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供电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的研究人员马晓文、王泽学、张伟佳、张鑫,在2016年第2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指出,变电站施工是一项各专业交叉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做好变电站施工管理既是后续多供电、供好电的保证,又是电建企业合理利润的依靠。文章从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变

首页 > 输配电 > 智能变电站 > 技术 > 正文

【干货】变电站的施工管理及其控制

2016-06-07 08:37 来源:电气技术杂志 

烟台供电公司送变电工程公司的研究人员马晓文、王泽学、张伟佳、张鑫,在2016年第2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指出,变电站施工是一项各专业交叉且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做好变电站施工管理既是后续“多供电、供好电”的保证,又是电建企业合理利润的依靠。

文章从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四个方面就如何做好变电站施工管理进行解析,重点运用了赢得值法、关键路线法、危险源辨识法等方法,并辅之以一定的实例进行说明。文章所构建的方法体系在许多电力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应用且效果良好,因此可作进一步推广。

变电站施工是一项多专业交叉、多层次融合、多目标追求的复杂工程。所谓多专业交叉,主要指变电站施工中一般涉及土建、电气、通信、自动化等专业,各专业在施工时空上既有独立的一面,又有相互重叠的部分;所谓多层次融合,主要指变电站施工可分为全站新建、原有站改造(又分综自改造、电气设备改造等类型)、原有站扩建、零星间隔接入等诸多类型,每种情况均对应不同的管理要求;所谓多目标追求,就是变电站的施工行为要保证能按时通电、要保证后续运行的稳定、要保证电建企业的合理利润等。

总起来说,加强变电站施工管理首先需要条分缕析,找出问题的切入点。笔者结合多年变电施工经验,认为做好变电站施工管理及相关控制可从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四个方面入手。这四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协同提升,才能达成项目建设的目的。

1 变电站施工的安全管理及控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各项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成为工程管理人员的共识。变电站施工所面临的是四“越”:①外包作业越来越多(为了提升电建企业效益);②不同专业同时施工越来越普遍(为了缩短施工周期);③全站全停的机会越来越少(主要指那些改造或扩容站);④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如智能化变电站施工)。以上四项若处理不当,轻者造成设备损坏和电网停电,重者带来人员伤亡。

为了克服四“越”,我们有很多经验,如成立安全管控小组、落实标准化作业、做好自检和安全性分析等等等等。笔者从多年实际经验出发,提出以“风险评估”为龙头的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方法。

所谓风险评估,就是充分了解与变电站施工相关联的各个层面,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各种危险因子进行辨识,最终得出某各具体工序的不安全级别,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安全措施[1]。这样,一方面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加强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使企业的资源免于被千篇一律的管理办法所浪费。

1.1不安全等级确立

对各项施工工序的不安全程度进行评价,首先要有评价参照。表1给出了按打分方式得到的不安全等级划分及描述。

表1变电站施工不安全等级设置

延伸阅读:【干货】真空断路器的结构与维护

1.2分值组成

表1所示的“考评得分”为一个总分值,为了科学得到该总分值,需构建一个模型。

笔者在充分参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影响某道工序施工不安全的因子主要是施工工期(越短越不安全)、施工方案(含施工工具)、交叉作业、与运行电网的关联等,另外还与前期准备、施工环境等有关[2]。当然,不安全行为一旦发生,其必然造成一定后果,对社会也有一些影响。综合以上考虑,建立如图1表示的计算模型。

图1变电站建设某工序不安全分值评定模型

限于篇幅,不能对图1所示的各个因素的判断机制做一一举例,仅以因素⑥、因素为⑤例进行说明。详见表2、表3所示。

表2交叉作业的不安全程度判断

表3施工方案的不安全程度判断

1.3安全控制

经过“1.1”、“1.2”的步骤,可以在开工前预判出即将进行的施工活动的不安全程度,从而做出针对性调整。举例:如因施工工期短而影响不安全等级升高,则应重点加强各专业衔接,适当安排平行作业,以不增加总施工周期的前提下保证各专业的作业时间;如因施工期的社会影响显著(如正处于一级保供电)而使不安全等级升高,则除了确保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正确、合理外,还应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以及演练等。

