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了解到,近日金风科技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5 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69.80%、48.66%、53.95%、55.74%、54.96%,主要由于本年度市场需求旺盛,风机销售容量同比增长,同时公司装机容量较去年增加,发电量同比增加。
首先,来回顾总结下金风科技前期披露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进展情况:
2015年,我国风电产业整体回暖势头强劲,公司积极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生产制造为基础,关注客户体验,深入挖掘产业链价值,在经营业绩及市场拓展方面均创历史最好成绩,行业领先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
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006,209.96万元,同比上升69.80%;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284,949.70万元,同比上升55.74%。公司风电机组制造、风电服务及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不同程度的业绩增长。
1、风力发电机组销售与研发
风电机组制造业务于2015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初步统计数据,金风科技2015年度国内新增装机超过7GW,市场占有率连续五年国内排名第一。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15年全球风电整机制造商市场份额报告,金风科技凭借7.8GW的全球新增装机,首次问鼎全球第一。
(1)风力发电机组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701,549.72万元,同比上升71.14%,毛利润667,774.30万元,同比上升72.44%;2015年实现对外销售容量7,051MW,同比增长68.29%,其中2.0MW和2.5MW机组销售容量明显增加,销售容量占比由2014年的15.1%增至40.4%。同时,公司通过多种措施降低成本,1.5MW和2.5MW风机的毛利率,同比提升了1.82和1.02个百分点。
下表为公司2015年及2014年产品销售明细: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关注客户体验的提升,以高品质产品及服务持续推行价值营销。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公司待执行订单总量为5680MW,分别为:750kW机组6MW,1.5MW机组3288MW,2.0MW机组1318MW, 2.5MW机组975MW,3.0MW机组93MW。除此之外,公司中标未签订单6228.00MW,包括1.5MW机组2185.5MW,2.0MW机组2330MW,2.5MW机组1712.5MW;在手订单共计11908MW,包括海外订单661MW。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全球累计装机接近32GW,其中中国累计装机超过31GW、21800台,国际累计装机超过85万千瓦、463台,约占全中国出口海外风电机组容量的50%以上。
(2)技术研发与产品认证
2015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及投入,以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为目标,将产品的优化升级与新产品研发相结合,不断丰富产品线,巩固并加强公司的技术优势。同时,随着公司的产品系列逐步完整、技术成熟度的持续提升,以及研发团队技术实力的不断加强,公司还可提供各种运行环境下产品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I)产品研发
2015年公司结合风机各领域的关键技术应用与产品软硬件的全线优化升级,推出金风科技1.5Value Plus(1.5VP)系列产品,凭借丰富的产品线、结合行业领先的智能场群协调控制系统,将公司提供产品的范畴从单机扩展到了整个风电场级别,可依据客户不同的需求量身打造最高性价比的优质风场,提高了整场发电量及场能量可利用率以及产品综合竞争力。
2015年公司积极开展2.0MW系列化机组的开发并已实现量产,包括108/2000IIIA机组开发(满足低风速、高湍流地区使用)、2.0VP机组开发(成本不变,提高机组发电量)、2.0MW高海拔机组开发,持续不断地提升金风2.0MW机组的适用范围和竞争力。
依托2.5MW机组近千台的运行业绩及日益成熟的技术平台,2015年完成2.5MW高温、高海拔机组的机组开发立项、机型设计工作。
公司3MW首台海上样机实现并网发电,在海上风电市场实现新的突破,获得三峡响水项目(5.4万千瓦)及华电乐亭海上项目(20万千瓦)订单;另外陆上3MW风机陆续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围绕度电成本最优的目标,公司在塔架设计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自主研发了混合式塔架技术以及柔性塔架技术,助力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风电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在科研技术方面屡获殊荣, “基于风峰算法的高风速大容量风电机组的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北京科学技术二等奖,是新能源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中唯一上榜单位;金风科技“2.5MW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1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新型预应力混合式风电机组塔架”项目荣获首都职工自主创新成果二等奖,上述荣誉的获得,也彰显了金风科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II)认证及知识产权保护
在注重产品研发及创新能力的同时,公司积极开展机组认证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报告期内,金风科技产品认证全面铺开,通过多项国内、国际行业标准认证。GW1.5MW系列20个机型通过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的设计评估,GW 115/2000、GW 109/2500机获得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型式认证证书。GW121/2500机组通过世界权威认证机构DNV-GL型式认证,GW109/2500机组同时获DNV-GL设计评估证书及德国权威第三方TÜVNORD的型式认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国内授权专利551项,其中授权发明122项;已核准国内注册商标53件,已核准国际注册商标72件。为适应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金风科技还在计算机软件、算法领域大胆创新,截止报告期末,金风科技拥有软件著作权188件。
