。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04家,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9家,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数的18.3%。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拥有发明专利授权量70件。浩淼安防、龙利得包装成功上市,实现“新三板”[1]挂牌零的突破。服务业快速发展,实施大物流、大市场、大旅游、大电商建设工程,我市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明光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星光商贸城、徽商大市场等专业市场加快建设。正元广场、阳光城等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华安证券、徽商银行、大润发、时代影城等一批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和连锁商业企业入驻。八岭湖旅游景区实现运营,三界镇梅郢村获省级旅游示范村称号。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建成嘉吉肉鸡养殖、海亮有机农业等重大项目,潘村洼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获省政府批复。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2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76个,较“十一五”增长188%,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

专栏2   “十二五”重大产业建设成就

◆农业。实施粮食生产“三大行动”[2]、畜牧业升级、水产跨越等工程,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5年粮食总产达56.8万吨。种植业:建设粮棉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2011年、2014年两次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2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畜牧业:2015年肉类产量5.22万吨、禽蛋产量2.2万吨,拥有国家级、省级、滁州市级标准化示范场分别1家、2家、23家。农业产业化: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滁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十二五”期间,全市创建10家以上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区,85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水产品:2015年水产品产量达 7.5 万吨,渔业养殖技术水平极大提高,我市获“中国河蟹产业先进县”称号。

◆工业。机械电子产业:建成浩淼安防年产700台涡喷消防车、万佳联众年产5000万只电力继电器、瑞智电子年产15万片铜面基板、旭升科技年产6000万只温湿度传感器元件、旭特电子年产2.4亿只桥式半导体整流器等项目。食品加工产业:建成明光酒业年产1000吨明绿御酒、波涛粮油年产3万吨挂面、润海甜叶菊年产100吨罗汉果甙、鸿远米业年产9万吨大米项目。新型化工产业:建成榄菊6万吨洗洁精生产线项目。新材料产业:建成高盛材料年产3万吨太阳能玻璃管、涧溪国星凹土材料等项目。

◆服务业。文化旅游:市文化中心、世纪缘四星级酒店、八岭湖旅游投入使用。商贸市场:万豪建材市场、汇金商业广场等相继营业。现代物流:广大物流一期建成。城市综合体:润溪广场、新天地城市广场、观城国际等实现开业,正元广场、阳光城、中央广场等加快建设。金融服务业:完成市农合行改制成市农商行;新增证券分支机构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家、村镇银行1家、国有融资担保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科技创新:建立了浩淼安防科技、永言水产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爱福电子、龙利得包装、昊昊蜂业、留香泵业等6家滁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坚持规划引领、城乡统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空间发展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等,构建城乡发展新体系,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十一五”末的38.4%提高到“十二五”末的46.7%。城市建设,建成区面积由22.4平方公里扩大到26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由20.1万人发展到24万人。累计实现城市房屋征收面积170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180万平方米,其中高层建筑156栋143万平方米。建设保障性住房1.3万套10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16万平方米、公园游园16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1平方米。实施11个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提升85条背街小巷。集镇建设,苏巷、管店、自来桥、桥头等城镇加快建设,女山湖镇、潘村镇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张八岭镇、泊岗乡荣获“省级森林城镇”称号,创建省和滁州市生态乡镇9个。乡村建设,建成9个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明女线美好乡村示范带打造成效明显。解决27.8万人不安全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沼气4900口,改造农村危房9287户。

专栏 3  “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成就

◆市政。完成104国道穿城线改造工程,实施城东新区路网、产城新区路网、老城区背街小巷等市政道路项目52个,竣工39个。新建公建项目30个,竣工22个,市政务中心、汽车站迁建等一批项目相继投入使用。开工建设10处安置小区,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花园路棚改等4处安置小区完成回迁。

◆交通。明徐高速实现通车,改扩建国省道143公里,104国道明光段大修工程实现竣工,省道309明光段、省道239涧溪至韩郢段改造完成,新建及改造85公里县乡道、120公里通村公路,汪冲上跨桥、明女路等重点工程投入使用。

◆水利。完成治淮项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实施蚌埠至浮山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南沙河、石坝河和涧溪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工,池河防洪综合治理完成五一圩、洪庙圩堤防加固和新建东风湖排涝站等工程。新建、改扩建规模自来水厂11座,日供水能力达5.2万吨。加快推进城东新区撇洪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总长9.8公里。完成国家规划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9座、一般小水库除险加固44座。完成塘坝扩挖5717面,新建或加固小水闸8座。实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示范重点县项目3处,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7.2万亩。实施水土保持林东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3.16平方公里。

◆能源。建成大港5万千瓦、鲁山5万千瓦风力发电场项目,建成110千伏古沛输变电、110千伏龙山输变电和35千伏自来桥输变电工程,定明天然气管道工程开工建设。

◆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成移动通信4G基站317座,三大运营商共建共享35处小区宽带,实现宽带行政村全覆盖,全市拥有宽带用户4.2万户,安广网络电视用户3.7万户。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开发园区建设、外经外贸和区域合作。各项改革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商登记制度等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教育、医药卫生、农业农村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实施八轮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2项。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面完成。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437.6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累计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0个。开发园区扩容升级。明光工业园区更名及扩区获省政府批复,工业园区更名为安徽明光经济开发区。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1.4亿元、财政收入3.6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8倍和2倍。外经外贸不断提升。进出口总额由“十一五”末的1596万美元增加到4695万美元,年均增长24.1%。全市具备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企业超百家,较“十一五”末增长2倍。发生进出口实绩企业25家,较“十一五”末翻一番。区域合作不断加强。我市融入长江积极带、皖北“三市九县”、合肥经济圈、南京都市圈等政策范围,区域合作更加紧密。我市与甘肃临泽缔结友好城市、与肥西合作共建园顺利推进。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增长、小流域综合治理、女山湖湿地保护等一批生态保护工程,绿色生态屏障更加巩固,森林覆盖率达到23.4%。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能源消费总量、万元GDP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保持在上级控制指标以内。实施治矿、治超、治违、治砂、治车“五治”行动,开展 “三线三边”[3]整治,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环保设施建设加快,建成明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垃圾填埋场和4个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市场化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4%。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县城和卫生城市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水平,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方面,“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教育经费27.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2.1倍,新改建公办幼儿园43所,完成72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校安工程、薄改和改薄计划,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完成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建设,明光职高迁建、明湖学校、阳光国际学校等项目投入使用,明光中学新校区加快建设。招聘引进教师850名,全市本科达线人数超过1万人。就业方面,建成明光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17个乡镇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和10个社区就业服务站,“十二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3.9万人,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卫生计生方面,市医院、中医院迁建工程投入使用,实施7个乡镇卫生院、4个卫生院周转宿舍和23村卫生室项目,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193个,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医师1.58人、注册护士1.07人、床位2.53张,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2%、22%和21%。明光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进展顺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文化体育方面,市体育馆、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11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等投入使用。平安明光和法治明光建设取得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实现新提升,老龄、红十字会、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文联等群体组织再创新业绩,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外事侨务、统计、气象、机构编制、供销、保密、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迈上新台阶。我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等9个国家级和14项省级表彰。

