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减产!关停!
为了“活下去”,煤企在过去的2015年使出了各种招数,然而在“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依然看不见煤炭市场颓势有向好扭转的眉目,反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后天就是除夕之夜,这或许是煤炭工人最难熬一个春节,因为假期过后,前路未卜!
日前,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正就煤炭去产能征求意见,包括调减工作日、暂停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僵尸企业退出等一系列举措,严厉程度远超预期。具体而言,未来三年将淘汰7亿吨煤炭产能,关闭4300家煤矿;未来3年还将分流100万煤炭职工,约占当前从业人员444万的22.7%。
严重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煤炭行业最急迫的挑战之一。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6年五大任务中,“化解产能过剩”高居首位。加快市场出清速度,也是业内对于处理产能过剩困境较大的一个共识,1月中旬,李克强总理调研山西焦煤集团时特别提到,煤炭是重要基础性行业,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化解过剩产能。
如果说政府真正开始真刀真枪化解产能过剩、清理煤炭僵尸企业,面临最困难的则是人员安置问题。尤其是国有煤企普遍人员负担较重,一些效率低下的老矿不得不关闭,大量煤矿工人不可避免走下岗位。
煤炭行业要“活下去”,必须去产能,这一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是:上千个煤矿遭关停与大量僵尸企业被清理,如此而行,依附其中的大量员工可能将不得不下岗。
矿业界根据国家统计局各行业就业人口和产能数据预测,煤炭行业未来失业人数,悲观来看,将有154.2万人面临失业,乐观估计的话也有73.26万人。
全国各省煤炭行业失业情况预估 |
序号 | 省份 | 悲观失业人数 | 乐观失业人数 |
1 | 山西 | 290000 | 135900 |
2 | 山东 | 152400 | 71400 |
3 | 河南 | 149000 | 69800 |
4 | 安徽 | 85400 | 40000 |
5 | 贵州 | 82000 | 38400 |
6 | 黑龙江 | 70800 | 33200 |
7 | 四川 | 70300 | 32900 |
8 | 内蒙古 | 65100 | 30500 |
9 | 陕西 | 60500 | 28400 |
10 | 河北 | 55100 | 26300 |
11 | 湖南 | 53000 | 24800 |
12 | 辽宁 | 45100 | 21100 |
13 | 重庆 | 41100 | 19200 |
14 | 云南 | 30800 | 14400 |
15 | 吉林 | 25500 | 19800 |
16 | 江苏 | 22600 | 10600 |
17 | 江西 | 21800 | 10200 |
18 | 福建 | 12100 | 5700 |
19 | 湖北 | 9300 | 4400 |
20 | 天津 | 5800 | 2700 |
21 | 广西 | 4600 | 2100 |
22 | 广东 | 100 | 0 |
数据来源/矿业界 制表/华夏能源网 |
1、都有哪些煤企“瘦身”自救?
华夏能源网记者梳理发现,从2015年以来,有龙煤集团、兖矿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和淮北矿业五家煤炭集团为应对行业困境,已经开始通过减员分流等方式来降本增效。
龙煤集团:“断臂求生”减员分流10万人?
