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南宁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是南宁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政策 > 正文

南宁市十三五:重点建设500MW风电项目、400MW光伏发电项目

2016-06-30 11:0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根据《中共南宁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南宁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是南宁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以及进行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南宁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的关键期。必须深刻认识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特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章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南宁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推动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2015年达3410.09亿元,位居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之首,占全区的比重达20.29%,比“十一五”期末提高1.4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对外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南宁渠道”作用凸显,成功服务第8至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成功举办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南宁机场跻身千万旅客吞吐量大港行列,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经济圈正在形成,轨道交通建设稳步推进,水、电、气等资源能源供应保障和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核心区初具规模,“中国绿城”品牌内涵得到提升,“美丽南宁˙清洁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荣获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城市品牌建设奖”等称号。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完善,财税金融、行政审批、商事制度、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民主法治进程加快。“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克难攻坚、加快转变的五年,是迈向小康、跨越发展的五年,是提升聚力、砥砺奋进的五年。

“十三五”时期,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是时代主流,世界经济增长态势总体趋好;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南宁渠道”作用和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开放合作发展的条件更加优越;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扶持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支持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动“三区统筹”协调发展,南宁核心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资源集聚效应更加充分;城乡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市场活力动力更加强劲,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新常态下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严峻。主要表现在:传统增长动力逐步减弱,新兴增长动力难以接续,稳增长压力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转型升级困难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土地等资源供需矛盾加大,保持良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低,区位优势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辐射带动能力弱;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等等。新常态下我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难度加大,推动广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新要求,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力、创造新条件、夯实新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自治区“两个建成”战略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一平台两体系三中心”,加快建设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具有浓郁壮乡特色和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宜居城市,不断增强首府的支撑力、辐射力和先导带动作用,勇当广西“两个建成”排头兵。

“十三五”时期,我市要加快提升综合实力,保持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的中高速增长,进一步提高在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要增强首府功能,增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交通、商贸、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在全区的引领带动作用;要彰显城市特色,突出绿色、民族、东盟文化元素,丰富城市发展内涵,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要增进百姓福祉,更加关注民生改善,切实抓好精准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着力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是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南宁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把创新进一步摆在全市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开放带动。开放是南宁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按照中央对自治区“三大定位”要求,拓宽对外开放通道,搭建合作平台,深度参与国际国内多区域合作。依靠开放带动倒逼改革、推动创新、促进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协调是南宁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全市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南宁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巩固和提升南宁生态优势,增强城市环境承载能力,构建首府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打造“中国绿城”升级版,不断提升宜居城市建设质量和水平。

——坚持惠民共享。共享是南宁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突出富民安民惠民导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族团结,使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三章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当前和未来趋势条件,提出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保持年均增长8%,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到2020年突破5000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价格总水平保持稳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区的比重稳步提高,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贡献力、辐射力和拉动力全面增强。

——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若干领域改革走在全区前列,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进一步迸发。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南宁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对东盟的门户作用更加突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8%。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综合实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2%左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件以上。

——统筹城乡发展迈入新阶段。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更加优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南宁都市圈基本形成,五象新区呈现繁华新气象。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风貌进一步显现,现代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社会文明达到新水平。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社会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南宁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法治南宁基本建成,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保意识显著增强,“中国绿城”品牌更加凸显。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以内。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85%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就业比较充分,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县(区)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居住环境品质大幅提升,公共安全明显加强。

第二篇 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引领和人才支撑作用,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发展动力转换,促进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第四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加大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国资国企、农村、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加快构建创新发展新体制,不断激活发展新动力。

第一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最大限度缩减行政审批事项,规范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建立行政审批前置和中介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全面推行电子政务,建设网上审批大厅,实现行政审批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扩大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推进监管方式创新,建立审管联动机制,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市场监管体系改革,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公民身份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以创业创新需求为导向,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简化公共服务流程,推进“互联网+公共服务”,实现信息共享互认。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第二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及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衔接,实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强化市级财政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统筹责任,完善对困难城区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市与城区、开发区的财政管理体制。全面落实“营改增”,推进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税制度,实施税源分类分级管理。强化产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政府逐步从确定重点发展产业、选择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配置资源,转向强化对产业升级共性关键技术的普惠性支持。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定落实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审计。

