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云南环保厅拟审批8个电力项目,其中3个风电项目,5个水电项目。项目名称: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卡拉坝风电场建设地点:禄劝县皎平渡镇建设单位:国电电力云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环评机构:云南大学项目概况:总占地面积31.30hm2。拟布置单机容量为2500kW/2000kW的混装风机19台,

首页 > 风电 > 风电工程 > 项目 > 正文

云南环保厅拟审批8个电力项目:风电3个 水电5个(附文)

2016-01-04 09:51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云南环保厅拟审批8个电力项目,其中3个风电项目,5个水电项目。

项目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卡拉坝风电场

建设地点: 禄劝县皎平渡镇

建设单位:国电电力云南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 云南大学

项目概况: 总占地面积31.30hm2。拟布置单机容量为2500kW/2000kW的混装风机19台,新建110kV升压站一座。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4MW,估算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9962.8万kW˙h,年满负荷运行小时数为2264.3h,容量系数为0.256,工程静态总投资36923.6万元,工期12个月。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本工程对项目区环境影响的主要方式是工程占地和施工活动。卡拉坝风电工程建设不影响常绿阔叶林。工程建设主要影响旱地植被暖温性针叶林、暖温性石灰岩灌丛。均为受人为干扰十分严重的次生植被,生物多样性相对贫乏。因此,本工程对评价区植被的影响总体较小。工程评价区及建设区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未发现云南省重点保护植物和名木古树,因此,工程建设对重要植物资源没有影响风电场建设会切割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施工活动会干扰动物,致使其外迁,短期内工程区分布的物种数量会减少;卡拉坝风电场的选址不涉及云南省鸟类迁徙的主要通道,对于迁徙鸟类没有影响。 风电场施工和运行期的主要废水来源为施工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升压站工作人员日常生活污水和废油。 该项目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扬尘污染,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诸多因素有关。运输道路距两侧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分布,运输扬尘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不造成影响。 道路施工、材料运输、风机施工和运行都会产生噪声,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产生影响。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严格在施工征地红线范围内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和管理,严格烟火管理,严格落实“水保方案”中相关措施。临时占尽量采用乡土树种及时进行植被恢复。避免在鸟类繁殖期进行可能破坏鸟类繁殖的施工作业。 施工区域设置旱厕,收集施工人员粪便污水,设专人打扫,定期清运,给当地农民用作肥料。食堂泔水倒入旱厕内一并定期清掏处置。运行期生活污水中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化粪池清掏作周边林地施肥。箱变废油由事故油池收集,检修废油由废油收集桶收集,统一送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堆放物料和运输车辆的的遮盖,场区内车辆限速行驶。 施工期间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时间,靠近保护目标的区域设置限速禁鸣标志。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采取问卷调查和信息公示2种方式进行。其中当地政府和社会团体调查表13份;个人问卷调查表50份。经调查,个人和团体均就本项目环境保护方面发表了一些观点和建议,建设单位已基本采纳公众意见,力求与项目所在地的居民共同发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取得最大利益。

