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国际
华能国际发布2015年业绩,其中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89.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6.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1%。
业绩摘要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公司」或「华能国际」)董事会(「董事会」)在此宣佈本公司及其子公司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年度经审计的经营业绩。
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的十二个月,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89.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6.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1%;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94元。董事会对本公司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
公司董事会建议公司派发股息予股东,持有每一普通股将可获派现金股息人民币0.47元(含税)。详细的经营结果请参见附录所载财务信息。
二零一五年业务回顾
二零一五年,公司主动适应电力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努力控制成本费用,经营业绩创歷史新高,持续履行为社会提供充足、可靠、环保电能的职责。
1. 经营业绩
截止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的十二个月,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89.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9%。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6.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1%;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94元。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叁十一日,归属于本公司股东每股净资产为人民币5.5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99%。
本公司审计委员会已于二零一六年叁月二十一日日召开会议,审阅了公司二零一五年年度业绩。
2. 电力生产
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全年按合併报表口径累计完成发电量3,20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累计完成售电量3,019.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公司发电量增长主要来自新收购机组以及新投产机组的电量贡献。公司境内电厂全年平均利用小时为4,147小时。在公司燃煤电厂所在的绝大部分地区中,公司利用小时领先当地平均水平。
3. 成本控制
燃料成本是公司运营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公司通过加强与重点大矿合作的力度,完善定价机制,抓住市场机遇,不断开闢新煤源,开展现货招标採购工作,较好地控制了公司的燃料採购成本。公司境内电厂全年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人民币173.67元╱千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3.68%。
4. 节能环保
公司歷来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工作。二零一五年,公司安全生产、技术经济及能耗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公司境内燃煤电厂机组平均等效可用率为94.40%,加权平均厂用电率为4.60%;公司燃煤机组全年平均发电煤耗为290.96克╱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1.23克╱千瓦时,平均供电煤耗为308.56克╱千瓦时,比上年同期下降0.86克╱千瓦时。
公司继续加大对现役机组节能减排综合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对燃煤机组环保设施进行升级,推广燃煤电厂超低排放要求和新的能耗标準,努力提高公司节能环保绩效,实现清洁、绿色发展。
5. 项目开发
公司电源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公司新增投运燃煤机组可控发电装机容量2,370兆瓦,燃气机组可控发电装机容量859兆瓦,风电机组可控发电装机容量714兆瓦,水电机组可控发电装机容量40兆瓦,光伏5兆瓦。截止二零一六年叁月二十一日,公司可控发电装机容量82,331兆瓦,权益发电装机容量74,399兆瓦。
6. 资本运营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公司完成共计7.8亿股新H股的非公开发行,发行价为每股7.32港元,发行所得款项总额约为57.1亿港元。发行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4,420,383,440股增至15,200,383,440股;已发行H股总数由3,920,383,440股增至4,700,383,440股。
7. 海外业务
二零一五年,公司全资拥有的新加坡大士能源有限公司(「大士能源」)全年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全年累计发电量市场佔有率为21.7%,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新加坡业务全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人民币0.59亿元,主要由于受近年来机组集中投产影响,新加坡电力市场继续呈供过于求状况,电价持续低迷,单位售电边际贡献大幅下降。