第三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优化政府投资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投向公益性和基础性建设领域。创新投融资方式,全面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加大政府产业引导投资基金和城市发展基金对重点产业、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运用市场化办法吸引更多民资、外资,扩大融资渠道和规模。在重点领域推广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枢纽站、城市综合管廊、供水、燃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促进金融创新,开展股权及债权多元渠道融资,支持排污权、集体林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贷款,探索发行棚改债、并购债等创新债品种,增加金融资源,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三农”金融服务。

第四节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积极稳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国企改革改制重组,着力引进一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标志性企业和重大项目。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快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推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强化资本运营职能,健全三级国资监管框架,完善国企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和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优化监管手段与监管方式,探索在集团公司建立总法律顾问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第五节 深化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交易体系,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以确权确股方式加快推进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加快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在县域的布点和信贷投放,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推进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试点。稳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第六节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按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逐步将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积极稳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积极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着力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制度,建立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财政保障制度、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量,完善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盘活编制资源向重点领域和民生保障一线倾斜。

第五章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支持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拓展新投资新消费,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一节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在重点产业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突破一批产业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重大科技产品,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重要载体,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创建一批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平台。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优秀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应用。依托我市资源优势,深化与国家科研院所、区内外重点高校的战略合作,在我市建立天然药物研发、生物质能源等相关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打造亚热带农业生物、西南民族药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各类中试基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重大产业关键技术、装备和标准研发攻关,加快建立企业为主导,政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建设,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市场等的服务能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积极推动专利应用,强化专利保护,推动建设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第二节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加快构建有利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和统筹力度,完善普惠性税收措施,加大政府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力度。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拓宽创业投资资金供给渠道。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交易,加强创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打造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在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驻邕高校和有条件的城区建设一批创业创新孵化器,加快发展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空间,推进创业创新便利化。以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中心、“南宁创客城”等项目为抓手,引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推动各类创新要素整合互动,建设南宁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倡导创新文化,营造勇于创新、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第三节拓展投资消费增长新空间

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形成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供给与需求高效对接的增长动力新机制。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推动产业优化重组,清理“僵尸企业”。着力降低成本,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积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扩大有利于调结构、增后劲、补短板、惠民生的投资,促进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及公共服务等领域倾斜。积极推进“互联网+”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分享经济。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居民消费升级新需求,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形成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增强区域消费的吸纳力和辐射力。扩大信息消费,促进绿色消费,挖掘旅游休闲消费,提升教育文体消费,鼓励养老健康家政消费,开拓繁荣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质量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六章建设区域性人才新高地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以人才小高地建设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开发为重点,增强人才对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一节 加速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

实施专项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引进工程,引入我市急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及其团队。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平台,大力支持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的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企业人才与高校师资互通的平台,推进高校实施校企合作,增强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引进适应面向东盟开放合作需要的高端服务业人才,重点引进在跨国公司、国内知名企业以及大型金融、会计等高端中介机构担任过中高级职务的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海外引智工作站,集聚一批金融管理、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服务外包和创意设计等领域的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团队)。

第二节 建设区域性国际教育培训基地

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建设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教育基地。积极开拓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教育市场,着力推进“留学绿城”计划,让南宁成为东盟国家学子留学中国的首选地。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合作,丰富中高职院校面向东盟国家所需的专业设置,加强东盟小语种及与服务中国—东盟交流合作的各类专业建设。搭建双向国际人才交流服务平台,营造良好涉外教育环境,加快服务于双向型国际人才的子女教育、培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宁教育园区建设,吸引区外名牌大学合作,支持区内高等院校以及民办高校、中高职学校入驻园区,将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发展平台。以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等为依托,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国情体验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第三篇 打造开放合作平台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深化多层次全方位区域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和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加快形成面向东盟、联动西南中南、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平台。

第七章 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

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深化“南宁渠道”作用,着力建设衔接“一带一路”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合作交流重要基地,加快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周边地区的务实合作。

第一节 建设衔接“一带一路”新通道

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推进陆路、航空、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有机衔接和互联互通。重点建设通往贵阳、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国内城市,连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上通道,以及通往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中南半岛国家,连结海上丝绸之路的南下通道,推动形成贯通我国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衔接“一带一路”的南北陆路新通道。推动与北部湾沿海港口的“陆海联动”,积极参与构建面向东盟国家的海上通道。加密与东盟国家重要城市空中航线,构建中国—东盟通畅便捷的空中航道。