项目名称: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九子母山风电场

建设地点: 昆明市西山区、安宁市

建设单位:华电云南发电有限公司安宁风电分公司

环评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九子母山风电场是“云南省发改委关于恢复全省风电建设的通知”(云发改能源〔2014〕250号文)中附表4省发展改革委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风电项目之一,项目场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西部和安宁市东北部交界的山脊上,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27′21″~102°33′55″、北纬24°57′49″~25°0′23″之间,海拔在2120m~2510m之间。拟布置单机容量为2000kW的风机20台,项目总装机容量为40MW,估算风电场年平均上网电量为8903万kW˙h,年满负荷运行小时数约为2226h,容量系数为0.254。工程静态总投资34726.0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3171.71万元),工期12个月。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生态影响: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貌9.22hm2,其中,永久占地1.44hm2,临时占地7.78hm2,对地表形态、植被产生一定影响。工程占用动物栖息地,人类活动和施工期机械噪声、爆破噪声影响动物繁殖、觅食等。工程区不涉秋季鸟类迁徙通道,运行期对鸟类影响不大。 (2)水土流失:项目土石方开挖31.76万m3,将新增水土流失。新增水土流失量中场内道路区最大,其次是风机机组区。 (3)声环境影响:风机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在距离施工场地40m,夜间在110m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施工交通运输噪声昼间在距施工场地10m,夜间150m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运行期距离风机260m外,敏感点的噪声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区标准。本工程道路及风机施工区周边居民点均在400m范围外,一般工况下工程施工及风机运行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 (4)水环境影响: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SS、动植物油,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生产废水为混凝土养护废水及施工机械冲洗废水。 (5)大气环境影响:施工开挖、交通运输和物料运输堆放在强风速影响下将产生大量扬尘。 (6)固体废弃物排放影响:弃渣堆放将占用土地、破坏原地貌、破坏植被和地表组成物,容易造成渣体冲刷、滑落和坍塌,引发新的水土流失。施工期间将产生21.9t生活垃圾,垃圾中有机物容易腐烂,会发出恶臭,特别在高温季节,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将为蚊子、苍蝇和鼠类的孳生提供场所,甚至传播疾病,影响人群健康,可能随尘粒飘入大气, 或经雨水淋溶污染土壤和水环境。 (7)景观的影响:项目距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西山森林公园较远(7.1km、8.8km),基本不会对该风景区和森林公园自然风光的整体美感造成影响,也不会对景区和森林公园游客观光活动造成明显不利影响。此外,九子母山风电场周边目前为山脉、植被、农地及村庄景观,施工建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对项目区周边的自然山脊景观造成不利影响,风场投产后,将使周边原有的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的改变,并为当地增添一道人文景观。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进一步优化工程设计,尽量保留区内自然植被,尽量利用现有地形,减少临时施工设施及施工道路占地,并尽量避免在植被较好的一侧设置;禁止超计划占地,从源头上减少对植被和生态公益林的破坏。征占用林地和公益林必须得到林业主管部门的批准;加强后续植被恢复方案设计,应考虑从修复区内植被的生态功能,进一步优化水保方案中提出的树草种,选择符合项目区的乡土树种,禁止引入外来物种。施工阶段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及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环保责任及奖罚标准。建设单位须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理及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开展工程的环保水保监理工作及环境监测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施工单位应及时上报工程施工方案和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工程及环境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禁止超计划占用土地和破坏植被,土石方开挖料及时回填,弃渣必须运到监理指定的位置进行堆放,严禁沿道路及风机机位两侧山坡倾倒。禁止施工人员砍伐树木,禁止到非施工区活动,施工区严格烟火管理,以杜绝施工人员对施工区和其它地区植物的破坏,减轻工程施工对野生生物的影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对于被占用的林地,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进行补偿;按植被恢复方案,及时有序进行施工区植被恢复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对使用完成的场地,及时覆土并恢复植被,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不在鸟类繁殖期进行可能影响鸟类繁殖的施工作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控制爆破噪声;设置减速标志和警示牌各3块,禁止施工人员伤害野生动物。运行期加强对绿化植物的管理和养护;选有低噪设备;加强场区巡视,及时清理风机周边的杂草;在候鸟迁徙季节,禁止风电场区域设置灯光照明,禁止风场运行管理人员点火或用灯光引诱、捕食鸟类。 (2)水土保持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等,使工程区水土流失量及强度减至最小。 (3)噪声防治措施:避免在人群休息时间施工、爆破、运输等,减轻声环境影响。 (4)水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有BOD5、COD、SS、动植物油,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施工场地设置旱厕进行处理;运行期生活污水进入升压站设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后回用于场区绿化,不外排。 (5)大气环境保护措施:可采取洒水降尘、减小开挖面、恢复植被、临时弃渣覆盖等措施加以减免。 (6)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收集后尽可能回收利用,有机垃圾堆肥用作场区绿化肥料,不能回收利用的部分统一收集,定期清运至安宁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妥善处置。 (7)社会环境保护措施:征占土地合理赔偿;物料运输及施工高峰期避开当地村民赶集等出入高峰,及时疏导交通;发现文物及时上报。优化施工道路布局,在风电场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管理和环境监理,在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各阶段高度重视,尽可能缩小破坏范围,强化施工管理,采取多种措施恢复施工留下的痕迹,增强人工设施与自然景观的相融性。