去年9月份,龙煤集团董事长王智奎曾表示,龙煤要完成三个月共分流十万人左右的目标。不过,随后龙煤集团发布的官方消息称,2013年至2015年8月,龙煤已减少在册员工3万人。面对现有的19.5万名职工,龙煤准备通过2到3年时间,再组织化分流安置6万职工。这6万人占了其目前职工数的3成以上。
龙煤已印发《龙煤集团深化改革、组织化转岗分流人员指导意见》、《龙煤集团第一批组织化转岗分流人员安置政策指导意见》两个分流文件,第一批组织化转岗分流工作在去年12月已正式启动,分流目标人数共计22500人。
兖矿集团:减亏止血分流2万人
作为全国前20的煤企,兖矿集团近日也发布了一份分流员工的文件,《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2016年减员增效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为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控制用工数量,兖矿集团将按照“三年减员分流2万人”的总体目标,2016年减少分流各类用工6500人,力争7000人,节支降本增效8亿元。”
在2016年的工作目标中,兖矿计划减员分流人数为6500人(力争7000人),主要方式为退休与分流转移;兖矿还将要求内部转岗培训4000人,并实行超员单位轮休2万人次。
潞安集团:停薪留职谋自救
潞安集团是山西省五大煤企之一,在2015年10份,潞安集团发布了《潞安集团员工停薪留职管理办法》和《潞安集团内部休假暂行管理办法》两个自救文件。
停薪留职:符合在集团公司实际工作年限满5年及以上、出勤达到有关考核要求等条件的员工可申请停薪留职,申请人员须先与企业签订终止劳动合同协议,再签订停薪留职协议。
内部休假:工作一年的员工可申请休假1个月,休假期间薪酬待遇规定按工龄计算,5年及以下的休假工资为每月2000元,5至15年工龄的员工为每月2500元,15年工龄以上的员工为每月3000元。
晋煤集团:人员负增长实现降本增效
在华夏能源网梳理的资料中,晋煤集团是较早部署减员分流工作的煤企,它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煤化工企业。早在2014年5月份,晋煤就下发了《晋煤集团关于下达减员分流指标的通知》。
减员的主要措施有:严格执行员工奖惩条例,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长旷、严重违章)、受刑事处分、无法胜任岗位调岗仍无法胜任岗位人员解除劳动合同;清理本单位挂空在册不在岗人数;优化岗位配置,实行一岗多职、一职多兼、减少短期工使用数量;盘活内部劳动力,由新接收安置人员置换短期工,减少短期工使用人数;优化岗位配置,减少劳务派遣人员。
转岗分流的主要措施有:对本单位因业务增加需增加人数由内部分流配置;引导本单位员工积极参加集团新建单位新建项目组织的员工招聘活动,进行集团内部分流;生产矿井积极组织进行资源整合矿井托管承包工作和新建矿井对口支援工作;创新分流方式,鼓励各单位通过组织冗员成立专业化服务队伍到社会或集团内进行专业化服务方式分流人员。
淮北矿业 :以内部退养和轮流放假谋“出路”
淮北矿业集团在去年10份发布了《关于印发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员工转岗分流办法的通知》。
内部退养:井下员工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之内的、地面男员工距法定退休年龄15年之内(含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条件的)或者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等五类职工,经协商可以办理内部退养;另外,符合相关条件的员工可协议中断劳动关系。
轮流放假:各单位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在工作量不饱满、用工超定员或亏损严重,不足以确保员工工资正常发放的情况下,应实行轮流放假。若生产岗位出现放假的,机关、辅助、后勤岗位必须放假。
2、煤企下岗工人何去何从?
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曾导致约3000万人下岗,曾经的历史记忆再次回到现实。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在去年曾公开表示,因为国企重组等因素影响,中国将迎来第二轮下岗潮。
当然,因大规模去产能与清理僵尸企业而导致的工人下岗问题,国家必然不可能置之不顾。
为托底职工安置,1月22日,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其指出,从今年1月1日起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并明确了征收方式及各地区征收标准,根据业内人士的测算,该专项资金年征收额度将超400亿元,主要用于安置煤炭、钢铁行业下岗人员。此外,中央财政将每年出资1000亿元解决过剩产能退出问题,持续4年-5年。
尽管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大,业内人士表示,仍存在不小缺口,专项资金远不足以解决人员分流的问题,后续又如何筹集资金。
从已经部署减员分流的煤企来看,一些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基本很难得到保障,一些分流到其它单位的职工仅有1800元的月薪。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主要集中在产能的控制、僵尸企业的清退等方面,这些无疑都很关键。不过,在去产能的过程中,政府的力量也要集中到善后的保障工作,财政补贴应该更具体——钱从哪里来,钱往何处花;下岗员工的再培训与再就业也要有详细的指导文件,下发到各个煤企尤其是国有煤炭企业。
大量的下岗工人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或许是政府面对的更大挑战!
春节过后,煤企工人的“指明灯”是否会出现?
原标题:“壮士断碗”去产能:被下岗的这100万煤炭工人年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