二零一五年,公司在资本市场继续表现优异,荣获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最受投资者尊重的百强上市公司」、中国证券报「金牛上市公司百强」、证券时报「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及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上市公司」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连续七年入选「普氏全球能源上市公司250强」排行榜,公司综合排名第44位,排名继续上升。
二零一六年前景展望
二零一六年,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风险意识,以国家「十叁五」规划为指引,更加注重市场竞争、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更加注重规範管理,不断提升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电力市场方面,进一步立足市场增收创效,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有序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以提高市场佔有率和设备运行效率为目标,努力实现区域利用小时对标领先,境内电厂力争全年完成发电量3,150亿千瓦时,利用小时达到3,950小时。燃料市场方面,坚持市场化方向,提高燃料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燃料成本。资金市场方面,积极应对金融市场变化,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产品,加大资金内部管控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继续保持公司融资成本同行业领先水平。创新发展方面,公司将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双轮推动,进一步推动转型发展。
中电国际:
中电国际于二零零四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380),二零一四年标誌着本公司上市十周年。本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发、建设、拥有、经营和管理大型发电厂。下面活门一起看一下中电国际装机容量、总发电量、盈利、总资产规模、市值等。
华润电力: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全年业绩,二零一五年,华润电力录得经营利润约200.08亿港元,较截至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止年度增长47.88亿港元或31.5%。本公司拥有人应佔利润(「净利润」)约100.25亿港元,较二零一四年的净利润约92.15亿港元上涨8.10亿港元或8.8%。二零一五年的每股基本盈利为2.10港元,较二零一四年的每股基本盈利1.94港元上涨8.2%。
二零一五年国内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降。鑑于国内煤炭市场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国家明确提出着力加快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本集团加速对旗下部分煤炭资产的关停处置,因此对旗下煤炭资产计提了减值损失。此外,本集团对部分报废电力资产亦计提了减值。计提减值损失的主要塬因,请见「经营业绩」之「经营成本」及「应佔联营公司业绩」一节。根据本集团在该等煤矿及电力资产的股份比例,上述计提的减值损失对本集团净利润影响约40.33亿港元。如不含上述计提的减值损失,本集团2015年的净利润约为140.58亿港元。
董事会议决建议二零一五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0.75港元。计及二零一五年十一月派发的中期股息每股0.1港元(并附有收取本公司已缴足股款的新股份以代替现金的选择权),二零一五年度已派付及建议派付的股息合共每股0.85港元。
有关经营业绩详情,载于下文「经营业绩」一节。
附註:
(1) 不含非现金收支,包括减值损失、衍生金融工具公平价值的变动及匯兑损益。
二零一五年的业务回顾
本集团从事开发、建设及经营电厂,包括大型高效的燃煤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场、水电站、燃气发电及光伏发电项目,以及建设及经营煤矿。
二零一五年,全国发电量5.60万亿千瓦时,较二零一四年增长0.6%,增速同比回落3.0个百分点。其中,火电4.1万亿千瓦时,较二零一四年下降2.3%;风电0.19万亿千瓦时,较二零一四年增长15.8%。
二零一五年,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下行、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国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煤炭市场价格继续下行。煤炭供需宽鬆和现货煤价下跌有利于本集团控制燃料成本。
二零一五年,受电力消费增速放缓和水电发电量快速增长等因素影响,全国火电机组的平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410小时或8.7%,为4,329小时。本集团旗下电厂大部分为高效大型机组,且主要分佈于用电需求较为强劲的地区,具有一定市场优势。
二零一五年,本集团旗下全年运营的附属火电厂的机组满负荷平均利用小时达到4,989小时,超出全国火电平均水平660小时。
二零一五年,全国风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为1,728小时。本集团旗下风电场主要位于华东、华中、华南等限电较少区域,全年运营的风电场满负荷平均利用小时达到1,988小时,超出全国风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260小时。
装机容量增长