公众参与情况:

本工程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和回收团体问卷57份,个人问卷170份,西山景区游客22份;94.74%的被调查团体单位均支持项目建设,3个单位持无所谓态度,74.41%被调查的群众支持项目建设,没有明确的反对意见,63.64%的受访游客支持项目建设,表明项目涉及的各级政府及当地群众以及景区的游客绝大部分对该项目是持认可态度的;就该项目的消息普及率来看,91.23%的被调查单位和团体均表示听说过本项目,有58.82%的个人在调查前就通过各种途径听说过本项目,说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公众知晓度;就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来看,98.25%的被调查单位和团体认为会对社会经济有促进作用(“有较大促进作用”与“有促进作用但不大”之和),大部分(52.35%)被调查群众认为有一定不利影响,但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另有15.29%的则认为不影响。被调查单位团体和公众总体认为工程实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水土流失及破坏植被。

项目名称: 李仙江戈兰滩水电站一期工程增容及二期工程

建设地点: 江城县和绿春县界河李仙江

建设单位:云南大唐国际李仙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 云南环境工程设计研究中心

项目概况:项目一期工程机组增容是将一期工程两台单机容量为120MW的发电机组增容至单机容量150MW,二期工程利用一期工程预留的第三台机组引水系统和机位,续建一台150MW发电机组,将电站装机规模增至3×150MW。项目建设不涉及土地征占、工程移民,不会改变戈兰滩水电站现有主体工程,不会改变水库特性参数及调节性能。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目前,项目已完成施工,根据江城县环保局和绿春县环保局出具的证明,施工期间没有接到任何形式的投诉。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为工作人员生活污水,无废气产生,产生的固废有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及发电机组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和废抹布。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再经营地现有蓄水池二次沉淀处理后回用于营地蔬菜浇灌,不外排;生活垃圾收集后集中妥善处置;机组检修产生的废机油和废抹布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集中交由大唐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外排。运营期新增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下泄的生态流量。

公众参与情况:

本次公众参与采取问卷调查、网上公示及现场粘贴公示形式开展。公众参与现场调查发放个人调查表69份,团体调查表14份,回收率均100%。

本次网络公示及粘贴未收到任何反馈意见。团体调查表的统计显示,除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表示工程建设需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完善征转用手续后方可建设,其他参与调查的社会团体均标志同意本项目建设。而所有参与调查的公众也表示不反对本项目建设。