第二节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

抓住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契机,规划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形成面向东盟国家的信息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区多园”的组团式空间发展形态,建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区域,在五象新区产业区、高新区等建设多个信息产业承载园区,布局一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跨境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网络文化交流、金融信息、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网络安全等信息化项目。大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通道建设,以中国联通南宁总部基地等项目为依托,强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连接中国—东盟各国跨境网络陆海通道,促进与东盟国家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互联互通。到2020年,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发展框架基本成型,实现双边信息基础设施对接、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网络资源基本实现共享、商贸投资交流更加顺畅。

第三节 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大力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立足北部湾、面向东南亚,具有较强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融资中心和结算中心。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动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区域银行间交易,推动搭建以南宁为中心的区域性跨境人民币交易平台和贸易投资结算服务中心,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东盟国家提供跨境支付服务。提高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水平,拓宽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广西。深入实施“引金引资入邕”战略,积极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更多金融机构在南宁设立分支机构,争取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加大对南宁的投资力度。改革金融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争取组建地方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做强做大本地金融产业。

第四节 建设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

立足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金融领域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创新、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旅游业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等六大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沿江片区建设。重点建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金融街,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品牌企业总部的聚集地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完善玉洞片区、中国—东盟物流基地、南宁综合保税区功能,努力形成高端生态宜居功能区、高端服务业示范产业园、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保税物流现代服务业高地、现代化城市新片区。大力发展吴圩空港经济区,建设空港物流产业园、空港国际商贸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出口加工及临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构建空中地面联网的全方位物流供应体系,全面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出口加工型高端制造业、加工贸易型企业及生态工业示范区。发挥吴圩国际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优势,建设现代服务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发展制造业供应链、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科技及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第五节 建设“一带一路”合作交流重要基地

创新合作机制,立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把南宁建成面向东盟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前沿阵地。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服务升级版,拓展服务功能,延伸展会价值链,创新展会模式。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南宁—崇左经济带建设,形成“通边达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中国(南宁)—文莱清真食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贸易物流和产业发展合作。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次区域合作机制,在南宁设立合作机构。争取更多涉及“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在南宁设立使领馆和商务办事处,推动更多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平台落户南宁。吸引更多东盟国家企业在南宁设立服务机构。加强旅游会展、技术转移、医疗保健、教育培训、信息传播、农业和减贫开发,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智库、社会团体(商会、协会)等合作。推动实行人员往来签证、跨国就业便利化措施。强化与东盟国家城市政府间的合作,争取与具有合作潜力的城市缔结友好关系。

第八章 推进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建设

发挥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连接粤港澳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深度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促进广西建设成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第一节 加强与西南中南地区的合作

坚持统筹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交通、现代金融、现代产业、开放合作、新型城镇、绿色生态六大战略支撑体系,提升与西南中南地区战略规划、互联互通、产业对接、生态环保、人才交流等合作水平。依托南广高铁,加强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辐射和转移,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产业转移大通道。发挥南宁近海优势,依托南贵、南昆、湘桂高铁,加强与西南中南地区在对外贸易、资源开发、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大力吸引西南中南地区企业在南宁设立区域总部、结算中心、产品分销中心等。鼓励设立跨地区飞地产业园、产业合作园,促进区域间产业和市场一体化。

第二节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的合作,加快建设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互联互通。强化与泛珠三角区域的经贸合作,密切与港澳台合作,争取广东与港澳、福建与台湾已实行的特殊政策落地南宁,成为港澳台开拓东盟市场的中转枢纽。加强科技与文化交流,不断拓宽旅游合作领域。加大对港澳台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香港的金融、物流、会展,澳门的旅游和台湾的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对港澳台企业服务水平。加强高层交流互动,进一步深化与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及港澳的政务交流。

第九章 打造“双核驱动”核心引擎

发挥南宁龙头带动作用,引领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积极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打造“双核驱动”的核心引擎。

第一节 引领带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

以户籍、港口、园区、通关、金融及行政管理、人才开发、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南宁与北海、钦州、防城港同城化,促进北部湾经济区升级发展。加快推进南宁港建设,积极培育开拓港航服务业,规划建设港航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枢纽型临港物流园区。推进高新区、经开区、东盟经开区、六景工业园区管理服务市场化,打造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核心平台。坚持产业引进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完善人才自主创新激励政策,加快实施南宁英才、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外向型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参与构建物流联动监管系统,实现货物在北部湾经济区自由流转。