专栏 4   “十二五”社会事业重大成就

  ◆教育事业。建成明光职高迁建、明湖学校和阳光国际学校项目,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3所,完成校安工程、72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明光中学新校区加快建设。

  ◆就业创业。新建明光市就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5000平方米,建立就业创业服务平台28个,组建150名村级招工经纪人队伍,新建39个大型就业户外显示屏。新建经开区返乡创业园4.3万平方米,建设3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文化体育事业。建成市文化中心、档案馆、体育馆、体育场项目,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实现对外开放,建成1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49个农家书屋。

◆卫生计生事业。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明光市中医院迁建、市医院迁建、潘村镇中心卫生院迁建等项目投入使用。建成市计划生育指导站和9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所。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滚动实施4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8.4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5万人次,比“十一五”末增长20.5%;保障城乡低保183.4万人次,支出低保金4.1亿元。扶贫攻坚扎实推进,完成12个贫困村和1.94万人建档立卡,实施扶贫项目20个,脱贫人口6483人。渔民上岸工程顺利完成,建成女山湖集镇、苏巷镇大罗郢两个安置点。水库移民成效显著,实施项目140个,投资1.3亿元,获省先进表彰4次,避险解困试点工作得到国家和省主管部门肯定。老村干、老民师等七类“老字号”群体[4]补助及时发放。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99%,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把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和滁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同明光市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主要经济社会指标较快增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整个市域充满生机与活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五年,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五年,是内聚信心、外树形象的五年,面向未来,我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第二章“十三五”发展环境

第一节  面临的宏观环境

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和格局重塑的新时期,产业调整和跨区域重组不断深化,有利于我市加快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壮大产业规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有利于加速我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全面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更好更快地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和市场。国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我市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从省内环境看。国家创新型省份建设深入推进,我省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为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将加速我市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释放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随着合肥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影响带动力加强,有利于我市承接大城市辐射,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第二节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面临新机遇。一是区位优势凸显,随着合肥-宿迁-新沂高铁、蚌明滁宁城际铁路、自来桥-三界战备公路、明光泊岗淮河公路大桥、省道257、淮河明光港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有利于我市更好地构建开放发展格局,更深地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更好地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二是政策优势明显,我市纳入长江经济带、合肥经济圈、皖北“三市九县”、南京都市圈等重要发展规划,政策优势得天独厚,有利于我市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发展能级,加快转型升级;三是生态优势独特,明光山青水秀,生态资源丰富,这是我市最具竞争力的优势。随着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明光的生态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明光的蓝天、碧水、绿地、青山将成为最宝贵资源财富;四是空间优势彰显,坚持规划引领,提出“人口、土地、项目”三集中和“城乡、产城、生态”一体化发展理念,“532”人口分布模型[5],“一核、两线、三区、四星、十字廊道”[6]远期发展布局和“14935”[7]近期发展布点,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发展方向更加明晰;五是后发优势渐显,我市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工业经济有较大提升和发展空间、服务业快速发展。只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观望,不懈怠,定能急起直追,迎头赶超。

面临新挑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在全省二类县和滁州市8个县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等指标总量处于中下游;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一产比重过大,二产质量效益不高,三产发展不足,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任务艰巨;三是开放合作水平不高,外商投资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强,在对内招商上,引进牵动性大的项目不多,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任重道远;四是要素制约强化。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劳动生产率有待加快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粗放利用、低效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偏低,生态环境整治欠账较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较为艰巨;五是社会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加强。居民收入不高,城乡之间、不同群体间收入还存在一定差距。

综合判断,我市发展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作为、锐意进取,努力开创“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第三章“十三五”发展愿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围绕打造“滨湖花园度假城、山水田园生态市”、建设“美好新明光”的目标,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深入推进“三集中、一体化”[8],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调转促”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建设美好新明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节  发展战略

“十三五”期间实施工业强市、创新驱动、开放引领、城乡统筹、共享发展五大战略。

——工业强市战略。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大提升为重要突破口,加速产业集聚。以骨干企业带动、产业融合为路径,以打造名企、树立名牌、发展名品、引进名才为抓手,突出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打造若干领域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工业经济。

——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动协同创新为重点、以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为支撑,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衔接,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现、培养、集聚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开放引领战略。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高强度推进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和比较优势产业,在更广领域集聚先进要素资源,更高水平参与区域分工,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城乡统筹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14935”空间布局为抓手,发挥城市的主导和辐射作用,统筹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共同提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共享发展战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遵循社会规律,促进公平正义,推动包容性发展。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不断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三节主要目标

围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是:推动“五大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奋力“在全省二类县进中游”、“在滁州市二类县争上游”。即:全面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奋力实现“在全省二类县进中游”、“在滁州市二类县争上游”。具体是: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二类县及滁州市领先,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总量超过2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5%以上,总量超过28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总量超过25亿元,力争30亿元。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超过200个,力争把明光经开区培育成为全省前列的开发园区。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到20:41:39。科技进步对各产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50%。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力争达到60%,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5。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集镇带动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园区、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5%。

深化改革取得突破。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更加优越,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外经外贸,利用外资大幅增加。城乡金融改革取得新突破,覆盖城乡的征信体系基本建成。

生态文明持续改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日趋协调,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GDP能耗达到上级下达目标,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空气质量、水源水质大幅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5.5%,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教育,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治市扎实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在滁州市的位次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缩小。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建成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篇  推动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第一章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适应科技发展和消费变化新趋势,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坚持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发挥先进制造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引领作用,抓增量、调结构、增后劲,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我市建成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坚持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加快发展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材料、新型化工等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延伸拓展产业链,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基地。到2020年,四大产业产值220亿元以上。

机械电子产业。以浩淼安防、瑞智电子、三友电子、爱福电子、万佳联众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消防车及消防器材、汽车零配部件、数控机床、电机设备、五金装备、电子元器件等制造业,引进关联性项目,延伸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机械电子产值达80亿元。

新材料产业。以明美矿物、飞洲新材料、国星凹土、华慧微晶铸石、瑞尔非金属等企业为龙头,加强凹凸棒粘土等非金属矿产品研发和深度加工,大力开发分子筛、吸附剂、增稠剂、悬浮剂、脱色剂等产品,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20年,新材料产值35亿元以上。

食品加工产业。以永言水产、桂花面粉、海亮有机农业、嘉吉等企业为龙头,加大粮油食品、肉制品、水产品、果蔬制品等农副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综合加工能力,完善食品质量安全体系,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明光酒业加快发展,重振辉煌。到2020年,食品加工产值达75亿元。