延伸阅读:【干货】真空断路器的结构与维护

2 变电站施工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变电站施工质量是保证变电站实现“多供电、供好电”的关键。就质量控制来说,事前、事中、事后各有侧重点,应区别对待。

(1)事前。事前工作往往具有全局性意义,对后续程序的作用十分重大。具体为:

①建立质量保证的组织体系。按要求配备各类专职或兼职人员,设立质控网,做到责任到人。

②施工图审核和技术交底。施工图是最关键的技术文件,按图施工是最基本的施工要求。因此必须保证施工图正确,必须将施工要点进行详实交底。

③设备的现场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和出厂资料的检查,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要求。

④施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要确保施工人员所应达到的技术水平。对于特种工作,还应取得相应资质。

(2)事中。关键是要严格按照质量目标和经审核合格的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并辅之以自检、专检、互检等各种形式的检查方式。对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前需重点巡查;对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CT、PT等重要设备,均要视作质量控制点。

(3)事后。对于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的竣工检验,要记录详实、整改及时。对共性问题要展开分析,避免今后再犯。同时应做好各类工程资料的修订、整理和归档。

3 变电站施工的进度管理及控制

随着变电站施工的日益复杂化(主要是那些不停电改造项目),利用网络法进行进度控制成为大势所趋。所谓网络法,就是从工序链路中找到关键路线(该路线决定着施工总周期),然后对该路线的工作用时进行考核,若发现出现影响全局的偏离,则迅速调整资源配置,使工程进度符合验收通电要求。

3.1 网络法概要

以双代号网络为例,其构成示意如图2所示。其中,每一箭线表示一项工作(用Ai表示命名,用Ti表示耗时);箭线起始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箭线尾部节点表示工作的结束;六个标注参数的计算以起始节点的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零为基准。

图2工程管理中的双代号网络图示意

在完成所有工作的标注参数计算后,比较各工作的总时差大小。网络法规定[3]:总时差最小的工作是关键工作,而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线路。进度控制就是对关键线路的控制。

延伸阅读:【干货】真空断路器的结构与维护

3.2应用实例

某变电站改造工程涉及15项工序,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及工序耗时见表4所示。

表4变电站施工实例的工序分解

运用双代号网络理论,绘制(含相关计算)该案例工程的双代号网络,见图3所示。由图3,我们可以确定关键工作链路为A1-B1-B2-C2-C3-E-G-H-I。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方通过把握关键工作、调节非关键工作,在约22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全部工作。结果,工期比计划缩短了8天,施工费用也相应地减少了约12万元,效果显著。

图3某变电站施工案例的双代号网络图

延伸阅读:【干货】真空断路器的结构与维护

4 变电站施工的费用管理及控制

对于电压等级较高的变电站,因其施工历时较久,各类价格因素、场地因素等存在变动可能,若不做好施工费用的动态控制,将会出现极大偏差。

对于施工费用管理,除了严格按照财务规定进行资金使用外,一般利用赢得值法来加强管控。

赢得值法依赖于三个参数和两个指标,见表5。

表5赢得值法的参数及指标列示

赢得值法克服了进度、费用分开控制的缺点[4]。即:当发现费用超支时,能分析出是因进度提前引起的还是因管理不善引起的;当发现费用低于预算时,能分析出是因进度拖延引起的还是因管理提升引起的。这样,就可定量判断出各项措施的优劣以及改进方向。

根据各省大数据统计,电建公司采用赢得值法管理施工费用一般能在按期完工的情况下节省费用约5%左右,效果较好。

5 结论

变电站的施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文章将施工管理分解为安全、质量、进度、费用等四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然后成功地对各方面进行建模解析或措施阐述,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下一阶段,笔者期望将赢得值法和关键路线法进行有机结合,以取得更好的施工管理成效。

延伸阅读:【干货】真空断路器的结构与维护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