项目名称: 泸水县老窝河上游一级箐地电站

建设地点:怒江州泸水县

建设单位:怒江嘉泓水电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

云南大学

项目概况:电站装机容量2×3000kW,建筑物由溢流坝、引水渠道和厂房三部分组成。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电站施工将破坏一定面积的植被,但影响的范围有限,除永久占用地以外,临时施工场所破坏的植被可以通过水保措施逐步恢复的,而且这些植被类型在周边区域广泛分布。电站建设不会破坏植被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持续性。 评价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植被被大量破坏,现存的主要是以灌丛为主。评价区无国家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电站建设对植物也不会产生可预见的明显影响。 (2)对鱼类的影响 根据受影响鱼类的生态习性,在本项目河段目前未发现必须在坝址上、下游区间往返洄游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的鱼类。因此,本电站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水文条件改变,导致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以此作为饵料基础的鱼类的区系组成上的变化,可能降低物种的活力。 总体而言,随着鱼类的生存环境,水生生态系统的改变,特别是水文条件改变。从主要定居型经济鱼类的生物学来看,蓄水区的建设对现有水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不明显。 (3)水环境影响 电站运行期对河道水质改变不大,而且能增加河道的纳污能力。电站引水后,就引水发电过程而言,不会消耗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不会发生变化,但因发电引水隧洞将一部分水量直接引向发电厂发电,并从厂房后进入下游,使引水坝1.9km左右的河段水文状态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对该河段的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本项目根据分析,要求本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下泄适当的生态用水量,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引水造成下游生态用水的匮乏。总体上分析,电站建设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4)施工期环境影响 影响区域主要是工程永久占地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等区域。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一噪”排放、工程占地及工程开挖等各项施工活动,对工程地区的环境质量造成局部污染(主要是SS污染),景观破坏,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对现场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施工占地和弃渣占压破坏原地貌,影响工程区域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施工区域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总体上说,电站施工建设的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施工期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缓解。 (5)水土流失影响 泸水县老窝河上游一级箐地电站项目施工区在工程建设期间,共扰动地表面积4.65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05hm2,产生弃渣5.4583万m3,新增水土流失2.75万t。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河流生态用水保证措施生态流量的下泄方式初步拟定如下:设置生态放流孔下泄生态用水,流量为0.214m3/s。(2)施工期污水砂石料加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废水采用统一形式和规模的矩形处理池进行中和沉淀处理回用;机修含油废水设废油收集池,收集后处理,废水排入沉淀池处理回用;施工区采用旱厕,旱厕定期请当地农民清运,用作农业肥料。对于食堂的泔水,收集以后给附近村民喂猪。(3)大气措施选用低尘工艺 爆破工艺优先选择粉尘产生量较少的工艺进行;混凝土拌和时配有除尘装置,应定期检查除尘装置的运行情况;做好洒水降尘工作,在开挖、爆破高度集中的坝、厂区采取洒水措施,非雨日进行洒水降尘,加速粉尘沉降。在砂石骨料的粗碎中及时洒水,在各粉尘产生量较大的工作面上注意进行喷水,降低作业点粉尘浓度。减少粉尘对生活营地的污染。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调查表明:调查者及被访单位大部分认为本电站建设选址合理,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个人问卷中大部分支持项目的实施,无反对意见,100%的单位团体支持本项目的实施。

项目名称: 泸水县老窝河上游二级金竹岭电站

建设地点:怒江州泸水县

建设单位:怒江嘉泓水电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

云南大学

项目概况:电站装机容量2×2500kW,建筑物由溢流坝、引水渠道和厂房三部分组成。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电站施工将破坏一定面积的植被,但影响的范围有限,除永久占用地以外,临时施工场所破坏的植被可以通过水保措施逐步恢复的,而且这些植被类型在周边区域广泛分布。电站建设不会破坏植被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持续性。 评价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植被被大量破坏,现存的主要是以灌丛为主。评价区无国家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电站建设对植物也不会产生可预见的明显影响。 (2)对鱼类的影响 根据受影响鱼类的生态习性,在本项目河段目前未发现必须在坝址上、下游区间往返洄游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的鱼类。因此,本电站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水文条件改变,导致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以此作为饵料基础的鱼类的区系组成上的变化,可能降低物种的活力。 总体而言,随着鱼类的生存环境,水生生态系统的改变,特别是水文条件改变。从主要定居型经济鱼类的生物学来看,蓄水区的建设对现有水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不明显。 (3)水环境影响 电站运行期对河道水质改变不大,而且能增加河道的纳污能力。电站引水后,就引水发电过程而言,不会消耗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不会发生变化,但因发电引水隧洞将一部分水量直接引向发电厂发电,并从厂房后进入下游,使引水坝下2.97m左右的河段水文状态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对该河段的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本项目根据分析,要求本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下泄适当的生态用水量,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引水造成下游生态用水的匮乏。总体上分析,电站建设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4)施工期环境影响 影响区域主要是工程永久占地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等区域。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一噪”排放、工程占地及工程开挖等各项施工活动,对工程地区的环境质量造成局部污染(主要是SS污染),景观破坏,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对现场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施工占地和弃渣占压破坏原地貌,影响工程区域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施工区域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总体上说,电站施工建设的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施工期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缓解 (5)水土流失影响 泸水县老窝河上游二级金竹岭电站项目施工区在工程建设期间,共扰动地表面积5.14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3.06hm2,产生弃渣4.45万m3,新增水土流失1.89万t。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河流生态用水保证措施生态流量的下泄方式初步拟定如下:设置生态放流孔下泄生态用水,流量为0.214m3/s。(2)施工期污水砂石料加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废水采用统一形式和规模的矩形处理池进行中和沉淀处理回用;机修含油废水设废油收集池,收集后处理,废水排入沉淀池处理回用;施工区采用旱厕,旱厕定期请当地农民清运,用作农业肥料。对于食堂的泔水,收集以后给附近村民喂猪。(3)大气措施选用低尘工艺 爆破工艺优先选择粉尘产生量较少的工艺进行;混凝土拌和时配有除尘装置,应定期检查除尘装置的运行情况;做好洒水降尘工作,在开挖、爆破高度集中的坝、厂区采取洒水措施,非雨日进行洒水降尘,加速粉尘沉降。在砂石骨料的粗碎中及时洒水,在各粉尘产生量较大的工作面上注意进行喷水,降低作业点粉尘浓度。减少粉尘对生活营地的污染。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调查表明:调查者及被访单位大部分认为本电站建设选址合理,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个人问卷中大部分支持项目的实施,无反对意见,100%的单位团体支持本项目的实施。