第二节 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

落实粤桂共同行动计划,围绕交通、产业、生态、城镇化、开放合作、公共服务六大建设,深化与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合作。充分发挥南宁在“一轴、两核、四组团”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协同推进铁路、公路、机场、航运以及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强与港澳台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借助港澳台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共同拓展东盟和全球市场。

第十章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依托开放合作平台,适应全球产业分工和发展新趋势,着眼全球和次区域配置资源和要素,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对外贸易扩量提质增效。

第一节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创新对外贸易发展模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实现“优进优出”。以高新区、江南工业园区和南宁综合保税区为重点,推进南宁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为重点的加工贸易产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动文化、物流、信息技术、旅游、教育、商业服务等新兴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出口。依托高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南宁综合保税区中国—东盟(南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五象新区中国—东盟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建设面向东盟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吴圩空港经济区优势,打造综合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支持企业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推动设立免税店,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创新对外贸易金融服务政策,完善以口岸监管、出口退税为重点的对外贸易服务体制机制,促进贸易便利化。

第二节 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提高贸易投资一体化服务水平,推动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完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制度,积极落实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项目,鼓励和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引进外资机构、区域性总部,重点引导外资进入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建筑设计、会计审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境内企业兼并重组,支持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把技术、人才、资金优势嫁接到南宁,鼓励有条件的上市企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鼓励外资企业在南宁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合理利用国外优惠贷款。

第三节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放宽境外投资限制各项政策,简化境外投资管理,推进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创新“走出去”方式,加强对投标的海外项目审批、融资方案提供服务。以东盟国家为重点,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投资建厂,设立进口重要能源、新装备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并购等方式参与国际分工。支持相关协会、商会发展,培育熟悉国际市场的会计、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专业服务。

第四节 加快推进南宁综合保税区建设

加快推进南宁综合保税区建设,打造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往来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突出引进电子电器、通信设备制造等电子信息产业及先进机械装备项目,配套引进保税仓储物流项目,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保税物流加工为核心的产业加快发展。推进中国—东盟保税直供平台建设,把南宁综合保税区建设成为东盟国家进出口的重要渠道,成为全产业链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的重要节点。以经贸物流为纽带,打造流通4.0新型综合商社,加快从卖商品向卖服务转变,重点发展以东盟为重点的大宗原材料供应链服务,铝、白糖等广西大宗工业原材料供应链集成服务,及汽车售后市场服务,促进南宁与东盟、西南中南和区内柳州、来宾、崇左、玉林等的内外联动发展。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内外主要道路建设,构建完善的路网架构,同步推进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卡口、查验场、监控系统等海关监管设施建设。

第四篇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补短板、强优势、显特色”,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着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加快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十一章做大做强现代工业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千亿元产业,扶持壮大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工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基本建成面向西南中南、辐射东南亚的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6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以上。

第一节 突出发展主导产业

突出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个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新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南宁北斗产业园等规划建设,加快打造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江南工业园区、高新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网络设备、移动终端、平板显示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研发制造,吸引配套企业发展电镀、包装等产业。整合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资源,加快云存储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信息安全、网络支付等新一代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新兴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电工电器设备、农业机械等成套设备制造业。加强高新技术转化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以先进电子设备和智能制造核心信息设备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发展机器人制造、航空航天装备、智能电力装备、轨道车辆等重点领域,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集成化、成套化水平。

生物医药产业。以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为平台,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中药饮片、生物技术药物,积极开发现代中药新品种和半合成药物,开发各类功能保健品,发展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医疗设备,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物医药产业体系。

第二节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和重点特色园区,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拳头产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大、创新能力提升,成为工业新的增长点。

新材料产业。依托我市人才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航空及轨道交通用铝合金型材、汽车用铝合金、建筑铝合金型材等铝基新材料。积极引进和发展石墨烯产业和技术。大力发展新型建筑材料、陶瓷材料、锑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等。

新能源产业。以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快新能源壮大发展,重点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风能、地热能应用产业,加快推进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武鸣生物燃气生产基地建设。

节能环保产业。以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为方向,重点发展污染物处理处置、高效节能环保设备和产品。加快研究开发节能环保新装备新产品,着力打造南宁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南宁循环经济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建设。

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壮大现有项目加快发展,以“整车带动配套、配套吸引整车”的发展思路,打造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第三节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

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以绿色发展倒逼转型升级,优化提升食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