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本集团发电厂的运营权益装机容量由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叁十一日的31,331兆瓦增加至34,731兆瓦。
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叁十一日,煤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达30,120兆瓦,佔本集团总运营权益装机容量的86.7%,较二零一四年底下降0.8个百分点。风电、燃气、水电及光伏运营权益装机容量分别达4,235兆瓦、77兆瓦、280兆瓦及20兆瓦,共佔本集团总运营权益装机容量的13.3%,较二零一四年底提升0.8个百分点。
于二零一五年,本集团投产了五台火力发电机组,包括位于广东的海丰发电厂两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位于河北的渤海新区发电厂两台35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及位于河南的焦作龙源发电厂一台660兆瓦热电联产机组,合共增加运营权益装机容量3,360兆瓦。此外,新增风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合共681兆瓦,新增光伏运营权益装机容量20兆瓦。本集团于2015年内关停了位于河北的唐山发电厂及位于河南的焦作发电厂3台小机组,权益装机容量合共440兆瓦。
发电量及售电量
于二零一五年,本集团附属运营发电厂及风电场的总发电量为151,278,105兆瓦时,较二零一四年的140,068,174兆瓦时增长8.0%。
于二零一五年,本集团附属运营发电厂及风电场的总售电量为142,906,824兆瓦时,较二零一四年的132,036,399兆瓦时增长8.2%。
按于二零一五年及二零一四年全年投入商业运营的23座附属燃煤发电厂的同厂同口径计算,发电量及售电量均下降6.5%。这23座附属燃煤发电厂于二零一五年的平均满负荷机组利用小时为4,989小时,较二零一四年的5,334小时下降6.5%。
上网电价下调
自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府对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进行下调,各地区调整幅度有所差异。本集团燃煤电厂所属区域的电价下调幅度介乎6.7元╱兆瓦时至32.0元╱兆瓦时之间,其中附属燃煤电厂的标杆上网电价算术平均值下调约21.2元╱兆瓦时,或约4.8%,对本集团旗下燃煤电厂盈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燃煤电厂依然受惠于煤炭供应宽鬆及煤价下跌。
燃料成本
本集团附属运营发电厂于二零一五年的平均售电单位燃料成本为每兆瓦时人民币146.20元,按年下降21.4%。本集团附属运营发电厂于二零一五年的平均标煤单价为473.17元╱吨,较上年度下降20.8%。
二零一五年,本集团旗下附属燃煤发电厂的平均供电标準煤耗为306.98克╱千瓦时,较二零一四年的310.53克╱千瓦时降低3.55克╱千瓦时或1.1%。
环保费用
于二零一五年,本集团附属燃煤发电厂产生的环保费用总额为人民币1.2亿元,较二零一四年下降20%。环保费用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本公司附属燃煤发电厂所有运营机组均已完成脱硫、脱硝及除尘设备安装而减少排放,且截至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叁十一日,旗下附属燃煤电厂共有25台燃煤发电机组共10,418兆瓦运营权益装机容量已完成安装超低排放装置。
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
于二零一五年,本集团继续增加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包括开发及建设风电场、光伏电站及水力发电项目。于二零一五年底,本集团的风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达4,235兆瓦,在建风电容量为1,415兆瓦;光伏运营权益装机容量20兆瓦,在建光伏容量为130兆瓦;水电运营权益装机容量280兆瓦,在建水电权益装机容量107兆瓦。在建的水电项目位于云南,总装机113兆瓦,本集团拥有该项目95%股权,项目预计于二零一九年内投产。
煤矿业务
二零一五年,本集团附属及联营煤矿合共生产约1390万吨煤炭(各煤矿产量加总计算),较二零一四年增加了19.3%。其中,附属煤矿生产了1202万吨煤炭,联营煤矿生产了188万吨煤炭。
资本开支
二零一五年,本集团的现金资本开支合共约173亿港元,其中25亿港元用于已运营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安全节能、供热改造等技术改造,约72亿港元用于燃煤机组的建设,约65亿港元用于风电场、光伏电站及水电站的建设,及约9.5亿港元用于煤矿的改造与基建。
对二零一六年及未来的展望
预计二零一六年社会用电增速不会出现大幅提高,电力需求较为疲软,电力供应较为充足。
预计二零一六年煤炭市场总量宽鬆、结构性过剩的态势将会持续,短期内煤炭价格难改弱势运行态势。预计二零一六年煤炭价格仍将保持低位震荡走势。
二零一六年,本集团将持续在所有运营电厂推进精益管理和对标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注重内涵式增长,不断改善和优化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同时为进一步降低排放,积极践行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二零一六年本集团计划对附属电厂20台权益装机容量共10,211兆瓦燃煤机组实施超低排放的改造,以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的排放。
于二零一六年一月一日起,中国政府对燃煤电厂标杆上网电价进行进一步下调,各地区调整幅度有所差异。本集团燃煤电厂所属区域的电价下调幅度介乎16.5元╱兆瓦时至46.5元╱兆瓦时之间,其中附属燃煤电厂的标杆上网电价算术平均值下调约32.4元╱兆瓦时,或约7.7%,预期对本集团旗下燃煤电厂盈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于二零一五年底,本集团在建燃煤电厂项目包括贵州六枝两台660兆瓦超临界机组,预计将于二零一六年内投产,本集团拥有该项目全部股权;内蒙古五间房两台660兆瓦超超临界机组,本集团拥有该项目70%股权,预计将于二零一七年内投产。
