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新华社全媒体发现中国创造力组委会主办的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中展示了企业及个人为治霾所做出的努力及贡献。以清新环境为代表的十位在环保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荣获治霾践行者称号。近几年,雾霾天气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新常态,而煤电一度曾被视为雾霾的

首页 > 火电 > 火电环保 > 企业 > 正文

治霾践行者——清新环境

2016-06-08 15:0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6月6日,由新华社全媒体“发现中国创造力”组委会主办的“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中展示了企业及个人为治霾所做出的努力及贡献。以清新环境为代表的十位在环保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荣获“治霾践行者”称号。

近几年,雾霾天气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新常态”,而煤电一度曾被视为雾霾的“罪魁祸首”,环保界人士更是对煤电行业频频“问罪”。雾霾的形成原因实则复杂,但基于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实情,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大力推广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工作。

2015年12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表示,到2020 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争实现超低排放(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 毫克/立方米),全国有条件的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水平等目标。同时,各省市也不断出台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的工作方案。

中电联披露火电烟气治理产业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安装火电脱硫、脱硝的机组累计达到8.2、8.5亿千瓦,普及率分别达到93%、95%,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超低排放开始普及,2015年,为满足超低排放标准,新式除尘改造机组达到17,751万千瓦以上,脱硫技改机组达到13,300万千瓦以上。而参加2015年度火电厂环保产业登记的环保公司中,清新环境成为脱硫、除尘、特许经营的多领域赢家。2015年,清新环境获得脱硫技改订单3,349万千瓦,市场排名第一,当年投运1,564万千瓦,市场排名第一;投运的烟气脱硫新建机组342万千瓦,市场排名第一;除尘改造(主打管束式除尘技术)订单4,018万千瓦,市场排名第三;截至2015年底,累计签约脱硫、脱硝特许经营订单2,226、1,064万千瓦,市场排名第二、第三。

清新环境的优秀成绩单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清新环境坚持最基础与最坚实的创新和支持,并默默地践行着自身的责任。本次“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公益活动的发起,就是清新环境对其“创新、合作、至诚、担当”企业理念的具体实践。

在6月6日“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公益活动中,因身体原因已有近一年未曾露面出席活动的清新环境董事长张开元先生带病坚持到场并发言。

张开元先生说:“责任是企业的良心,担当是企业的灵魂。清新环境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国家的清洁发展为己任的污染治理服务企业,成立15年以来,在技术创新的这条路上,我们经历过无数的艰辛,面对过各种质疑,也忍受过诸多的磨难,但是一路下来,始终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清新环境不吝投资,全力研发出了更高效、更经济、更节能的自有创新超低排放技术——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简称SPC-3D技术)。该技术集多项专利技术于一体,至今已帮助中国两百四十余台燃煤发电机组实现了烟尘的超低排放。张开元先生透露,随着国家超低排放政策的大力推广与实施,电力领域的烟气治理工作趋于完成。未来,清新环境还将重点参与到烟气治理水平较低的非电领域。此外,公司也在非常规气体污染物、污水治理及固体污染物的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