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江苏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人员对220千伏尧阳线日常巡视时发现隐患,便立即使用手持PDA完成坐标定位,反馈至电缆综合智能管控平台,快速消除危险点。我在输电行业巡线了30年,没想到工作会变得这么智能!该室一班班长钱建新感慨道。如何推进一流配网建设和运检新技术应用,探索构建适应能源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报道 > 正文

南京:下好先手棋 探索“互联网+电力”模式

2016-01-26 13:13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何劼

1月21日,江苏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人员对220千伏尧阳线日常巡视时发现隐患,便立即使用手持PDA完成坐标定位,反馈至电缆综合智能管控平台,快速消除危险点。“我在输电行业巡线了30年,没想到工作会变得这么智能!”该室一班班长钱建新感慨道。

如何推进一流配网建设和运检新技术应用,探索构建适应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的现代化智能电网建设模式和客户端智能用电模式?南京供电公司在实现电源、电网和客户资源的友好交互方面下了一步“先手棋”。

大数据支撑主网 运维智能平台

2015年12月4日下午,南京供电公司首次启用无人机低空飞行摄影测量技术,对位于江苏省首个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的220千伏城旺线通道沿线开展全面勘测,从空中全面把握计划杆迁区域复杂通道环境,为线路改造方案制定提供了丰富的现场资料。“机身携带无线图像传输装置,可将实时图像传至地面的笔记本电脑上,便于我们精准定位拍摄角度和距离,就像安了‘千里眼’。”该公司操作人员张四维说。

大数据构建“神经元”,主网运维已从用肉眼看、用仪器看,转化为用智能平台看。2015年5月,南京供电公司搭建变电站智能辅助实时监控平台,采用先进的多维场景、智能巡检、三维地图等技术,通过电力内网将站端各子系统的故障和报警信号整合集成,监控人员通过客户端实时监视各站子系统运行状态,过滤分析报警信号,及时通知运维班组处理。2015年7月,该公司完成了4条220千伏输电线路智能化改造,总长48.92千米,综合应用了状态监测、动态增容、无人机巡检、故障智能识别等技术。线路全程安装有微气象、温度、弧垂等8类设备,可实现对导线电流、导体温度、线路动态载流量以及线路各段风速、风向、气温等数据的实时监控。目前,南京地区已有222座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的智能辅助子系统接入了变电站智能辅助综合监控中心,占总数的81%。

编织互联互供“花瓣型”配网

2015年9月29日,南京河西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内的110千伏沙洲变电站与110千伏中胜变电站的10千伏雍华府线、和黄线开关合闸,进入合环运行,标志着该市“花瓣型”配电网网架结构正式成型,拥有了2片“花瓣”。

青奥会带动南京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用电负荷随之节节攀升,导致供电线路互联率不高、多条线路存在重(过)载现象。南京供电公司根据建设“一流配电网”的要求,引入新加坡的“花瓣型”中压配电网结构,通过改造、新建线路,增加线路之间的联络,优化网架结构,实现故障的快速隔离及自愈,将河西中部打造成高可靠性供电示范区。

南京供电公司加快推进一流配电网建设,基本完成配电自动化三四期建设,实现绕城公路以内全覆盖,建成2个“花瓣型”网架和4类18个“一流配电网”示范区。2015年,城网供电可靠率99.9895%,农网供电可靠率99.9880%,配电网故障率下降20.24%。今年,该公司将全面完成南京“一流配电网”三年行动计划,建成33个一流配电网示范区和3个“花瓣”网架,完成1578条集中型配电自动化线路建设,力争年底实现南京配电自动化全境覆盖。

“摸家底,梳理站、线、变、户的关系;抓数据,把配网的数据弄清楚,让客户少停电、不停电,就是把客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该公司电力调控中心主任王勇说。

构建智能用电互动服务体系

随着“互联网+”概念与智慧生活的深度融合,市场上各类通过无线网络信息交互的智能家居和家用电器不断涌现。电能作为家庭生活的必要能源,在智能小区应用中与互联网信息载体紧密对接。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10月26日,江苏省首个智能用电示范小区——南京保利中央公园建成,绿色生活、智能服务、一键式智能家居成为现实。

南京供电公司选取5户进行试点,首次采用与居配工程同步建设的模式,在工程前期即安装智能入户用电终端和通信终端,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插座进行双向数据和指令交互,实现对负荷的智能管理、运行环境的智能调节,最终以精装房的形式交付客户。

“节能、安全是智能小区的重要功能。”该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主任张锐说。客户打开“电力一点通”APP,通过智能插座定时控制电器的通断电状态,就可有效实现被控电器在非工作时间的零功耗待机,并可实时显现每条电路支线的用电量;智能入户用电终端可实时统计家庭电量变化,实现用电信息查询、用电分析等功能,帮助客户更加科学合理地错峰用电。

南京供电公司还按照新建住宅小区停车位5%的比例在该小区预留了用电容量和管线,集中布置投运了19个壁挂式交流充电桩。该充电站具备信息采集和通信功能,为后期与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连接奠定基础。

“我们积极构建‘互联网+电力营销’的智能用电互动服务体系,致力于构建集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家庭能效管理、电动汽车充电管理、水电气三表合一的多功能一体化智能用电框架,2016年内将建成不少于10个智能小区。”张锐表示。

原标题:下好先手棋激发新活力——南京供电公司探索“互联网+电力”模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