食品加工产业。发挥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改造提升制糖业,以及肉禽、烟草、粮油、果蔬、木薯、水产品等加工业,做强做大休闲糖果制造业、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冷饮及冷冻食品制造业、乳制品制造业、保健食品制造业等食品制造业,打造区域性先进食品加工业基地,将食品工业发展为我市首个千亿元产业。

化工产业。推动化工业从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向规模化生产高端化工产品转变,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分离技术、绿色化学技术等与传统化工相融合,积极开发高性能、专用性强、绿色环保的精细化工产品,做大做强农药、高档变性淀粉、食品添加剂、新型建筑防水和密封材料、新型绝热隔音材料等化工产业。

建材工业。加快建材产品及技术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新型水泥和水泥制品、玻璃深加工产品、建筑卫生陶瓷、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以及轻型合金材料,积极支持开发轨道、桥梁、隧道、公路、管涵等重大基础设施专用材料、绿色新型建材。

第四节 优化工业产业布局

实施园区经济倍增跨越计划,以园区为载体,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按照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打造品牌的要求,规范产业选择与引入,加快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构建“3+4+N”工业空间体系,支持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完善配套设施和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准入门槛,通过联营、托管等方式对县(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成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主要载体。发挥新兴产业园、江南工业园区、六景工业园区、黎塘工业园区产业基础较好、发展空间大的优势,促进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高地。支持县(区)工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

第五节进一步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

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集成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融合发展,拉动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互联网+制造业”产业生态体系。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持续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推进生产模式创新,以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为核心,推进流程再造、关键工序智能化,加快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设计开放合作,培育工业设计产业。实施质量强市、品牌兴业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广西名牌、广西著名商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行业品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我市产业发展的技工人才。

第一节 突出发展优势服务业

充分发挥南宁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政策优势、首府优势,提升特色优势服务业发展水平。

金融服务业。以发展地方金融、跨境金融为主线,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业务平台(南宁)建设,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推进产业金融和普惠金融。完善各类金融组织体系,做大做强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股权交易中心、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黄金交易中心四大平台。加快建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金融街等金融集聚区,规划建设以跨境金融为主的南宁综合保税区现代金融服务区。

现代物流业。着力扩大物流总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加快物流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大通道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技术及装备,推进各种运输方式无缝对接。优先发展电商物流、农副产品物流、医药物流、钢铁物流、电子电器物流等物流产业,加快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物流、空港物流。加强对龙头物流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深入推进城市共同配送试点工作,建设城乡一体化配送网络服务体系。推动南宁面向东盟的物流合作,推动建立中国—东盟立体化营运的物流网络服务体系。

信息服务业。实施“互联网+”战略,推动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规划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加快电子商务、区域性国际金融信息中心、“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建设,建设供应链集成服务基地,着眼于粮、煤、糖等大宗商品需求,培育和引入现代供应链集成服务商,推动供应链集成服务集聚发展。规划建设大数据产业园,推进南宁中国—东盟电子中心、东盟大数据中心、禾田信息港等项目建设,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全市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集聚度、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成为西南地区信息处理及应用的集散地,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交流、处理、应用、交易中心。

电子商务。实施“电商南宁”战略,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依托高新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东盟(南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发展面向东盟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鼓励发展互联网金融、移动电子商务、制造业网络直销等新型电子商务业态。利用电子商务提升传统服务业,建设朝阳“智慧商圈”。开展“农村电商”、“社区电商”工程,建成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O2O服务体系,完善物流配送、在线支付、信用服务、人才培养等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体系。

第二节 优化提升传统服务业

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涌现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服务模式升级和产品创新,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水平。

商贸业。加快商贸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建设一批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一批商贸中心、商贸带,重点推进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建设。优化大型专业交易市场结构,推进大型专业市场建设,筹划建设一批工业原料、汽车机电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食糖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旅游业。积极创建中国国际养生休闲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积极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推进上林、马山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推进南宁首批特色旅游乡镇创建工作。加快创建大明山、昆仑关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环大明山养生度假旅游产业发展,建设邕江观光休闲游览旅游带。完善精品线路,大力发展壮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中国—东盟特色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加快发展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养生养老旅游、文化旅游,鼓励发展低空旅游、游艇旅游、自驾游等新业态,打造“壮乡歌海、中国绿城、东盟风情、养生之都”。争取和利用免税店、入境便利政策、境外旅客离境退税政策吸引游客入境旅游。

会展业。改造提升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规划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中心,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等场馆作用,培育一批品牌展会、会展企业集团,组织承办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会议,把会展业培育成为特色产业。