新型化工产业。以榄菊日化、金玛瑙香水、艾珂尔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建设化工集中区,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大力发展医药、涂料、日用品等产业,打造安全高效环保型精细化工集中区。到2020年,新型化工产值达30亿元。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培育发展省、滁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目标,以“领军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为路径,发挥我市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通过专项资金引导、扩大基金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创新体制机制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新格局。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达到40家以上,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25%左右。

提升发展传统产业。突出技术改造和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非金属矿深加工等传统产业为支撑,加大智能化改造,不断推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促进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智慧工厂。到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培育100个亿元企业,培育10个10亿元“小巨人”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35%左右。

建设凹土工业基地。紧抓滁州市打造西部大工业基地机遇,利用丰富的凹凸棒粘土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设计,加快推进研发平台建设,强化与定远、凤阳等皖北振兴区域互联互通,强化与盐化工、硅基产业相互合作,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和产业的规模效应,发挥公共配套设施利用效率,促进企业间相互配套、相互协作、抱团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打造百亿元产业集群。

第二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顺应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趋势,以市场化、产业化、品质化、社会化为方向,营造加快服务业发展氛围,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建成2个以上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围绕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服务平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现代物流。依托交通区位等优势,构建“水、陆、铁”三位一体的大物流平台,建成并运营明光广大物流园、涧溪港口物流园和现代粮食物流园,高起点规划建设淮河明光港口物流园、西姜铁路物流园,完善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打造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的物流基地。

电子商务。开展与阿里巴巴、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程。加快推进明光电子商务产业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皖江城市带功能完善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力争电商产业园入驻各类电商企业达500家,吸纳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金融服务。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区域总部和分支机构,协调已在我市开业的金融机构在村镇增设网点或自助设备,满足金融需求。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信托、典当等融资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加快发展科技金融、民生金融、第三方支付、网络金融等金融新业态。

商务服务。大力发展战略规划、管理咨询、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咨询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加快发展商标品牌、专利、版权、信誉等无形资产评估服务,发展楼宇经济,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商务咨询服务企业,创建一批公信力强、影响力大的商务服务品牌。

科技服务。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学技术普及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服务与企业对接,促进工业设计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以扩大消费需求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着力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扩大服务消费需求、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

商贸服务业。优化调整商业布局,推进老城区商业网点升级和功能更新,加快乡镇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形成合理有序的商业网点布局。实现徽商大市场、星光商贸城、恒正商贸城、昊堃财富广场、万豪市场二期等专业市场投入运营,润溪广场、正元广场、阳光城、中央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投入使用,提升商贸流通业的规模、档次和功能,满足商业服务需求。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大型超市、仓储式商场等新型业态,构建实惠、便利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

居民服务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发展就业保障、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业,发展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健康服务业,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社区照料等家庭服务业,鼓励发展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母婴护理、家庭用品配送等特色服务业。支持社会力量兴建房地产中介、房屋租赁经营、物业管理、保洁等机构,促进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

养老服务业。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加强服务规范,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

房地产业。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规范新建、激活存量、培育租赁住房市场,加大对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消费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商业、旅游、工业等地产开发。实施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满足居住需求。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不断提升物业服务和管理水平。

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形成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主导、主题旅游为特色的新型旅游产业体系,把明光建成长三角闻名、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建设全景明光。按照“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思路,实施全景明光新模式,把旅游发展深度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逐步将明光建设成为一个旅游大景区,逐步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放大生态优势、引领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全景明光理念融入到城乡建设中,体现山水、人文、生态特色。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和配套服务体系,培育集旅游饭店、景区、交通、旅行社于一体的旅游企业,提高旅游业的组织化、规范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程度。到2020年,旅游业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实现旅游增加值10亿元以上。

打造核心景区。以老嘉山养生养老休闲区、抹山明文化生态休闲区、女山湖风景区、沿淮风情度假区等核心景区为引领,加快功能景区建设,带动明光旅游整体发展。高质量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开发项目,加快“X”线[9]、“O”线[10]旅游开发进度,建设老嘉山风景区、抹山明文化旅游、大横山旅游综合开发、女山地质公园、女山湖古镇、自来桥古镇红色旅游、浮山堰遗址公园、泊岗生态银杏园、张八岭生态旅游、三界外等旅游开发项目。开辟女山湖水上旅游航线,将抹山明文化景区、女山地质公园、荷花池、女山湖古镇等景点连为一体。实施女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争创国家3A级旅游景区。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观光码头、乡村游驿站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女山湖环湖大道工程。到2020年,争取建成5个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

丰富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突出休闲养生、文体娱乐、古镇体验、红色教育、科普修学等业态,建设集休闲、娱乐、度假、养生为一体的休闲度假胜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 “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目标,在美丽乡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旅游元素,推动农家乐、渔家乐、农业体验、乡村休闲观光等项目建设,开发特色线路。深度挖掘明文化、淮河文化、养生文化、地质文化等文化内涵,办好旅游节会,促进文化旅游相互融合,塑造旅游文化品牌,不断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

第三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优化农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发展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到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60万吨,省、滁州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分别达到2家和5家,家庭农场达到10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7家。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千亿斤增粮田间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以玉米播种、水稻育插秧、粮食收获、大中型植保等机械为重点,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农业服务模式,引进、示范和推广实用农业新技术,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实施“畜牧强农”工程,实施生猪、家禽等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加强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水平,到2020年全市肉类产量达5.4万吨、禽蛋2.3万吨。实施“水产跨越”工程,推进大水面渔业生态养殖,发展池塘、湖泊绿色健康养殖,到202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7.65万吨,渔业经济总值达30亿元。加快发展林业经济,大力发展核桃、黄桃、苗木花卉等产业,提高农田综合防林体系和绿色长廊建设水平。

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以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工业园区思维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坚持重点示范、强化调度推进,突出精品园区和重点工程建设。实施规模化种植,着力打造一批“县(市)级万亩示范区、镇级千亩示范片、村级百亩示范园”,到2020年,力争建设17个县(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省级2家,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开展加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业补贴,开展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特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精细化加工,以海亮、嘉吉、永言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产品深度开发,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产品品牌化,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打响女山湖水产、明光绿豆、呼园萝卜、自来桥山芋、泊岗银杏等农产品、水产品品牌。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做大总量、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方向,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力争到2020年全市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10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70%以上。以大宗农产品加工为重点,提升贮藏、保鲜、烘干、包装等技术研发和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衔接机制,支持企业通过合同优惠价、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合机制,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开展优质、特色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安农大合作共建皖东试验站,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加快发展“三农”保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实施农业物联网工程,大力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第二章创新驱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把创新摆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提升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力争27家以上。