作为风电行业龙头企业,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及风电行业标准的制定。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参与130项标准的制订(其中IEC标准2项,国家标准54项,行业标准63项,地方标准6项、协会标准5项);2015年新增发布国家标准13个。
2015年公司再次入选中国“知识产权倡导者”企业,是37家入选的中国企业中唯一一家风电企业;并荣获全国风力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颁发的 “全国风电标准化工作突出贡献奖”。
(3)质量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提出并启动了“全优产业链建设”工作,以追求“质量卓越、技术领先、全寿命周期内成本最优、市场竞争充满活力”为目标,通过树立质量标杆、关键岗位认证、质量信用评级等措施,与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协同打造质量改善平台,使得公司质量精益管理的理念得以延伸,并实现质量管理合作共赢。
2、风电服务
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风电并网容量已突破一亿千瓦,越来越多的风电机组走出质保期,后服务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运维服务团队为全球超过1.7万台机组,500多个风电场提供建设、运维等服务和技术支持,12000多台机组接入金风科技全球监控中心,其中国际项目包括美国、澳洲、泰国、罗马尼亚、厄瓜多尔及巴基斯坦共计453台机组。全年实现风电服务收入128,688.0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62%。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数字运维的探索,以大量风机运行数据为基础,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着力构建数字化运维系统。推出了国内首个免费、可靠的公共风能与气象服务平台FreeMeso,作为国内首个采用最高精度风能图谱搭建的3D平台,可提供风电场、光伏电站宏观选址、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等功能,可实现智能化风机选型,提供快速的经济评价服务;与此同时,风资源数据库与仿真计算平台Windunified的推出将过去人工分析测风塔数据的环节用计算机取代,可实现高精度的风资源评估建模能力、实现快速的风资源评估响应能力、实现统一的风资源评估标准。风电服务业务转型初见成效。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尽管2015年国内弃风限电明显加剧,超出预期,公司风电场投资与开发业务仍取得长足进步。公司新增核准容量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353.5MW, 同比增幅44.8%。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的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人民币155,460.11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2.94%。风电场销售的投资收益为人民币3395.8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81%。
截止报告期末,国内新增并网装机容量1044.40MW,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1003.02MW;风电场累计并网装机容量3044.40MW,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2525.43MW;在建风电场项目容量1747.3MW,权益容量1641.74MW。公司国际风电项目已完工风电场装机容量246MW,权益装机容量121.74MW。
在弃风限电严重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开展新业务模式探索,率先提出风电制氢概念,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主动进行风电电力消纳的提升,并获得20万风电场项目核准,该项目是全国批复的两个风电创新项目之一,也是吉林省4年来唯一核准的风电项目;该创新模式不仅获得了行业的认可,同时也是全国唯一获得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投资补贴的风电企业。
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天润已逐步成长为中国优秀的风电开发投资企业之一,并致力于成为卓越的清洁能源产业投资运营商,其下属“夏县泗交镇一期49.5MW风电工程”荣获2015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该奖项是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项。
4、国际化市场拓展
在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国家大力推行对外开放的政策背景下,金风科技以立足国内、着眼全球的战略眼光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夯实国际业务运营基础,并向优秀企业对标,形成符合金风特色的国际化能力提升标准;同时,在技术服务、人才储备、项目管理及体系搭建等多维度提升国际业务团队管理能力,国际项目团队人员属地化程度达到90%以上。2015年度,公司在国际项目推进、市场拓展、经营业绩方面均实现较好增长,为金风科技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报告期内,公司国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245,801.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92%。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拓南非市场,获得当地120MW机组定单,将为其提供48台金风2.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并将为该项目提供EPC整体解决方案,金风科技因此项目成为南非地区首家供应直驱永磁风电机组的设备商。