社区服务业。重点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发展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非营利性服务。

房地产业。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合理发展工业地产、旅游地产和养生养老地产,多渠道满足群众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房地产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信息、服务、管理功能。规范物业管理服务行为和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等中介服务。

第三节 加快发展新型服务业

推动服务业向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发展,积极发展服务外包、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促进南宁现代服务业基础更牢固、优势更突出。

服务外包产业。创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推动面向东盟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重点打造高新区、经开区等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文化创意外包、医药研发外包、工业设计外包,建设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外包、金融服务外包等服务外包集聚区。

商务服务业。大力发展会计、审计、税务代理、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培育发展项目策划、并购重组、财务顾问等企业管理服务,以及人才招聘、劳务派遣等人力资源服务。

科技服务业。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专业和综合科技服务。

文化创意产业。以建成广西文化产业高地为目标,着力打造“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南宁文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等产业,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顶蛳山文化、骆越文化、“那文化”、民歌节、三月三(壮族)歌圩、嘹啰山歌民俗文化、炮龙节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南宁精品剧目演出、新会书院驻场演出等文化演艺活动,扩大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国壮乡—武鸣“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中国壮乡八音文化艺术节、中国平话文化旅游节等影响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建设一批文化基地、产业园区和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

健康养老服务业。积极发展体育产业,推进山地、森林、湖泊、低空等户外体育休闲娱乐运动,创建体育休闲旅游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竞技体育训练基地。加快发展中医和壮瑶医等民族医药,发展中医营养饮食、调理保健、慢病预防等特色养生服务业,支持创办高端医疗机构和特色医疗机构。深入创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广西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核心区,促进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养老服务业,推动医养融合,打造特色养老服务品牌。

第四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力度,改造提升一批、培育引导一批、规划新建一批,引导服务业企业入园入区,实现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新格局。着重发展金融商务集聚区、现代物流集聚区、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新型和特色专业市场、文化创意集聚区、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旅游休闲集聚区、科技服务集聚区、创新创意集聚区、教育培训集聚区、综合性服务集聚区等40个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创新创业企业孵化基地。

第十九章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发挥各区域优势,合理分工,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第一节 壮大县域经济

积极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县域集中,促进各县(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定位,培育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县(区)产业集聚,增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功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支持各类产业园区建设,强化中心城和各县城、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强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金融创新等平台。

第二节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放宽户籍准入条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异地务工人员的落户制度,把县城和重点镇作为推动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点。吸引大中专毕业生落户城镇。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健全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

第三节 推进“美丽南宁”乡村建设

持续推进“美丽南宁”乡村建设,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建设阶段性目标,为农民群众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安全有序、工作生活舒适的宜居家园。实施镇圩风貌改造,优化村屯布局,实现50户以上村屯规划全覆盖,力争创建2—3个自治区级乡土特色示范县城、10—20个示范村,带动建成500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社区。完成75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切实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加快农村、乡镇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中供水体系,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到2020年,建成绿化示范村屯2100个,普通绿化村屯10000个,实现建制村客运通达率95%,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5%以上。

第二十章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水利、能源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第一节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深入实施“宽带南宁”战略和“互联网+”行动,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增强信息惠民能力,推动经济社会信息化。

推进智能化的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网南宁、无线南宁、移动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到2020年,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2Tb/s以上,单位用户平均接入能力达到1Gb/s以上,城市家庭带宽接入能力基本达到100Mb/s以上,农村家庭带宽接入能力基本达到20Mb/s以上,实现中心城区及县城免费高速WIFI全覆盖。

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创新应用,增强公共信息服务能力。推进政务信息互联互通,加强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提高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交通、文体、旅游、社区、住房、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水文、气象等公共服务领域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推进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水务等,以及社会治安监控、灾难预警、应急联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网络安全保障等工程建设。

第二节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电网建设,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配电网、充换电设施配套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加强油气管网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城镇的油气储存设施,全面完成“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加快推进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地源热泵、智能电网、微电网等新能源建设,到2020年,新能源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达8%以上。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大力引进大型能源企业集团,积极探索建立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创业资本进入能源领域。逐步开放能源投资领域的主体资格,初步建立能源阶梯价格机制,加快能源行业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的制定。

