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售电的核心三大要素是牌照、用户体量和粘性、多种变现模式。首推开展用电服务的电力设备公司。
市场成立初期具有售电牌照的售电公司可获得高额售电价差,但市场成熟后,价差将回归合理。售电公司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用户体量和粘性。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售电公司需要多种变现模式提高盈利。具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前)核心是拥有售电牌照,盈利来源于高额售电价差,参与售电即可盈利,例如在广东前三次交易中,售电公司平均盈利在1毛以上;第二阶段(2-3年内),售电价差下降,核心要素是提高用户体量和粘性。参与用户都是大用户时,拥有低价电源、拥有或投资增量配电网在获取用户和低价电方面有显著优势,参与用户扩展至数万家的工商用户时,提供用电服务、综合能源服务、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的公司具有优势;第三阶段(3年以后)是多元化的变现模式,售电公司盈利来源于扩大增值服务以及利用平台提供投融资、咨询服务来变现。
广东近期公布第二批售电牌照,具有售电牌照的公司数量上升至67家。售电牌照的上升,增加售电侧的竞争,预计除售电公司与用户已签订一年以上的电价兜底协议外,售电公司1毛以上的售电价差将不可持续,同时随着用户期望降价幅度的升高,预计价差将快速回归至合理水平。售电盈利的核心要素将逐步过渡到用户体量和粘性。
2、电改实质是发电侧和电网降价让利给售电侧,长期利空发电企业和电网。
在宽松的电力形势下,发电价格会因为竞争下降,电网输配电价会因为输配电价核定下降。但部分企业会因为改革的时差短期获得一定的利润。
1)发电侧让利伴随直接交易启动即开始,电网让利随输配电价核定逐步进行。
近年来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放缓至2%左右,而火电装机增速维持在8%-10%的水平,导致火电利用小时多年负增长,2015年火电利用小时已下降至4330小时,电力整体处于宽松水平。在此背景下,各地开展大用户直接交易时,火电机组为提高利用小时,获取边际利润,电价降幅在0.1-0.2元/千瓦时。而在广东的三次竞价交易中,发电企业分别降价0.126元/千瓦时、0.148元/千瓦时和0.133元/千瓦时。预计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电力需求宽松将成为常态,直接交易中发电企业将持续降价。
目前大多数直接交易中,电网仍保持原有购销价差不变。主要原因是输配电价还未核定完成。目前输配电价核定试点已经扩大到18个省份。先期六个输配电价试点的输配电价已经按照成本加成合理利润的方式核定完成,在第一个监审周期内均有一定程度下降。随着输配电价核定的推进,电网逐步开始让利。
2)发电公司:直接交易规模扩大降低发电收入,成立售电公司增加收入。短期受益来自售电公司利润大于计划电量放开导致的发电侧让利,低估值优势显著。
延伸阅读:
2016年售电研讨会(第二期)启幕!(附:487家售电公司名单)
售电市场一旦形成有效竞争 售电公司暴利也将消失
【售电关注】售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哪儿来?
根据能源局3月下发的《关于征求做好电力市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表述,2016年力争直接交易电量比例达到工业用电量的30%,2018年实现工业用电量100%放开,2020年实现商业用电量的全部放开。直接交易规模扩大意味着发电机组可获得的以标杆电价上网的计划电量比例减少。以一台装机2*60万千瓦的火电机组为例,假设其每年利用小时4500小时,年发电量54亿千瓦时。若其计划电量减少20%,需参与竞价交易,度电让利0.1元/千瓦时,此机组将减少利润约1.1亿元。另外,2015-2016年火电上网电价分两次下调5分钱,加上利用小时下降,2016年一季度主要火电公司利润大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将火电公司估值也压制在10-15倍。
电力市场放开初期,发电企业因具具有国资或地方背景,其所成立的售电公司易获得首批售电牌照,同时初期参与售电的公司易获得较高的售电价差,例如其中一售电公司5月售电量2.1亿千瓦时,度电价差0.13元/千瓦时,折算到全年盈利2-3亿元,可弥补200--300万千瓦机组因计划电量放开20%带来的售电收入下降。
若公司本身装机规模小,计划电量带来的收入下降有限,或其机组主要为以热定电的热电机组,电量以计划保障负荷为主,在短期内,售电公司利润大于计划电量放开导致的发电侧让利,发电公司利润可能不降反升。火电公司的低估值优势将显著呈现。
但是,售电价差将逐步缩小,计划电量放开规模逐步扩大,火电公司整体利润将呈下降趋势。
3)地方电网公司:由于一般发电侧改革在先,输配电价改革在后,地方电网公司短期获得前所未有的降低购电成本,扩展售电区域的机会。长期来看,输配电价的加速核定后将逐步降低利润。
多数地方电网公司自发电量有限,较难实现自发自供,需从同区域省网或其他电站外购高价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售电利润。所在区域市场化交易放开后,公司除可成立售电公司额外获得售电价差外,公司一方面可从交易市场外购价格较低的市场电,代替从省网购买的高价电,大幅降低购电成本;另一方面,可突破之前的供电区域局限,在区外收购或投资增量配电网,扩大供电范围。
但从长期来看,输配电价核定后,地方电网公司购销价差将逐步降低,同时,输配电价正在加速核定。目前深圳、蒙西、贵州、云南、安徽、湖北等六省市已核定完成,其他省份进入试点后,预计将在1-2年内全部核定完成。
延伸阅读:
2016年售电研讨会(第二期)启幕!(附:487家售电公司名单)
售电市场一旦形成有效竞争 售电公司暴利也将消失
【售电关注】售电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哪儿来?
【售电暴利?看试点新进展】售电一周要闻(0606-0612)
售电每日要闻-2016.06.13

原标题:电改专题报告二:发电和电网公司长期利空,短期收益来自改革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