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北极星输配电网每日要闻坚持为您奉上输配电行业每日最新专业新闻资讯,提供输配电工程、输配电设备、输配电技术、输配电企业等最新动态和新闻资讯,关注特高压、智能电网、微电网、电力通信等多领域的的市场、企业、项目、技术、政策及报道资讯。政策福建省将提升住宅小区配电设施防涝建设标准北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市场 > 正文

输配电每日要闻--2016.03.15

2016-03-15 17:25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 

导读:北极星输配电网每日要闻坚持为您奉上输配电行业每日最新专业新闻资讯,提供输配电工程、输配电设备、输配电技术、输配电企业等最新动态和新闻资讯,关注特高压、智能电网、微电网、电力通信等多领域的的市场、企业、项目、技术、政策及报道资讯。

政策

福建省将提升住宅小区配电设施防涝建设标准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福建省将提升住宅小区配电设施防涝建设标准于近日下发相关通知到福建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通知要求 配电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并对变电站、配电室等电力设施的建设做出了相应要求。

市场

揭秘丨输配电价改革背后最重要的几件事!

如果以2004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广东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研究起算到到今天,关于输配电价的马拉松已经跑到了第十二个年头,整整一个轮回,轮回总要孕育着变化。去年公布的电改方案中,输配电价不出意外的成为9号文的6个配套文件之首。它决定电网经营模式变革和利润空间的透明化。可是试点省份的价格最终公布和执行时间都已晚于计划的时间表,猜想实现全国明年开始实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个新价格的出台背后到底遇到了哪些技术难点?这场马拉松为何始终没有跑到终点?

能源互联网强势来袭 哪一项技术能颠覆我们的未来?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政府对能源系统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指导,可见对能源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厚望,被称为“能源互联网的第一个十年计划”。

能源互联网作为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与思维的深度融合,是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的具体实现,它不仅为能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健康增长提供有效支撑,而且将助力中国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

疯狂的充电桩 “野心家”如何“大跃进”

26岁的陈启添是一名专车司机。两个多月前,他从深圳一家租车公司租来一辆北汽电动车。这款车的续航里程是160公里,每隔三四个小时他就要把车开到福田区上梅林一带充电,充满电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有时候,他还会遇到排队、机器故障等“意外事故”,但这些都不是最让他头疼的事情。

“现在每度电收费1块5(电费+服务费),充满一次要20多,一个月就要2000多块钱,太贵了!”陈启添对界面新闻抱怨说。

目前,国内电动车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在深圳,服务费由去年的每度电0.45元上调至1元,允许向下浮动,但在一些人看来,这个价格还是低了。

“现阶段商业模式还不清晰的情况下,可不可以把服务费的定价权适度放开?不要只把它限制在0.5元或者1元,应该用市场化手段去调节供求平衡。”聚电科技总经理贾雪峰告诉界面新闻。聚电是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充电网络运营商,成立于2014年9月。

企业

积成电子:一场艰难的“GE模仿秀”

在一众能源互联网概念股中,积成电子的新闻并不算多,每月10条左右。内容除了一次引起较多关注的大股东被捕之外,主要是信息披露、定增通知或股价分析。

比如最近一次,是其在2016年1月中旬祭出的一份非公开发行预案,内容是“投资建设面向需求侧的微能源网运营与服务项目、智能电网自动化系统升级研发项目”,而投资金额,也仅为8.95亿元。

就是这家体量不大的电力自动化企业,却被券商与耳熟能详的美国工业巨头通用电气(下文简称GE)联系在一起。

其实从业务上看,GE和积成电子没有任何交集,之所以被联系在一起,多半是因为上文提及的能源平台项目。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过去两年中,积成电子搭建了一个“智慧能源公共云平台”,最早关注这一平台的海通证券曾在研报中如此表述:从合作伙伴和架构来看,积成电子的云平台,类似于GE与英特尔、沃达丰、思科联合打造的Predix平台雏形,不仅如此,其或有望复制Predix平台的盈利模式。

一个普遍公认的事实是,商业模式可以快速复制,但往往难以模仿成功。而积成电子的平台与GE有哪些相似之处,是否在内涵上等同于彼平台?GE在能源管理上的经验,是否真能被其复制?

【年报】炬华科技2015年净利同增10.40% 海内外抓市场狠积极

2015年,公司在保持电能计量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主营业务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本实力、管理能力,积极把握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向公共能源计量、能源互联网及电力服务领域拓展。2015年,公司收购了杭州炬源智能仪表有限公司100%股权,积极发展智能水表及智慧水务等业务;收购“Logarex智能电表公司”100%股权,Logarex智能电表公司是欧洲智能电表及AMI系统的供应商之一,为炬华科技拓展海外智能表领域相关技术、市场奠定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四表合一”采集系统的试点工作。公司积极适应国家电力改革发展的趋势,2015年,成立浙江炬能售电有限公司,为布局用电需求侧服务及能源互联网等业务奠定基础。

技术

面向智能配电网的电力线与无线融合通信研究

电力线载波(PLC)通信与无线通信都是配电通信网中的重要通信手段,PLC受线路负载和干扰影响,无线通信易受地域、气候环境影响,目前这2种通信方式均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此,本文研究了融合电力线与无线通信技术的异构网络,提出了PLC与无线通信中的物理层频谱检测、信道均衡优化方案,探索了独立MAC层与统一MAC层的融合通信方案,并设计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组网方案,可以有效提升通信整体性能,为智能配电网提供低成本、可靠、灵活接入的信息传输手段。

综合

支撑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及展望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UHVDC)具有输送距离远、输送容量大、损耗低、换流站占地面积小、输电走廊小等特点,特别对于远距离大容量的电量输送,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电网的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将主要用于大型能源基地超远距离、超大容量电力外送和跨国、跨洲骨干通道建设。目前中国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最大输电距离超过2000公里、输电容量达到800万千瓦。随着±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全面突破,输电距离将超过5000公里,输电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不计跨国关税,即使考虑较高的线路与换流站投资造价水平,送、受端间开发成本差达到每千瓦时0.042美元,经济输电距离即可达到5000公里。这个成本已经可以支撑全球各个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远距离经济输电需求。

大数据应用有效支撑福建配电网发展

近日,福建电力经研院开发的电网规划数据挖掘和诊断评估平台获国网福建电力2015年十大科技创新事件。该平台的研发只是国网福建电力应用大数据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该公司将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技术,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提高供电质量,统筹推进主电网和配电网、沿海和山区电网发展,促进智能互联。

延伸阅读:

输配电每日要闻--2016.03.14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