第三节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防洪体系建设,重点推进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水利枢纽、邕宁防洪堤、仙葫半岛堤、龟山堤及邕江沿岸防洪设施建设,争取城区总体达到20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各县的主要支流河段防洪堤建设,建设武鸣、横县、上林、隆安的防洪堤及护岸工程,争取县城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加大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防御洪涝灾害能力。强化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快推进邕江饮用水源地取水口上移和大王滩第二水源地建设,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推进芳雷等水库建设,实施清水河等引提水工程。抓好灌区改造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快灌区配套设施续建与节水改造、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基本完成现有五化大型灌区及桥响、六蓝等10个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全市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

第四节 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政设施体系,建设一批供水、排水、环卫、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加快五象水厂、陈村水厂等城市供水厂新建和改扩建工程,重点布局供水应急工程、引水干渠工程以及供水管网工程,继续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推进五象新区、凤岭北片区、空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及配套工程,全面提升地下管线日常运行维护及安全保障管理水平。完善人行过街设施,加强道路交叉口改造、人行道改造、市区道路大修、路灯改造,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等设施完好率。

第七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节能低碳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二十二章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推进“多规合一”,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第一节 优化县区空间功能

深入实施国家、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结合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优化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产业向城镇空间集聚和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加快建设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工业化城

镇化重点区域和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保护农业发展空间,增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全市主要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保护生态发展空间,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强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第二节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引导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布局重点。推进“多规合一”,创新、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资源,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相互融合衔接,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逐步形成一个县(区)一个规划、一张蓝图。

第三节 实施差异化政策

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经济发展的引领、规范和约束作用,对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农业政策、人口政策、环境政策、绩效考评政策等,引导人口、产业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

第二十三章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范围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7%,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第一节 加强污染防治

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计划,进一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化工作,强化环境监管和监测,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格环境准入,提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水平,淘汰落后产能,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煤炭消费。建立健全机动车尾气污染减排体系,严控城市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农村秸秆焚烧等污染,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污染控制。加强周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水污染防治,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建设镇级、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实施城市内河全流域综合整治和水质改善,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控,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实行流域共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及修复、重金属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推进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节 强化生态建设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环境分级分区管控。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管护,深入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区域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天然林、重要水源涵养林、生态脆弱林区等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加快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示范性保护区)建设。优化森林树种结构,落实自治区限桉政策,规范速生桉树种植,增强生态多样性。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加大投入建设预报预测、远程监控、信息化处理、扑火指挥、后勤保障等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结合生态乡村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加快社区公园、郊野公园、街道绿地、绿色廊道等建设。支持马山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第三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进一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财税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健全节能减排降碳激励机制,强化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建设,建立碳交易、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制度。实行省(区)级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开展环保督查巡视,严格环保执法。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第二十四章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生态节能环保产业,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第一节 推动产业发展生态化

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推动制糖、建材、火电、造纸、木材加工、淀粉酒精等重点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大力培育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型生态工业,构建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生态工业体系。建设以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制造为主导,集生产、研发、销售、运营、服务咨询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区,对现有园区实施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推广使用生态种养技术,改造传统养殖业,推进种养结合、立体养殖、循环利用。

第二节 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

积极推进生态林业建设产业化,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促进生态保护与旅游业融合,打造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转变节能管理和环境治理方式,实行节能环保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市场化,完善企业第三方节能改造和污染治理机制,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环境服务管理等为主要模式的节能环保服务业。

第二十五章 推进节能低碳城市建设

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完善节能降碳管理机制,开展低碳循环试验试点。

第一节 深入推进资源节约

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推动资源循环化利用,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深入挖掘节约能源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实施热电联产项目置换分散供热小锅炉工程,推广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提高火电、建材、造纸等重点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强制实行能源审计。扩大绿色建筑标准执行范围,推行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广泛应用,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的普及使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广泛应用节水技术,高效利用水资源。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大盘活闲置土地力度,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能耗监控平台建设,加强公共机构用能管理。建立以节能降碳为导向的财政支持机制,落实节能降碳税收、价格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相关产业。

第二节 推进低碳循环试验试点建设

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建设为抓手,综合推动开展低碳循环试验试点建设。推进高新区开展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实施节能、能源及基础设施低碳化工程;推动五象新区开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低碳城镇试点工作,实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生态环保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推进东盟经开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建设,重点推动热电联产、中水回用及有机固废综合利用节点工程,以点带面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循环化利用。

第三节 推动生活方式低碳化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深入开展绿色低碳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加大政府采购环境标志产品力度,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绿色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