第一节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政策引领、发挥市场导向,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加快发展龙利得包装、三友电子等一批创新骨干企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培育一批10亿元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综合运用市场培育、创新奖励等多种方式,加快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型企业。引导和扶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支持企业引进急需的关键技术,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围绕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以项目带动、资源整合、产学研联盟等多种方式,开放引进与巩固提升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创建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研发创新中心10家以上。推动企业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到2020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年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工业骨干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加快推进质量品牌建设。以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名牌等为引领,以培育“名企、名牌、名标”为抓手,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引领行业发展、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的品牌,推动“明光品牌”向“安徽品牌”、“中国品牌”升级。支持浩淼安防、留香泵业、永言公司等骨干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和安徽名牌。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和“安徽老字号”品牌培育力度,挖掘特色产品和老品牌潜在价值,使特色产品和“老字号”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应有的地位。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生产、流通、进出口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到2020年,拥有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23件、品牌经济比重超过60%。

第二节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

加快构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企业、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构建市场化的众创空间,利用闲置工业厂房、商务科研楼宇、仓库等载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对投入运营的众创空间给予一定的创业培训补贴、租金补贴和优秀项目资助。加快完善现有孵化器创新创业平台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鼓励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加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局面。

加速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制定孵化器补助扶持措施,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政府、企业以及各类孵化器之间的互动式发展。落实科技孵化器税收减免政策,推动创办专业性、综合性孵化器,建立孵化器运营绩效评价机制,提升创业服务环境和能力。到2020年,实现入孵化器企业30家以上。

第三节 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建立创新人才队伍。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认定为抓手,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科技人才队伍。依托各类科研项目、产业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到2020年,新引进10名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团队)、50名以上高层次紧缺人才,建成一支高水平、适应明光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加大政府、高校以及企业之间人才工作协调力度,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承担和开发人才中介服务,形成融公共服务、市场服务、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人才服务体系。健全人才保障和激励体系,加大对人才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转让、信息咨询等活动中的收益保护。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制度环境,加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完善支持人才创业的金融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三章 智慧引领,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拓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互联网与产业融合新业态,拓展网络民生服务新模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第一节  发展“互联网+”产业融合新业态

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支持浩淼安防等优势装备企业建设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柔性化改造,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万佳联众等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推行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

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积极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促进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智能农业、感知农业、精准农业,参与智慧农业供应链,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推动我市水产、果蔬、苗木花卉等农产品加入电商交易平台,实现与全国市场、资本市场有效对接,持续推进我市农产品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影响力。

推动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打造数字化图书馆。深入发掘明光文化特色,打造明光文化互联网传播平台。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推广旅游线上线下互动体验模式,提供资讯查询、产品推荐、行程规划、票务酒店预订等全程一体化旅游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旅游服务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在线监控、自助导游等系统,推进电子导览、旅游车辆在线管理等网络技术应用,加快建设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结合广大物流、涧溪港口物流等项目建设,建设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互通体系,打造“互联网+”高效物流。

   第二节  拓展“互联网+”公共服务新模式

实施“互联网+”创新创业。建设集创新政策发布、行政服务、创业辅导、交流培训、孵化培育、创业融资、知识产权质押、上市辅导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布创新创业政策,增强信息透明度。鼓励明光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基于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手机平台等技术手段,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更广泛地区提供便利的存贷款、支付结算、金融租赁、信用中介平台等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实施“互联网+”公共设施。推进信息网络的高速化、移动化、安全化,加快无线宽带城市建设,加快4G移动通信网络运用,实现城市百兆光纤到户。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基于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的多业务统一网络平台。加快发展智慧交通,建立并完善智能交通信息平台、智能交通智慧信息系统和智能公交电子站牌信息发布系统。实施智能化城市管理,逐步实现对公共空间的实时动态监测和智能化控制。大幅提升电子、燃气、水务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实现运行管理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

实施“互联网+”民生服务。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新兴服务产业,创新公共服务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鼓励大中型医院在我市搭建远程诊疗信息平台,开展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等远程医疗服务。构建“智慧教育”,充分挖掘整合明光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先进、高效、便利的教学服务环境。加快建设高效电子政务平台,逐步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紧密结合的新型政府服务模式。做好“阳光信访”工作,提高信访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第四章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

第一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力度,推动政府管理重心由前置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全面实施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收费清单制度,探索开展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推动政府事务管理工作由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加强部门联动配合,接住并管好省、滁州市政府下放的审批事项。全面推行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改革,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并联审批和多证联办的服务模式,市经开区实施一站式服务和“2号章”模式。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方式,完善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政府目标考评体系。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加大机构和职责整合力度,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工作流程,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加快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领域执法力度。有序推进综合执法,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充实加强基层一线执法力量。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强化预算公开、执行、监督和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健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按上级部署,分类推进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健全政府债券管理机制和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部门资金、存量资金和债务资金统筹,改进竞争性领域财政支持方式,采取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后补助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模和标准,着力扩大投资、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清理核准前置条件,探索项目核准和前置要件分离的服务措施。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向民营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健全地方金融体系,推动推动农商行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积极发展消费金融、金融租赁、商业保理、资产管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金融服务。加大“税融通”[11]等创新产品推广力度,加快微贷技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健全金融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第三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我市国有林场、供销社等改革,加速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健全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落实土地流转准入、监督、退出机制,分类推进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改革试点。建立宅基地退出鼓励机制,鼓励农民退宅进城购房。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核实和确权登记,选择若干有条件的村建立产权集体所有、股份量化、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收益共享的经济实体。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探索农村产权入市交易途径、方式和规则,推动农村产权和资源的资本化、市场化和股份化。创新小型水利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机制,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自选、自建、自管、自用机制。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序发展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稳妥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社创新试点。建立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引导基金,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和银行拓展涉农业务。积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第三篇  推动协调发展,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

第一章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坚持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推进,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形成协调发展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

第一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发挥好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5%。

加快建设美好新明城。按照“东扩、南控、西连、北进”的思路,深入开展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县城、卫生城市“五城联创”,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生态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美好新明光。改造老城区,精心打造“中心路历史文化街区”,推动老城区部分功能向周边疏解,强化高端商务、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建成全市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提升东城区,高标准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保险、行政商务、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人居和就业环境,建成全市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建设北城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明光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突出“揽山引湖入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建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区。打造产城区,实施产城一体化建设,建成明光招商引资先导区、工业发展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30万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

加快建设美好集镇。立足乡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错位发展。打造一批卫星城镇。坚持“镇当城建”,充分利用国家重点镇、省扩权强镇试点镇的政策叠加效应,重点建设潘村、女山湖、涧溪、张八岭等4个卫星镇。打造一批生态旅游镇。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三界、明南、自来桥、泊岗等乡镇,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条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批旅游大镇和风情小镇。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镇。积极推进苏巷、桥头等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20%以上乡镇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力争实现乡镇亿元以上企业全覆盖。