本集团将于未来继续增加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包括开发及建设风电场、光伏电站及水力发电项目。未来,本集团目标是每年投产1,000至1,5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风电场及光伏电站。达成上述目标,本集团需获取有关项目的政府核准、且该等项目需满足公司对回报率底?、施工条件等的要求,并需按预期实施建设计划,其中部分条件受制于外部环境。二零一五年底在建的风电、光伏及水电项目请参阅上述「二零一五年的业务回顾」之「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一节。
根据本集团截止报告日的计划,预计本集团于二零一六年的资本开支计划约为230亿港元,其中包括约38亿港元用于已运营燃煤机组的节能降耗、提升效率之技术改造,包括超低排放技术改造;约66亿港元用于燃煤机组的建设;约120亿港元用于风电场、光伏电站及水电站的建设及约6亿港元用于煤炭业务。本集团将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特别是国内电力的供需状况、国家对能源及相关行业的政策及本集团的战略掌控资本开支的节奏,并根据外部市场情况及国家宏观政策等做及时、必要的调整。
根据本集团截止报告日的计划,本集团预计于二零一六年底、二零一七年底及二零一八年底的运营权益装机容量将达到36,600兆瓦、38,900兆瓦及43,500兆瓦。上述预计装机规模仅为截止报告日的预期,其落实与完成取决于多项外部因素,包括国家对有关项目的核准、该等项目预期的回报率及项目的建设进度。本集团将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情况,特别是国内电力的供需状况、国家对能源及相关行业的政策及本集团的战略对未来装机的增长计划,包括机组投产的时间及投产机组的类别做出及时的应对和调整。由于本集团于现时已拥有较为成熟的运营规模,预计任何单一机组的投产时间的控制与调整不会对本集团整体经营与运作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中广核:
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廣核電力」、「公司」、「本公司」或「我們」)於2014年3月25日成立, 2014年12月10日(「上市日期」)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中廣核電力是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核能發電的唯一平台,業務主要包括:運營及管理核電站,銷售該等核電站所發電力,管理核電站的工程建設,組織開發核電站的設計及科研工作。我們致力於核能發電為主的電力供應和服務,以「安全第一、質量第一、追求卓越」為基本原則,以「一次把事情做好」為核心價值觀,為客戶、股東、員工和社會創造最佳利益,努力成為世界一流核電供應商和服務商。
京能电力: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热力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截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控制运营装机容量 7,306MW,权益装机容量 7,477MW。公司主要经营地区在内蒙、山西、宁夏等地,主要向京津唐电网、蒙西电网、山西电网等供电,相关省市的电力需求情况如下:
2015 年,受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下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以及气温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 0.5%、增速同比回落 3.3 个百分点,全国电力供需继续总体宽松。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2015 年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 3969 小时,同比减少 349 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 4329 小时,同比减少 410 小时。(部分数据摘自国家能源局、中电联网站)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主力机组位于京津唐、内蒙古等受电区域,该地区经济发展快、电价承受能力强,公司区域竞争力突出。
2.公司主要控股发电企业临近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煤炭供给有保障,煤价成本优势显著。
3.公司主力燃煤机组整体技术水平较为先进,运行效率高,整体竞争优势明显。
4. 在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市场信誉优势,融资渠道广泛、融资能力强,可保证公司资金链安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2015年,是公司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按照“管理创效年”的各项工作要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电量电价双降的不利形势,克服电量市场增长乏力、发电装机容量过快增长、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持续下降等行业因素对经营的不利影响,强化内部管理,科学细致的开展投资经营工作,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总结经验消除不足,不断提升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开动“减成本、增收入”双引擎,经营效益实现逆势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研究国家能源改革政策,有效研判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稳步推进项目拓展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为公司持续发展谋篇布局;为彻底解决公司与实际控制人同业竞争问题,京能电力启动了重大资产重组工作,拟收购实际控制人持有的煤电资产,进一步增强主营业务实力;同时,公司在法人治理、内控及风险管理、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方面不断夯实基础,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均取得理想的成绩。