项目名称: 泸水县老窝河上游四级三棵树电站

建设地点:怒江州泸水县

建设单位:怒江嘉泓水电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

云南大学

项目概况:电站装机容量2×4500kW,建筑物由溢流坝、引水渠道和厂房三部分组成。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电站施工将破坏一定面积的植被,但影响的范围有限,除永久占用地以外,临时施工场所破坏的植被可以通过水保措施逐步恢复的,而且这些植被类型在周边区域广泛分布。电站建设不会破坏植被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持续性。 评价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植被被大量破坏,现存的主要是以灌丛为主。评价区无国家和云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电站建设对植物也不会产生可预见的明显影响。 (2)对鱼类的影响 根据受影响鱼类的生态习性,在泸水县老窝河上游四级三棵树电站河段目前未发现必须在坝址上、下游区间往返洄游完成生长、发育、繁殖的鱼类。因此,泸水县老窝河上游四级三棵树电站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水文条件改变,导致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以此作为饵料基础的鱼类的区系组成上的变化,可能降低物种的活力。 总体而言,随着鱼类的生存环境,水生生态系统的改变,特别是水文条件改变。从主要定居型经济鱼类的生物学来看,蓄水区的建设对现有水生动物资源的影响不明显。 (3)水环境影响 电站运行期对河道水质改变不大,而且能增加河道的纳污能力。电站引水后,就引水发电过程而言,不会消耗水资源,水资源总量不会发生变化,但因发电引水隧洞将一部分水量直接引向发电厂发电,并从厂房后进入下游,使引水坝1.98km左右的河段水文状态发生较大改变,从而对该河段的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本项目根据分析,要求泸水县老窝河上游四级三棵树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必须下泄适当的生态用水量,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引水造成下游生态用水的匮乏。总体上分析,电站建设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4)施工期环境影响 影响区域主要是工程永久占地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渣场等区域。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一噪”排放、工程占地及工程开挖等各项施工活动,对工程地区的环境质量造成局部污染(主要是SS污染),景观破坏,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对现场施工人员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施工占地和弃渣占压破坏原地貌,影响工程区域自然景观,造成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施工区域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危害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总体上说,电站施工建设的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施工期环境影响可得到有效缓解。 (5)水土流失影响 工程预测时段内,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26287t,新增水土流失量26230 t,渣场水土流失量25877 t,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9%。 建设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是土壤流失量增加,弃渣场在降雨和径流冲刷下,产生水土流失,淤积河道,危及工程安全,并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河流生态用水保证措施生态流量的下泄方式初步拟定如下:设置生态放流孔下泄生态用水,流量为0.913m3/s。根据建设方通过方案生态放流孔设在死水位以下1319m处,管径φ300m,管长10m,生态输水流量管下放生态流量,生态输水管采用普通钢管。(2)施工期污水砂石料加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废水采用统一形式和规模的矩形处理池进行中和沉淀处理回用;机修含油废水设废油收集池,收集后处理,废水排入沉淀池处理回用;施工区采用旱厕,旱厕定期请当地农民清运,用作农业肥料。对于食堂的泔水,收集以后给附近村民喂猪。(3)大气措施选用低尘工艺 爆破工艺优先选择粉尘产生量较少的工艺进行;混凝土拌和时配有除尘装置,应定期检查除尘装置的运行情况;做好洒水降尘工作,在开挖、爆破高度集中的坝、厂区采取洒水措施,非雨日进行洒水降尘,加速粉尘沉降。在砂石骨料的粗碎中及时洒水,在各粉尘产生量较大的工作面上注意进行喷水,降低作业点粉尘浓度。减少粉尘对生活营地的污染。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调查表明:调查者及被访单位大部分认为泸水县老窝河上游四级三棵树电站建设选址合理,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个人问卷中大部分支持项目的实施,无反对意见,100%的单位团体支持本项目的实施。