专栏6  乡镇“十三五”主要建设目标

◆女山湖镇。依托山水旅游资源、特色水产品和古镇建设,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生态水乡”。

◆潘村镇。依托现代农业、高效渔业发展和工业集中区、商业中心建设,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服装电子小商品生产基地,打造“商贸重镇、淮滨明珠”。

◆涧溪镇。依托丰富的凹土资源、绿豆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及跃龙湖等山水资源,打造“凹土之都”、“明绿之乡”、“商贸重镇”、“旅游胜地”。

◆张八岭镇。充分利用八岭湖、燕子湾等自然水景,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地,休闲养生谷”。

◆苏巷镇。依托苏巷现代农业示范区、依山滨湖(抹山和女山湖)和苏巷工业集中区的特色,打造成为市经开区的卫星配套园、着力建设成为明光东北部的“生态田园地,工贸经济区”。

  ◆石坝镇。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凹土产业,推进生态旅游服务业开发,对接明光市区建设,发展成为“城东工贸镇,秀美宜居地”。

◆桥头镇。重点发展面粉粮油等农副产品精加工业,积极培育生态化家禽养殖业和生态绿色规模农业,近湖(花园湖)地区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打造“皖东粮仓,近湖胜地”。

◆管店镇。发展特色甜叶菊和苗木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园,依托罗岭工业区推动工农联动发展,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的服务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成为“特色产业镇,乡村旅游地”。

◆自来桥镇。结合专业红薯加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跃龙湖风景区、红色政权遗址建设南部旅游核心区,积极发展风力发电和高附加值矿产品加工业,建设“山美灵秀地,田园风车镇”。

◆古沛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培育迷迭香、沛丰西瓜为代表的观光体验型农业园,支持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吸引人口集聚,打造“生态农业镇、商贸宜居地”。

◆柳巷镇。结合深水港码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沿淮优势塑造滨淮景观,挖掘地域旅游、人文资源,积极培育旅游发展的服务性产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体验性农家乐,打造“八景浮山堰、湖畔休闲港”。

◆三界镇。农业以特色农作物种植为主,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岭南工业集中区,积极发展军事旅游、山地越野及相关服务业,发展成为“拓展训练场,军事旅游镇”。

◆泊岗乡。打造泊岗银杏品牌,构建银杏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渔业产业,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风貌,建设为“生态宝岛、淮上明珠”。

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以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就业转移人口为重点,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实现“532”城乡人口格局。力争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

第二节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三治三增三提升”[12]和六项行动[13],坚持规建管并重、整体推进、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为我市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高起点、前瞻性地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合理引导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布局,明确相关规划的控制、管制分区,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布局,有效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加大规划执行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和一贯性。加强规划决策信息化建设,建立规划数字信息平台。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开展精心设计,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绿色”的原则,结合地域自然文化禀赋特征,开展城市总体风貌特色设计,体现适宜的空间形态、体量尺度、色彩风格和环境景观。开展精致施工,通过招标优选施工、监理队伍,科学组织施工,做到一草一木精心挑选、一砖一瓦精心施工。合理安排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建设电力、通信、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开展精细管理,依法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加强对建设工程行政许可全过程监管。推行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工程投资、质量、进度和安全控制。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园林绿化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提高市政设施管护市场化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畅通能力。加强市容管理,强化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力度,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放开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养护、垃圾收集转运等作业市场,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

第三节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提升,坚持统筹联动、立体推进,推动“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优化村庄建设布局。加强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的衔接,形成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城乡贯通的村镇建设格局。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要求,以“35+9”的村庄布点规划为引领,以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被撤并乡镇集镇、贫困村和民族村建设为重点,以明女线示范带、南部区域大循环为统揽,强力推进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发展、保护与文化传承相协调,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地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建设一批、验收一批的时序,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扶持、激励机制,到2020年,全市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道路、清洁能源、农田水利、信息畅通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城乡衔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建成覆盖城乡、快速便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继续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用电服务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加快建设与城镇供水网联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自然村光纤全覆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以“三线三边”整治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创建工作,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根本改观。开展农村卫生清洁行动,加快建设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农村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参照市政模式,设立村级环卫队伍,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长效清洁机制。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村庄整治建设同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产村融合,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农民在建设新家园中创造新家业。到2020年,力争90%以上村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

第二章强化支撑,提高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大力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一节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构筑多条快速交通连接线,建成“外通内畅”的干线公路网络,市域主要对外公路通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干线公路方面,初步建成“一环八射”[14]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国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省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规划实施104国道绕城线、104国道明光段道路升级改造、345国道绕城线、226省道改建、257省道及泊岗淮河公路大桥、自来桥至三界战备公路(S321)和239省道续建等项目。争取312省道东延纳入省道路网规划。推进明光至合肥、明光至盱眙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铁路方面,争取合肥-宿迁-新沂高速铁路、蚌埠至南京城际铁路和三门峡至洋口铁路途经我市,并在我市设站。机场方面,争取滁州支线机场项目选址在我市境内。水路运输方面,实施池河航道提升、涧溪河和七里湖航道疏浚、女山湖船闸改建、明光港区女山湖应急救助基地等项目,建设涧溪港口物流园和淮河明光港口物流园项目。农村公路方面,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改建提升农村公路50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500公里(以村道为主)。提升市内南北大循环的路网等级,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建设环女山湖、环跃龙湖、环老嘉山中嘉山道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升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水平。客货运场站方面,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候机楼、城乡客货运站等站场,扩大出行范围,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客货运系统整体效率。公共交通方面,加强城市公交系统建设,提升农村班车通达能力,将农村客运向中心村庄、示范区、美丽乡村等延伸,逐步实现公共交通均等化和城乡交通一体化。

第二节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防洪减灾体系。结合新一轮治淮工程,实施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推进池河洼地治理、泊岗洼地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移民迁建等治淮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对南沙河、石坝河进一步治理,对河道进行疏浚扩挖,对堤防进行加固,结合村镇规划建设适宜的水景观工程。通过对城区段堤防进行加固确保城市防洪安全。

建设民生水利工程。保障城市供水需求,第三自来水厂建成并实现运营,与凯发新泉自来水厂共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规划建设第四自来水厂,进一步增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保障农村供水需求,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扩建农村自来水厂和配套管网项目,规划解决10.12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达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增强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实施7处抗旱应急工程,继续推进“八小”水利改造提升。

建设资源水利工程。推进林东水库、分水岭水库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实施5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84座小二型水库工程。规划建设女山湖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林东和分水岭水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等工程,改造一批中、小型排灌泵站,加固、新建一批小型水闸,实施沟渠、涵闸、道路等田间配套项目。推进南沙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七里湖水源控制、女山湖枢纽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争取崔家湾水库开工建设。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完成12条小流域治理,治理面积5600公顷。对明光酒业等入河排污口进行整治,建立人工湿地450公顷。实施南沙河水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涵养林地240公顷。