1、股东权益指标逆势增长
截至2015年末,公司总资产387.77亿元,同比降低3.09%;净资产199.08亿元,同比增加10.98%;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59.92亿元,同比增加11.84%;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08.73亿元,同比减少 2015 年年度报告 8 / 140 16.13%;实现利润总额36.10亿元,同比减少5.8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15亿元,同比增加2.51%。
2、主营业务竞争优势明显 2015年,公司火电机组整体利用小时数为5380小时,比全国火电企业平均值(4329小时)高出1051个小时,其中京隆发电与岱海分别较京津唐电网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高1128小时和1058小时,位列网内前两名,宁东发电上网电量创企业投产以来最高纪录,有效保障了公司机组平均利用小时稳居区域电网前列。
3、主要成本控制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各控股企业通过积极开拓燃料采购市场、动态调整结构、加强精细掺烧、严格流程监督、增强比价招标等措施使煤价同比大幅降低,环比保持下降趋势。公司全口径标煤单价累计同比下降76.39元/吨,有效的对冲了电量、电价下降造成的收入减少,保证了经营效益。
4、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公司按照梯次推进策略,积极开发、建设火电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有效发挥专业、资源和经验优势,多措并举,积极储备优质项目,认真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出进展,涿州热电、吕临热电、锡林发电、双欣发电等项目先后获得核准,新增核准装机容量414.5万千瓦。中宁发电、秦皇岛热电等项目完成支持性文件报送,等待核准。托电五期、华能北京热电三期、国华三河发电三期等优质参股项目获得核准。各核准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进展顺利。
5、产业结构优化助力经营公司积极延拓产业结构,谋求配售电项目机遇,报告期内,公司注册成立宁夏中宁工业园区能源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迈出进入配售电市场的第一步。 2015年,公司积极发挥控股的华宁热电、京玉发电和康巴什热电三个企业热电联产机组集中供热的优势,围绕安全供热、增供扩销、降耗增效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通过替代能耗高、效率低、污染大的小锅炉增加在所属热网中的供热能力,有效拓展供热市场助力企业提效增盈。
6、安全环保水平持续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加强全员安全素质教育,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各企业通过全力推进设备隐患排查和消缺治理,按计划安排进行机组等级检修,使机组的健康运行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岱海发电、京隆发电、京泰发电、华宁热电共计 8台机组获得中电联全国发电机组大赛奖励;公司各企业积极落实国家环保新规,全面推进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年内有4台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公司整体污染物排放水平显著低于国家标准,连续6年实现无环保处罚。
7、资本运作提升综合实力通过合理的资金调度,满足公司战略投资需要,支持下属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切实保障公司系统资金链安全,降低公司整体财务费用。报告期内,京能电力以当时市场最低利率成功发行第一期短融 10 亿元有效降低控股企业高利息外部负债,节约财务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启动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向京能集团购买京能煤电标的 100%股权的资产重组工作。通过本次重组公司规模化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并有助于大幅提升自身业务规模、装机容量,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公司的行业竞争地位。
8、治理水平依法规范提升、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公司董事会下设的战略与发展、薪酬与考核等专业委员会,均在董事会前对重大事项进行反复论证,充分发挥其政策把关和专业判断作用。董事会民主决策,保证了对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公司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透明度,增强信息的可读性,主动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通过多种渠道,保证与投资者的无障碍沟通,及时完整的传递公司重大信息,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与信心。
大唐国际:
上海电力:
国投电力:
企业发展战略
适应新形势,关注能源改革与市场变化,创新发展模式。有序建设雅砻江中游水电,优化存量火电,重点发展风险可控、有盈利能力的海外项目,确保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火电:以现有核准新火电机组为基础,优化设计,控制造价,以增量为手段调整存量机组结构。同时在存量机组开展减排和降耗改造工作,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与市场营销能力,保证市场竞争力。
水电:稳妥推进雅砻江中游已核准电站的开发,积极推进中游其余电站核准工作。同时对国内外市场上水电清洁能源的投资机会保持关注。