项目名称: 文山州马关县古林箐鱼塘白河水电站工程

建设地点:马关县古林箐乡鱼塘村

建设单位:马关县玉龙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

云南大学

项目概况:

鱼塘白河水电站建于马关县古林箐乡的鱼塘村,鱼塘白河属那么果河下游左岸的一条支流,均属红河水系。根据水资源论证报告,鱼塘白河自泉点出露到那么果河汇口长1.87km,河道比降23.33%,年均流量1.19m3,电站取水口位于鱼塘白河源头(泉点出露口)以下20m处,厂房位于那么果河左岸。电站装机容量2×3.2MW,设计引用流量2.0m3/s,年发电量2681万kW˙h,年利用小时数4189h,项目总投资2920.31万元。

建设方向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对鱼塘白河水电站与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关系进行咨询,林业厅通过确认该电站建设不涉及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也不涉及饮用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生态公益林等环境敏感区。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工程施工过程中,泥沙,设备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对地表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处理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大。工程永久占地2.14hm2,施工临时占地0.72hm2,现状植被中,以热性稀树灌木草丛及香蕉、木瓜等人工植被受影响最大。评价范围内分布有红椿3株,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中1株分布于取水坝下方150m公路桥下河道左侧1m处,其余2株分布于电站坝址右侧25m~30m,不受工程建设直接影响。工程对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的影响不大。施工弃渣按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实施对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植物保护措施:对受工程间接影响的保护植物进行挂牌警示。控制施工场地界限,施工结束后对植被进行恢复和重建。

动物保护措施:保证河道减水河段0.119m3/s的生态用水量,加强宣传禁止在河道内电鱼、炸鱼。

水环境保护措施:生产废水采用沉砂池沉淀处理,机修含油废水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处理后用作绿化用水。生态放流口进口高程为611.90 m,管径尺寸由设计单位根据下放流量确定,并安装生态放流监控设施。

空气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施工道路及施工营地采取洒水降尘、选用低尘工艺施工。

声环境保护措施:采用低噪音设备和生产工艺,控制爆破时间和炸药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施工弃渣、开挖土石方运至弃渣场堆存,按水土保持方案实施防护。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

公众参与情况:

公众参与调查针对16个社会团体和5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有96%的受调查居民对电站的建设持赞成态度,4%的调查居民表示不清楚但不反对;受调查的16个单位团体100%支持电站建设,认为工程改造后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施工中应注意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建设方已采纳公众提出的意见。

项目名称:昆明市倘甸老屋基风电场

建设地点:昆明市“两区”联合乡

建设单位:云南中云电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环评机构: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项目概况:

老屋基风电场为联合风电总体规划中的第五期工程,工程安装单机容量为2.0/2.2MW的风力发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为50MW,风电场的年上网电量为10828.8万kW˙h,年利用小时数为2255h。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占地将破坏一定数量的原生植被,对陆生生物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扰动成为新增水土流失的来源地;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废气、粉尘、垃圾、废渣及运行期噪声,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控制占地,不得随意砍伐树木;做好草甸植被、林地植被的恢复工作;表土收集,植被绿化恢复并注意选择原生植物,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施工生产及生活废水需进行处理,不得污染水体; 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依法办理用地审核和林木采伐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开工建设。

公众参与情况:本次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问卷77份,其中社会团体部分17份,个体居民部分60份。受访单位和个人均表示赞同本工程建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