第三节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优化布局,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建成220千伏明光贺庄变项目,建设110千伏明光红星变、35千伏柳巷变、管店变、石坝变等项目,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输电供电可靠性。加快发展新能源,建设女山湖、紫阳等风力发电项目,总规模20万千瓦。建成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规模3万千瓦。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建成定远至明光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明光-潘村-柳巷、明光-女山湖、明光-自来桥、明光-张八岭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第三章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战略,基本建成与我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相适应、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明光。

第一节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完成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建设,市文化中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全面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实现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等级标准,到“十三五”末,所有乡镇街道建成1个集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场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以农民文化乐园为试点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达到“一场两堂三室四墙”[15]标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范围,逐步实现全面免费开放。推动企业、学校等各类文化设施的对外开放。实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通过总馆和分馆建设,达到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少于0.6册(件)标准,实现全市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等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发挥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扩大文化消费,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龙利得包装、中彩印务、启迪文具、瑞智电子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创意企业、创意人才落户我市。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支持原创性作品和精品创作。扶持发展民间文艺团体,培育特色品牌剧目和文化活动,活跃演出市场。

第三节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明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精品亮点,开展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门类作品创作,开展文艺作品评先表彰,彰显地方特色。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格和传统风貌,延续城镇历史文脉。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镇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坚持“原址保护”和“应保尽保”的原则,加强文物建筑的抢险修缮和整治,维护和逐步恢复历史风貌与环境特色。深化“文化精品工程”,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强重点文物单位的维护维修,组织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打造明光文化品牌。鼓励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实现文化有机更新。继续办好钱杆舞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花灯表演大赛、纳凉晚会等品牌活动,充分挖掘地方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第四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积极推动文化企业进行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鼓励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办法,推动政府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和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加快文化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

第四篇  推动绿色发展,培育生态文明新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统筹推进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打造“生态市”品牌,使我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第一章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满足不同地区发展需求,促进明光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依据区域内自然生态禀赋、承载生态功能的区别,规划划分生态功能区域,转变国土开发方式,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产业、资源集聚,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格局。

第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一节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力度,推进重点用能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开展节能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和家庭活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结构减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建立落后产能常态化淘汰机制,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强污染排放管理,实行煤炭消费和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第二节  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严格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重点行业和产业能效提升计划,全面推动工商业节能信息化改造,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节水方面,加强用水需求管理,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进工业、农业、城镇等重点领域节水改造,推广使用节水技术、工艺和产品,大力发挥中水回用和雨水利用,打造节水型社会。节地方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管控和强度管理,科学确定城镇、产业园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边界,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工业项目供地标准。强化土地供后监管,依法对闲置土地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长期闲置的土地采取收回、置换、储备等方式及时盘活。节矿方面,加快矿产资源保护性开发,强化绿色矿业和绿色矿山建设,健全标准,建立监测考核体系,强化动态监管。

第三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和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强园区、重点企业循环化改造,推动产业间共生耦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大力推广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建设一批种植、生态养殖等循环经济示范园,实现农业大循环。加强废旧设备循环再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进一步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可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促进建筑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废旧汽车轮胎等资源化利用,加快建设循环型社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

第三章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坚持保护为先,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一节 加强水环境治理

加强淮河、池河、南沙河、涧溪河、石坝河、女山湖、七里湖等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确保境内重点河湖水体断面水质达标。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现城市建成区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加强工业污染物防治,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开发园区企业对废水预处理达到污水处理设施接管要求后方可接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污泥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实施低成本、易管理的污水处理设施。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及生物农药,减少粮食作物化肥使用量。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控制规模养殖场污染物排放。到2020年,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5%以上。

第二节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加大工业废气治理力度,严格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督促企业加强除尘、脱硫、脱硝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结合清洁能源替代措施,有序淘汰工业燃煤锅炉。完善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建设,严格实行午秋两季秸秆禁烧。规范各类市政、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管理,推广智能密闭新型渣土车,增加道路湿法清扫面积,减少二次扬尘污染。加强道路和生活小区的道路保洁,对裸露公共地面实行绿化覆盖。推进天然气利用和集中供热。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与发布,实现联网预报。

第三节  防治废弃物污染

加强对产生废弃物量大的重点行业的管理,推进废渣、废水、废气等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规划建设10座城市垃圾中转站,在城区南北部各新建一座建筑垃圾调配场,实施明西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存量治理工程,彻底解决明西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污染问题。统筹乡镇和农村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垃圾收集处理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化学品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效遏制水体、空气、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危害。到2020年,城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养畜、生物转化、生物能源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

第四章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生态服务和生态保障功能,确保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

第一节  建设更高水平绿色明光

深入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开展城乡绿化大会战,推进森林增长一体化,提高森林覆盖率。以争创“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乡村森林增长和“三线三边”绿化提升为抓手,加快“六园四带”建设和“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创建,巩固“五路一带绿化提升”成果,推进城乡增绿提质。积极开展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创建活动,推进村庄、路渠、水库、塘坝四旁绿化,争创一批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加强老嘉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加大古树名木、珍稀植物资源和林区人文景观资源保护力度。强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5%。

第二节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全面实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我市的主体功能,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和重要山体等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建设生态乡镇、生态村。推进矿山综合整治,修复矿山生态环境。加强湿地保护建设,恢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实施女山湖湿地保护、鲁山省级森林公园、十万亩森林抚育、南沙河饮用水源地保护、新庄河景观绿带、城区道路绿化等项目。加大对古树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

第五篇  推动开放发展,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大力实施开放提升战略,以扩大承接产业转移为核心,推动对外开放合作与对内合作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构建新的对外合作格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一章 深化推进区域合作

积极推进淮河经济带建设,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新十条”的各项政策,突出抓好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间优势资源和产业合作,共同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深化合肥经济圈经济协作,加快推进明光市与肥西县结对共建工作,加强在产业、市场、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对接、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融入南京都市圈,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等方面融合对接。加快我市与定远、凤阳等皖北振兴区域联动发展,加强交通互联、项目合作,发挥资源优势,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完整产业链。

第二章 强化招商引资带动

立足我市主导产业,重点围绕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文化旅游、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建设,突出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招商,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强的优质产业。着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建设企业总部、功能性机构、研发中心,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创新项目,加快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对投资10亿元以上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项目,扶持期限适当延长1-3年。搭建精准招商平台,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等客商资源集聚地,通过重大展会、产业推销会、专题招商活动、商协会组织等各类平台和渠道,积极开展项目推介对接,努力促成洽谈合作,吸引优秀企业家和团队来明投资。抢抓上海企业外迁、中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机遇,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招引一批大项目,以招商引资大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紧盯央企、国企、台企和上市公司,加强研究分析,力争在引进10亿元、20亿元乃至50亿元的旗舰型、总部型、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上有新突破。