新能源:继续跟踪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确保平稳接收英国海上风电项目。密切跟踪国内新能源政策变化,加快推进在资源条件好、送出有保障的南方区域新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适时开工建设一批。同时关注资产市场交易情况,择机通过并购做强新能源板块。
(一)努力克服需求下降风险,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
面对利用小时大幅下降、电价下调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诸多挑战,公司积极引导投资企业转变观念、开拓市场、严控成本,全力以成本降低弥补收入降低的损失,盈利总体与去年持平。开拓市场,力促营销。按照公司统一部署,投资企业营销观念迅速转变。报告期雅砻江水电成立电力经营部,通过替代发电和参加汛期富裕电量消纳增加电量;国投宣城提高服务意识,签订长期购售电协议;靖远二电开展线下大用户直供电;国投北部湾根据需求进行供热改造,为企业集中供热;国投大朝山适应新市场情况,成立电力营销部、设立竞价办公室。全年公司控股企业机组平均利用小时 4376 小时,其中水电低成本清洁能源优势进一步发挥,水电发电量占比由61.78%提高到 65.25%。
严控成本开支。公司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以库存管理为抓手控制热值损耗和厂内损耗,报告期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燃煤厂内损耗均同比下降。及时把握市场利率下行走势,安排提前还款和存量债务置换,节约了财务成本。继续加强集中招标,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
积极争取环保电价和税收优惠政策落地。报告期公司投资企业国投北疆 1 号机组通过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获得上网电价 1 分钱加价;雅砻江水电和国投大朝山积极落实国家增值税退税政策。
(二)优化战略布局,探索创新发展思路报告期公司优化战略布局,探索发展新路经,取得重大进展:
1、国际业务取得实质进展。公司首次与具有相关经验的合作方合作参与大型国际项目投标,完成印尼两台百万火电机组投标,积累了国际投标经验;通过股权收购参与印尼万丹项目一台660MW 火电机组项目工作进展顺利;欧洲风电项目完成市场调研,并聚焦若干项目开展工作。海外业务的开展,使公司锻炼了人才队伍,积累了境外项目工作经验,拓宽了投资渠道,进一步厘清了公司走出去发展思路。
2、拓宽发展思路,突破传统投资模式。公司 2015 年顺利参与赣能股份定向增发,首次通过资本市场对外投资,积累了资本经营、管理输出相关经验,扩大了市场影响力。
3、适应改革需要,探索售电业务。公司密切跟踪电力体制改革的进展和动态,细致研究应对方案,探讨在相关省区成立售电公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已注册成立甘肃售电公司、贵州售电公司,并在兰州新区布局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配售一体化的智能微电网项目,成立智能电力公司,开展前期工作。
4、关注新技术,开拓发展新空间。公司积极关注相关领域新技术,2015 年抓住低速风机效率取得突破的有利时机,筹备成立国投新能源广西公司,重点开发钦州风电资源;同时跟踪新技术运用,寻找投资机会。
(三)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公司将年度管理提升重点放在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完善上,力求全面提升企业运营管控能力。公司大力推进自主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对投资企业生产运行、检修及技改的过程管控,全面落实公司《燃煤发电节能环保行动计划(2015-2019 年)》,稳步推进科技创新。报告期公司控股企业共申请国家专利 18 项,火电发电厂用汽轮机高中压缸等 8 项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其中发明专利 2 项),深埋高外水压力水工隧洞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 25 个项目获得省部级或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
公司适应新变化、结合大数据应用,举办研讨会交流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相关经验,加强合同全过程控制。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着力向市场传递公司竞争优势和中长期投资价值,连续三年入围“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品牌价值百强”和“中国上市公司资本品牌溢价百强”。
(四)加强内控和人力资源效能体系建设,保障公司健康发展,维护投资者权益公司继续推进全面内控尤其是重点投资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持续促进企业相关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完善。公司持续开展人力资源效能体系建设,推动板块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整体提升;初步构建领导力模型和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梳理绩效考核方案,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保障公司健康发展。
公司坚持提高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透明度,增强信息的可读性,主动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完整的传递公司重大信息,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与信心;在公司发展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阶段,兼顾投资者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适度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积极回报投资者。
