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二个启动的全国碳交易试点,上海市取得了连续两年100%履约的好成绩,而这些成绩是建立在制度完备、机制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制度先行,成为上海试点在为期两年多的摸索中所形成的至关重要的经验。另外,在碳金融方面的颇多建树,不仅能提高其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也有助于打造碳金融中心。

相关阅读:【市场】运用资本力量服务碳交易市场
【焦点】升温2度:我们还剩下多少“碳预算”?
成交量累计突破3000万吨
2013年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启动仪式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举行,公众随之见证了申能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上海焦化有限公司、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申能外高桥第二发电厂、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达成了首笔交易。
两年来,上海碳交易市场平稳度过从零开始的启动期,人气逐渐上升。截至目前,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达4100多万吨,交易额达6亿元,其中配额交易1100多万吨,CCER成交量3000万吨。CCER的累计交易量在全国七个碳市场中居首位。
另外,2014年、2015年上海碳市场纳入的191家企业均完成配额清缴,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两年100%完成履约的试点地区。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在碳交易建设过程中,企业的控排意识和碳资产意识非常重要,而上海能够连续两年100%履约,表明上海市控排企业的碳资产意识整体较高,且守法意识强。
据了解,为了提升控排企业的碳资产意识,引导参与碳交易,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近几年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例如,2013年末开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环保桥(上海)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多期“碳路者”高级培训项目,旨在帮助企业探索碳交易真谛、实现对碳交易从“了解到熟知”、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参与的飞跃;2014年6月,组织开展了竞价交易专场培训,围绕配额竞价发放规则,对流程、操作方式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解读,帮助企业按时做好配额履约清缴工作等。
制度先行有保障
履约率高达100%也从侧面反映出上海碳市场的制度较为完善。这也是上海碳交易试点工作的亮点之处。
2013年11月18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据了解,上海是七个碳交易试点中唯一在启动碳交易市场之前公布管理制度的试点地区,而且,其还是首个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管理办法的试点地区。
作为上海碳交易市场的框架性法律文件,《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对企业的核查、交易、分配配额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还明确了激励政策和未履约行为的处罚办法,做到了“罚则明确”。
此外,上海还制定了体系完善的交易制度与规则,形成了“1+6”的交易规则及相关业务细则,起草完成了上百份与交易相关的业务文件,搭建起了一整套规范、透明、公平、有效的制度体系。
上海在国内率先制定出台了涉及17个行业的碳排放核算指南及各试点行业核算方法,确定了碳排放统一的“度量衡”,为上海碳试点科学开展碳排放分配和交易打下了基础。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方面也制定了完备的市场监管和风险管理制度。该所制定的《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等文件,引入了涨跌幅限制、大户报告制度、配额最大持有量限制制度、风险警示等制度,可严格控制交易过程中的各种市场风险。
“上海碳交易市场是制度先行,希望通过完善的制度、规则,对碳交易和相关管理的各项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有效规范碳排放管理行为和市场参与方的交易行为,为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宾晖说。
碳金融颇有建树
我国碳交易起步较晚,企业碳资产意识不强,金融业介入不深,市场流动性尚且不足。基于此,业内人士纷纷建议在碳市场引入金融机构,开发碳期货、碳基金等碳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
上海就是这一倡导的先行者。
2014年12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上海银行签署碳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并和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国内首单CCER质押贷款协议。根据协议,通过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质押国家发展改革委签发的CCER,上海宝碳将获得上海银行提供的500万元质押贷款。该笔业务单纯以CCER作为质押担保,无其他担保条件。
2015年1月18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又正式启动海通宝碳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据悉,海通宝碳基金拟定总体规模达2亿元,体量居国内碳基金前茅,也是首个大型券商参与的针对CCER的专项投资基金。
之后,我国首个碳信托产品——“中建投信托•涌泉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
3月15日,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又在其碳金融创新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16年度会员大会上推出了碳排放远期产品设计方案,并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实现上线交易。
据介绍,该产品是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前者负责碳排放远期产品的交易和交割,后者作为中央对手方进行清算和风险控制。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交易交割。
宾晖表示,只有引入资本进入碳市场,才能够发挥出其作为市场化减排手段的作用。碳排放远期产品是为迎接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交易品种,其有助于弥补碳现货市场由于配额过度集中、流动性不足造成的价格波动;也有利于提高碳现货市场流动性,帮助市场参与者实现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该品种若顺利发挥功能,将对整个碳金融行业和节能环保领域有重要意义,也有望推动上海成为全国碳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