第三章 加快开发园区建设

发挥开发园区在优化产业布局、集聚生产要素、引导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强化管理的原则,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现园区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到2020年,市经开区入园企业达200家,经营收入200亿元以上,力争300亿元。

第一节  打造园区产业集群

完善园区规划,明晰产业定位,集中安排同源、同类、关联度高的项目,引导园区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形成我市产业竞争新优势。建成区,运用税收杠杆,盘活存量土地,嫁接优质项目,做实台商工业园区,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集约发展。产城区,以打造“现代产业园”和“产城服务区”为目标,谋划推进合作共建园、上海奉贤包装产业园建设,加快实施城东污水处理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实现扩容升级,力争年均新增2平方公里。化工集中区,重点做精榄菊产业园,加快推进水、电、路、气等设施建设,力争建成区达2平方公里以上。乡镇集中区,结合资源和产业特色,做优苏巷轻工业园、涧溪凹土产业园、桥头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潘村返乡创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一批“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

第二节  推动园区转型升级

坚持扩数量、壮体量、提质量、活存量并举,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以科技含量、环境影响、投资强度、产业效益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园项目档次和质量,完善项目进入和退出机制。以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亿元以上新开工、竣工和投产项目建设,每年滚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以技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综合运用市场培育、创新奖励等多种方式,激发企业创新,鼓励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企业建设“两站三中心”[16]。加快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重点实施浩淼高端灭火装备、留香泵业流体力学模型、龙利得智能高效印刷成型联动线等技术研发项目。以企业培育助推转型升级,着力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以集约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强化土地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产出“双控”,鼓励企业通过老厂改造、建设标准化多层厂房等途径提高厂房利用率。到2020年,市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总量75%以上,打造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专栏8  产业园区主要发展目标

市经济开发区。壮大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成长性产业。到2020年,开发园区经营收入达到200亿元,力争300亿元。

市化工集中区。做大做强日用化工,发展医药、涂料、粘合剂以及凹土为原料的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化工产业。

苏巷工业集中区。壮大服装、电子产业,积极培育木制品产业,到2020年,入园企业达到30家,实现产值达到10亿元。

涧溪凹土产业园。大力发展分子筛、空气净化剂、水处理剂、新型建材等新材料项目,到2020年,实现产值35亿元以上。

桥头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加快粮食深加工企业和健康食品产业发展,到2020年,入园企业达20家,实现产值45亿元。

 潘村工业集中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服装玩具、电子、文具生产等产业,形成规模集聚。

第三节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优化开发园区空间发展布局,全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开发区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对外联系的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住居、商业、娱乐、休闲等设施,提升宜居宜业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建设项目及产业准入门槛。统筹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挖潜,加强对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等用地指标的整体控制。

第六篇  推动共享发展,实现社会事业新提升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积极促进就业和创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精准扶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第一章推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

第一节  加快发展基础教育

继续落实教育优化发展战略,全面普及十五年基础教育,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办学条件均等化,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验收,巩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到2020年,在每一所中心小学所在地建设1所公办幼儿园,城区将建成4所公办幼儿园。实施改薄计划,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确保教辅用房、生活用房、运动场地、教学设施、安保设施等满足教学需求。推进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新建周转用房1.8万平方米,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居住条件。实施省级示范高中建设工程,明光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规划建设少年宫、青少年素质拓展中心等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继续教育和教学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健全信息技术和优质资源常态化应用机制,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学校。

第二节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实施、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新建明光职高学生技能培训中心,推动实训基地市场化运作。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安排编制名额,建立企业和职业学校人员双向交流的制度。推动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促进“产学研联盟”健康发展,推动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明光职高)与园区企业共建产业孵化基地,促进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打造科学合理、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密切职业教学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专注培养技能型人才,推动社会培训工作广泛开展。保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经费投入,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全面加强明光职高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通过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基本达到1:1,建设3-6个重点实训基地,办好3-6个骨干示范专业,建成3-6个“名师工作坊”。

第三节  推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为目标,加快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支持新建公共体育场中标准田径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地,加快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鼓励建设室内体育设施。规划建设全民健身馆、游泳馆、城东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5个城区健身苑、30块以上足球场地和1所体育运动学校。加强农村体育场地建设,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乡镇健身广场,在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配置体育设施。到2020年,实现“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推进健康产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提倡开展健身咨询和调理等服务。

第二章推进卫生和人口事业发展

第一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巩固和完善基层医药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调动医务工作人员积极性。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有序调整中心卫生院布局,促进人力和设备资源向中心卫生院集中,扶持实力较强的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全面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偿、一般诊疗费、基本公共服务经费、运行经费等补偿政策。全面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县级公立医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市医院、市中医院为龙头,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医疗服务共同体,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合理流动、下沉基层,引导患者在基层首诊、康复治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加强医学人才特别是全科医生培养。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支持惠明医院、新城医院加快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坚持中西医并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生数、床位数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第二节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按照“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乡(社区)”的要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快建设以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协作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实施中医院二期、妇幼保健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等项目。建立医疗服务监管体系,加强对医疗机构运行状况监督,完善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建立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实施严厉的监管执法,健全有力的监管保障机制,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第三节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积极推动社会经济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兼容。全面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口健康素质。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助残扶残服务体系。

第三章促进就业创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提高现代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开发就业新领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以创新促进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加快职业培训机构建设,改善培训条件,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就业培训,提高就业培训质量。建立功能完备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在潘村、涧溪、石坝、张八岭等劳动力资源大镇优先建立镇级人力资源市场,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着力构建创业服务平台、创业承载平台和创业融资平台。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稳定就业。到2020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万人,培训城乡劳动力1.2万人,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第四章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稳步增加工资性收入,建立合理的企业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公民财产权保护力度,拓宽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支持居民财产向资本转化。不断增加转移性收入,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落实种粮、农资综合、良种、农机购置补贴,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

第五章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方针,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全面实施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整合。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发挥医保控费作用。完善异地安置人员就医管理服务和协作机制,逐步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扎实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做好城镇房屋拆迁安置和补偿工作,维护拆迁当事人合法权益。扩大失业、生育、工伤保险覆盖面,做好城乡居民、农民工、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将各类人员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职工养老、职工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5万人、5万人、3万人、2.4万人和2.1万人以上。

第二节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自然增长机制,继续推进城乡低保统筹,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和孤儿供养标准,探索实施分类救助。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对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人员提供生活救助。推进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保障救助对象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救助方便快捷。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强化教育救助,对就学的低保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给予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改善住房救助,对符合规定条件的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和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促进就业救助,对低保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给予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全面建立和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解决城乡居民家庭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救助。

第三节  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困难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强化公办保障性养老机构托底保障功能,完善社区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养老服务市场监管。规划建设6所养老中心和55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项目,打造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建设集儿童听力语言、智力、心理等康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快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对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困群体,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服务体系。发挥红十字会和慈善协会等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第六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