巴基斯坦是践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公司数年前就开启了该地区的业务布局,并陆续签订了多个项目,未来两年内,金风科技在巴基斯坦市场的累计装机将超过400MW,届时将占据巴基斯坦市场总装机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截止报告期末,金风全球装机遍布六大洲,包括美国、巴拿马、澳大利亚、罗马尼亚、智利、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泰国等16个国家,2015年国际项目新增装机容量189.25MW,累计装机容量864.25MW。各项目机组保持稳定运行,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其次我们来看看金风科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资产重大变化及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风电设备研发与制造、风电服务、风电场开发及其它业务。作为中国最早从事风电开发的企业之一,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凭借在研发、制造风力发电机组及建设风电场的丰富经验,公司不仅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风力发电机组,还开发出风电服务及风电场开发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风电行业价值链多个环节的需要。公司机组采用直驱永磁技术,为适应市场的快速增长及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持续不断完善和细化产品路线,拥有1.5MW、2.0MW、2.5MW、3.0MW和6.0MW机组,可适用于高低温、高海拔、低风速、沿海等不同运行环境。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风电市场,发展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
二、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1、主要资产重大变化情况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领先的市场地位
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进入风力发电设备制造领域的企业,经过十余年发展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军和全球领先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2.0MW、2.5MW、3.0MW、6.0MW永磁直驱机组,代表着全球风力发电领域最具前景的技术路线。金风科技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商中连续五年排名第一,并于2015年全球排名升至第一,在行业内多年保持领先地位。
2、先进的产品及技术
金风科技所采用的直驱永磁发电机组具有发电效率高、维护与运行成本低、并网性能良好、可利用率高等优越性能,深受客户的欢迎和认可,并引领了全球风电技术的新潮流。公司拥有国内外四大研发中心,千余名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技术人员,为公司产品、技术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产品结构来看,公司针对不同地理、气候条件进行了差异化设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后续海上风电储备了6MW直驱永磁机组,上述产品的推广及开发,保证了公司市场覆盖率,公司目前拥有大量在手订单,一方面意味着金风科技在可预期的将来,营业收入仍会得到有力保障并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公司产品品质的优越性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3、良好的品牌和口碑
得益于产品的先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较高的发电效率和良好的售后服务,金风科技经过多年的行业沉淀,建立了较好的品牌,并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得到政府、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多方的高度认可。
4、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依托公司先进的技术、产品及多年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行维护的经验优势,公司一直致力于并已成为优秀的风电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除风电机组销售外,公司积极开拓风电场开发、风电服务业务等盈利模式,通过几年的运作,收效显著,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补充,并成功通过了市场的验证,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及特色竞争优势。
5、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国内风电企业之一,公司多年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并以“以本土化推进国际化”的宗旨,不仅在美洲、澳洲、欧洲等重点目标市场取得多项突破,同时在非洲、亚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布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取得较好成绩,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已遍布全球六大洲。公司优异的机组性能不仅获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和认可,也为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扩宽市场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础。
接下来来看看金风科技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一、概述"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主要由于2015年市场需求旺盛,出现抢装现象,销售量大幅增长,消耗了部分库存。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2015年度,本公司新设成立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本公司丧失控制权的子公司及注销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除此之外,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与上年度一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