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在2015年收获了满满的政策红包。智能制造的示范项目已经选定,十三五规划建议也重点提到智能制造。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已将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纳入了国家科技创新的优先重点领域,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称,要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这些可谓是对智能制造奠定了总的基调。那么,去年对智能制造的走向都有哪些影响深远的宏观政策呢?
一、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
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八次提到“互联网”三个字,包括“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编辑观察:李克强总理在去年之初就开宗明义,“推动移动互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的表述,与智能制造的发展愿景深度契合。
二、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吹响智能制造号角
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并下发通知,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发展路径。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近日在京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异曲同工。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认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线,而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工信部解读: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就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我国制造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编辑观察:“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引发全社会热议,都说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版的“工业4.0”,其实二者的共同点就是都以智能制造为实现途径。
三、工信部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试点
7月,工信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46个示范项目入围,包括伊利股份申报的乳品生产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天地科技申报的智能煤炭综采装备试点示范、康缘药业申报的中药生产智能工厂试点示范、赛轮金宇申报的轮胎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编辑观察:根据工信部的解读,该示范直接切入制造活动的关键环节,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注重试点示范项目的成长性,通过点上突破,形成有效的经验与模式,以便今后在制造业各个领域加以推广与应用。
四、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初稿拟定
7月,《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完成初稿。《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工信部将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在轮胎、陶瓷等原材料行业,民爆等危险作业行业,锻造铸造等金属工业行业以及国防军工领域的推广应用;《规划》也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家庭辅助类机器人以更高的性价比解放人类双手,保守估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已经完成初稿,正处于修改完善阶段,有望在年底前发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机器人保有量与市场需求间存在较大缺口,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
编辑观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我国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有赖于进口,引导机器人产业由大变强或许是助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起始点。
五、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发布
10月,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发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将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专项规划。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标准化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基础和支撑作用。该行动计划特别提到,要聚焦沿线国家共同的重点关切,在电力、铁路、海洋、航空航天等基础设施领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
编辑观察:去年中国高铁成功实施“走出去”战略,接连斩获大单。这种成功有望被复制,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关切,也是中国实施智能制造的着力点。
六、中共中央发布“十三五规划建议”智能制造成实施重点
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1月正式向外进行了发布。《建议》中提到,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
同时,《建议》明确: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编辑观察: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五年智能制造就是中国工业的大风口。
七、18行业基本完成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年度任务
11月,工信部、能源局表示,18行业均完成去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按省份看,安徽省钢铁行业、江西省煤炭和稀土行业、山东省煤炭行业未完成2014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其余地区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全国共淘汰电力产能486万千瓦、煤炭2.3亿吨、炼铁2823万吨、炼钢3113万吨、焦炭1853万吨、铁合金262万吨、电石194万吨、电解铝51万吨、铜冶炼76万吨、铅冶炼36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8773万吨、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造纸547万吨、制革622万标张、印染20.9亿米、化纤11万吨、铅蓄电池(极板及组装)3020万千伏安时、稀土11.4万吨。
编辑观察:淘汰落后产能与实施智能制造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两大“抓手”,甩掉了沉重的包袱才好大步前行。
八、工信部出台“互联网+”三年行动规划
12月,工信部网站发布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该行动计划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实施“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小微企业为重点,以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从技术路线、产业模式、政策保证等全方位细化生态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新形势下产业竞争新优势。
编辑观察:通知中特别提到要将“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作为三年规划中七大行动之一。到2018年,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培育2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九、2016年将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12月,2016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开幕。会议提出2016年工业信息领域重点工作任务、主要预期目标、八方面具体工作内容。此外,工信部正在制定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
2016年具体任务提出,瞄准智能制造主攻方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五大关键装备创新应用。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深化“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指导编制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路线图。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研制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和路线图。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下一步,工信部要积极向国开行推荐符合条件的智能制造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鼓励建立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各类智能制造发展基金,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研究建立产融对接新模式,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智能制造发展方向以及企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方式。
编辑观察:一揽子实施方案的出台,必将使已经点亮的智能制造工程成为燎原之火。
十、两部委联合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12月,为解决标准缺失、滞后以及交叉重复等问题,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智能制造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指导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
“建设指南”明确了建设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总体要求、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从生命周期、系统层级、智能功能等3个维度建立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参考模型,并由此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框架包括“基础”、“安全”、“管理”、“检测评价”、“可靠性”等5类基础共性标准和“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工业软件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5类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标准。
编辑观察:《建设指南》是指导未来一段时期内智能制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立项及制修订工作的依据,同时也是对智能制造标准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
原标题:盘点:2015影响智能制造的十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