按照“五个一批”[17]基本路径和“六个精准”[18]的工作要求,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第一节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按照项目化、工程化要求,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形成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聚焦突破,确保取得实效。实施产业脱贫。围绕发展种植养殖、光伏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对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实施就业脱贫。引导和支持用人单位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促进就业创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生态保护脱贫。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恢复、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收益水平。实施智力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率先从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实施社保兜底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精准认定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实施健康脱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加强交通、水利、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信息化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实施金融扶贫。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解决扶贫开发融资需求。实施社会扶贫。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第二节  完善脱贫工作机制

坚持脱贫工作责任制,以实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为目标,完善扶贫机制,到2020年实现全市12个贫困村和1.2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全面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定点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建立驻村工作队,整合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多种资源,帮助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建立资金投入增长和管理机制。加大扶贫财政资金投入,规范扶贫资金管理,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制度,定期开展扶贫资金审计,防止挤占、挪用、贪污浪费和虚报冒领。建立社会扶贫机制。整合社会各类扶贫资源,支持工商联、群众团体、部队等参与扶贫开发,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采取定向、包干等方式参与扶贫。建立扶贫开发评估考核制度。完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突出扶贫工作责任考核,加强对脱贫攻坚的考核和督查。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对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市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明确贫困户脱贫标准和程序,实行扶贫动态管理。

第七篇  强化保障措施,推动规划实施

本规划纲要需经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由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改革创新,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必须正确履行政府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规划落实。

第一章  标本兼治,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

加强社会治理体制和能力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节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律框架内有效行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居务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社区居民民主自治,增强基层民主活力,调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维护居民合法权益和社区共同利益。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实施“七五”普法,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第二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重视加强基层工作,健全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机制,推进基层党组织有效覆盖、有效管理、有效提升,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培育和扶持发展社会组织,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服务,建立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改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逐步简化登记注册程序。落实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社会组织“多证合一,一证一码”。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推进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促进社区治理体制、功能和工作转型,努力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充分发挥基层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平台作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复议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加强改进信访工作,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国防动员、民族宗教、档案史志、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新闻、统计、气象、机构编制、人防、供销、保密、物价、双拥、仲裁、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第三节 建设平安明光

加强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和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责追责”,强化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工矿商贸企业、建筑施工、市政燃气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控,严格实施危险化学品的全过程监管,做好市政管线、特种设备、高层建筑、高架桥梁、地下空间等设施设备的安全防范。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严厉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鼓励企业采用安全可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召回制度,严肃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惩治暴恐、黄赌毒、邪教、走私等犯罪行为,确保公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坚持科技强警,推进现代警务机制和公安信息化建设,加强现代警务指挥体系建设,提高跨区域警务协作水平。集中整治突出治安问题,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水、电、油、气、铁路、广电、通信等重要目标的人防、物防、技防和联防建设,完善重要目标监控设备,确保重要目标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案(事)件。加强专职巡防力度,发挥社区警务、群防群治、视频监控等治安防控体系作用,大力压降可防性案件。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监管,落实解困、帮扶、心理疏导等服务措施。建立健全网络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网络综合防控体系,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增强应急能力。制定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应急预案,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和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健全反恐应急响应等级制度,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抗击危机的能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紧急避险和自救能力。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灾害保险,完善社会救灾重建体系。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

第四节 加强作风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权力运用制约和监督,推进巡查、审计监督、重要岗位干部交流轮岗、制度规范建设“四个全覆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改革创业者保驾护航,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强化正风肃纪律,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地反对和纠正“四风”,以优良的作风促政风带民风。积极推进“严实工作法”,坚决治庸、治懒、治散,提升工作效率,打造效能建设品牌。

第二章 凝聚力量,实现发展宏伟蓝图

第一节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衔接。做好专项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时序安排和空间配置协调有序,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为支撑,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强化责任落实。要科学分解落实五年规划目标任务,认真做好年度计划工作。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市人民政府报告。本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到市各有关部门和乡镇,重要的预期性目标也要进行分解、检查和落实。综合运用经济、行政、财政、价格等手段,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落实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重大项目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动作用,在重大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农村农业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项目。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要明确要求、强化责任、确保落实。统筹资金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政府投资结构,优先安排涉及民生、公共服务和城乡一体化等领域的财政支出和项目投入,提高政府投资的引导力和带动力,鼓励社会投资。

第三节 加强规划监督评估

完善监测评估制度,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强化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检查。规划主管部门要对约束性指标和主要预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市政府组织全面评估,并将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规划纲要》注释

1.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俗称,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场外市场。

2.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玉米生产振兴计划。

3.“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和城市周边、景区周边、省际周边。

4.七类“老字号”群体:农村离任村干部、老民师、老放映员、老公路养护工、老兽医、老技术员和老拖拉机手。

5.“532”人口分布模型: 即到2030年,全市人口50%进城、30%进镇、20%进中心村。

6.“一核、两线、三区、四星、十字廊道”:“一核”为主城区产业发展核,“两线”为南部三界-栖凤湖-老嘉山-跃龙湖-自来桥为主的生态田园体验旅游环线和北部城区-抹山东风湖-女山湖为主的文化田园休闲山水旅游环线,“三区”为北部农业结构调整区、中部工贸经济综合区、南部生态经济区,“四星”为四个重点产业发展镇,十字廊道为沿104国道的产业发展纵轴和沿309省道的产业发展横轴。

7.“14935”:“1”即城区这个核心,“4”即潘村、女山湖、涧溪张八岭4个卫星城镇,“9”即9个中心集镇,“35”即35个中心村。

8.“三集中、一体化”; 即人口集中居住、土地集中使用、项目集中建设,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生态一体。

9.“X”线:明光南部以老嘉山为核心景点的“X”型旅游线。

10“O”线:北部以女山湖为核心景点的“O”型旅游线。

11.“税融通”: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纳税信用级别和税款缴纳情况,向企业提供贷款或其他金融产品服务,将纳税人纳税信用级别与企业融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纳税服务与金融服务的对接。

12. “三治三增三提升”: 治脏、治违、治乱,增强功能、增加绿量、增进文明,提升规划水平、提升建设水平、提升管理水平。

13. “六大行动”:规划提升、整洁、畅通、拆违、绿化提升、出口整治。

14.一环八射:“一环”即以104国道绕城线和345国道绕城线构建城市大外环;“八射”即104国道向北通往徐州等地,257省道跨淮河通往宿迁等,309省道向东通往盱眙、淮安,239、321省道通往来安、扬州,104国道向南通往滁州、南京,226省道向南通往肥东,309省道向西通往定远、合肥,345国道向西北通往凤阳、蚌埠。

15.“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一场即综合文体广场;两堂即礼堂、讲堂;三室即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四墙即利用礼堂内部墙面展示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四类。

16.“两站三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17.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18.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