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发改委发布《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决定以市场换取技术的方式,进行技术引进,通过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外企合作生产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全国燃气发电成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出让了市场之后,

首页 > 火电 > 煤气能源 > 报道 > 正文

燃机三巨头站着把钱挣!暴利的燃机维护费

2016-05-19 17:19 来源:分布式能源 

2001年,发改委发布《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决定以市场换取技术的方式,进行技术引进,通过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和外企合作生产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技术。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全国燃气发电成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出让了市场之后,国内制造企业依然没有掌握到核心技术,西门子、通用电气(GE)和三菱重工则一举把持了整个中国的燃气轮机供应市场,垄断的必然结果是支付高昂的代价,不仅体现在初始投资,运维费用更是贵的惊人,令人谈虎色变。

以上海漕泾天然气发电厂为例:

自从上海漕泾天然气发电厂建成后,仅2009年-2011年间,漕泾电厂即为检修维护花费了惊人的3.83亿元,已超过其总投资的13%。

由上海电力牵头筹建的漕泾电厂使用天然气发电,为上海化工园区提供电力并供热,该电厂采购了2台美国GE公司生产的300MW燃气发电机,但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重要的检修环节仍严重依赖GE公司,而不得不为此支付高昂代价。

漕泾电厂在购买设备时与GE公司签订CSA长期合约式合同,这是一项价格不菲的售后检修服务,为此,漕泾电厂在2009年-2010年间,至少支付给GE公司1.27亿余元。

漕泾电厂的“遭遇”在中国具有普遍性,据统计,目前中国几乎所有已建、在建的天然气发电机均来自国外巨头,美国GE、德国西门子及日本三菱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已垄断中国市场。

当然,造成三巨头贵的原因还有国内投资主体的推波助澜。

目前国内投资分布式能源的主体主要为以下几类:

1、发电集团

国内从燃气发电、分布式能源投资的发电集团主要是我国的五大发电集团,即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其中,华电集团是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起步最早,开发项目最多的发电企业。

2、地方城投、能投公司

国内从事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地方城投公司主要是为促进地方分布式能源发展,地方性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参与的分布式能源建设企业。如苏州城投资产开发有限公司、四川能投等。

3、石油/燃气公司

国内参与分布式能源项目的石油/燃气公司主要有中海油、中石油和城市燃气公司,如北京燃气集团、新奥燃气公司、杭州市燃气公司等。

4、军工、航天企业

军工、航天集团下属公司,如中船重工、上海航天能源等。

以上绝大部分为中央或地方能源企业,国企保守的工作作风和天然的市场优势造就其“安全第一,利益第二”的投资态度,进口机组技术相对成熟,有长时间运营案例,事故风险小,相对于经常有小毛病的国产机组,进口设备成了国企燃机选型的不二人选。虽然成本高了一些,但是问题不大。

然而高昂的机组价格才只是一个开始。

GE公司的检修服务称为CSA(CONTRACTUAL SERVICE AGREEMENT)条约和MMP合约,西门子公司和三菱公司则笼统称作计划检修费(LONG TERM PROGRAMS)。

以GE为例,该公司的CSA合约即长期维修合约式服务,其费用主要由起始备件费、启动费、月度固定费、运行时间费等组成;MMP合约即长期备件和服务条约,天然气发电厂可以根据需要以确定的优惠价格,从GE公司选购备件、部件修理、选择检修指导人员等。

与主机制造商直接签订服务合同的优缺点都非常突出:有利方面是电厂或者其他燃机使用方可以与装备公司保持沟通、能获得装备公司的最新技术和升级部件、电站的运行风险相对降低;不利的方面主要是燃机业主在运行维修方面没有自主权,且国内燃气发电因电网调峰需要以及部分地区“照付不议”的供气合同规定影响,机组启停频繁,年运行时间约为3000到3500小时,远低于欧美动辄8000小时的运营时间,因此热通道部件普遍存在涂层脱落、裂纹、烧损,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检修间隔和检修费用特别是备件和修理费用就相对较高。

华能金陵电厂与GE公司签订的CSA合约于2007年11月生效,据悉,其2008年的CSA年度费用为3600万元。

华电戚墅堰电厂与GE公司签订了MMP合约,虽然可以按优惠价格从GE公司选购备件、部件修理、选择检修指导人员等。但小修仍需约1200万元,中修约5600万元。不仅如此,在考虑到燃机动静叶、护环、燃料喷嘴等部件经过数次小修后即寿命到期需购买新件,动、静叶在每次返厂修理时都有一定比例的报废率,则每台机组均摊到每年的新件补充费用还需另外增加2200万元。

上海临港燃机的修理费更加惊人,该电厂与西门子签订了燃机长期维修协议,全年修理费平均为1.2亿元,其中备品备件一般占合同总额的50%~60%,燃烧热通道部件返修费用约占20%~30%,人工费用约占10%~20%。据统计,2011年该电厂的修理费为1.8亿元,其中燃气轮机修理费占电厂修理费比重最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们花了大价钱维修,但是具体的维修过程国内的运行人员是看不到的,进口厂家在维修机组的时候都会清场,用帆布一围,市场是他们的,技术还是他们的。

三巨头站着就把钱挣了,世界上最憋屈的甲方不过如此,市场换技术失败了,穷则思变,于是我们看到上海电气收购了安萨尔多,大连派思收购了OPRA,实现真正的技术共享。虽然目前还不能赶英超美,但是缩短了差距。

同时,国产机组自强不息,提高技术,扩大市场。协鑫金鸡湖分布式能源项目使用了1.2mw中科院研发的燃机,西安绿地假日酒店分布式能源项目使用了河柴600kw、400kw机组各一台,上海老港工业园分布式能源站使用了10台株洲南方1mw机组。

他们都是中国燃机的希望。

和光伏、风电一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想要大规模发展,在产业初期也需要国家在财政上进行支持,给与补贴。但前提是核心设备国产化,否则钱都进了外国燃机企业的口袋,得不偿失。

由衷的祝愿国产燃机越做越好!

原标题:暴利的燃机维护费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