(一)公司环境保护方针: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的目标:为社会提供洁净能源,共保祖国一片蓝天。
2015 年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成效:
1. 2015 年国投电力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为 64%,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 66%。
2.除尘器、脱硫系统、脱硝系统三项大气污染物减排装置高效运行,污染物排放绩效进一步下降,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北疆电厂全面完成两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3.投入资金 2.66 亿元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完成节能减排改造项目85 余项。
4.雅砻江公司和小三峡公司继续开展鱼类增殖放养活动,累计放养鱼类 153万尾,对恢复天然水域渔业种群数量,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渔业资源,保障生态平衡做出重大贡献。
6.供电煤耗同比下降 2.59 克/千瓦时,产品单耗节能量 9.3 万吨标准煤,生产厂用电率下降 0.17 个百分点。
(二)2015 年度资源消耗总量年度发电量 1140 亿千瓦时,发电耗用标准煤 1139 万吨,综合能源消费量715 万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可比价)2.56 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 0.23吨标煤/万元。
(三)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去向废水排放约 91 万吨,同比减少 138 万吨,COD 排放约 11 吨,氨氮排放 0.65吨,主要废水来源为闭式循环冷却机组的浓缩倍率调整,在火电项目中,废水零排放项目占比为 67%。二氧化硫排放量 9847 吨,同比减少 3200 吨;氮氧化物排放量 9525 吨,同比减少 4500 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7%,同比提高 3 个百分点。
(四)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火电机组脱硫装置配备率 100%,脱硝装置配备率 100%,除尘装置配备率100%,综合脱硫效率 94.3%,综合脱硝效率 84.5%,除尘效率高于 99.93%,环保设施运行稳定,各项效率同比均有提高。
(五)遵守国家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清洁发展机制,完成火力发电机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加大节能减排改造投入,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制定并逐步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计划和节能综合升级改造计划。
(六)环保优质工程
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北疆 1 台。电除尘改造工程:华夏电力 1 台、靖远 2 台。低温省煤器改造工程:华夏电力 3 台,宣城 1 台。
(七)本企业碳减排量(万吨)
1.火电企业节约标煤的碳减排量:24 万吨。
2.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的碳减排量:7528 万吨。
三、节能减排
(一)节能管理
1.组织实施燃煤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开展燃煤机组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
2.印发《对标管理指导手册》,开展对标活动;
3.重新梳理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方案,制定“十三五”改造计划;
4.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评价工作,对重点火电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5.组织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会和专家研讨会,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
(二)节能减排技改
继续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主要技术改造范围有供热改造、空预器密封改造、高压电机变频改造、低温省煤器、超低排放改造,电除尘改造等,节能减排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节能环保类检查
组织节能环保专项联合检查 2 次,按计划开展节能技术监督检查和环保技术监督检查。
(四)节能环保类奖励
1.北疆电厂:获得节能减排奖励资金500万元。
2.华夏电力:厂内供热改造获得厦门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奖励补助金额441万元;#4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获得厦门市财政奖励96万元;万家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补助5万元;氮氧化物排放整体控制改造项目获2015年厦门市环保专项资金200万元。
3.北海电厂:获得自治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资金 135 万元,获得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中央预算内财政奖励资金 1000 万元,获得高效电机改造奖励金额 72 万元。获得广西节能研究会颁发的“节能减排先进企业”称号。
在线监测系统获得自治区环保厅社会化补助金 35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