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能见@Eknower联合腾讯研究院举办的互联网+能源:破解雾霾的路径选择沙龙研讨会在北京落幕。本期我们分享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曹寅的精彩发言。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大热,离不开布道者曹寅在诸多场合的不断宣讲,他用大量的实例、清晰的逻辑、严密的框架构建,一次又一次地对可再生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评论 > 正文

能源互联网概念大热 到底该怎么落地

2015-12-26 18:15 来源:领能知道 

12月15日,能见@Eknower联合腾讯研究院举办的“互联网+能源:破解雾霾的路径选择”沙龙研讨会在北京落幕。本期我们分享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曹寅的精彩发言。

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大热,离不开布道者曹寅在诸多场合的不断宣讲,他用大量的实例、清晰的逻辑、严密的框架构建,一次又一次地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化石能源行业、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等从业者描绘了能源互联网的美好愿景,这次曹寅讲的是愿景如何落地,他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从两头到中间的生态价值链,非常值得认真读上三遍,至少。看完了知道怎么赚钱了,记得后台留言请曹神吃饭。

精彩观点

1、现在是正处于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在大调整的时代,我们可以认为是由生产力大的革命,带来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现在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了能源供大于求的时代,不仅仅是电,包括油和气,主要是油,都是这样的,目前几个大的炼厂都是产能过剩。

2、能源互联网就是利用我们现在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价值观,开放、对等、融合、协调这样的互联网价值观来重新构建一个融合先进IT技术、能源创新技术的一个系统。

3、克强总理提到了能源互联网消费新模式,他用了当前比较火的一些概念来阐述能源互联网消费的属性,比如电能替代、碳交易、互联网金融、需求侧管理、电动汽车、主动配电网等。个人认为这段是能源互联网最最重要部分,能源互联网的特点就是非常关注消费侧的能源智慧利用及配送。

4、美国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以光伏代表的企业正在大量布局下游产业,比如光伏+储能、光伏+电动汽车、光伏+家庭能源管理、光伏+微网等,真正起到价值链龙头该起的作用。

5、储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解耦”,储能实现了能源生产和利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解耦。

6、化石能源呢?他的角色将从电量主力变成容量主力,像一个压舱石一样,为平缓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供辅助服务。

7、有没有哪家公司已经在做能源互联网了呢?有。特斯拉和SOLARCITY就是能源互联网价值链的先行者。特斯拉做需求侧管理的事情,SOLARCITY在做供给侧管理,然后特斯拉现在在做储能,SOLARCITY在做微网,然后两者又合作在做能源管理,完美地诠释了能源互联网价值链从两头到中间的一种全新的生态模式。

以下为整理后的演讲内容

今天很高兴给各位,不管是互联网人,还是我们能源人或其他的朋友介绍能源互联网是怎么回事。能源互联网,可能100个人有100种理解,能源+互联网,一个是中国发展10年不到的行业,一个是从有人开始就产生的行业,这两个行业在一起如何碰撞?我今天将谈一下能源互联网到底什么东西,如何落地,能源互联网到底给我们生活和行业会带来什么变化。

简单介绍一下信达,我们是最早的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由朱镕基总理牵头支持成立的,目前是一家财政部70%控股的央企。我们有期货,创投,有基金公司,是山东金融资产交易所的第二大股东。为积极响应电改,目前在积极筹备能源交易所的工作。

为什么要提能源互联网?——因为我们遇上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大调整的时代

在说能源互联网之前,我们先来看能源这个行业现在面临着什么问题。大家生活在北京可能都有同感,我们中国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环境污染制造国其实一点都不夸张。过去20多年各种各样高耗能产业没有限制的上马,造成了大量能源消费侧的浪费。同时,我们居民消费者所占的用电比例不到10%,这是一个相当畸形的能源消费结构。与此同时,我们的能源消费还是大量来自煤炭,能源结构比较落后,所以说,消费和供给我们现在都面临严重的问题。技术方面,光伏、风电及其他的可替代能源快速的发展,如何利用好包括储能、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及智能电器等创新技术来和我们现有的能源体系联合起来,缔造一个新的能源系统,这也是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一点。

体制方面,大家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时间电力改革,相关的配套文件陆续下来,同时油气改革也在布局,明年也会出来。所以现在是正处于一个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在大调整的时代,我们可以认为是由生产力大的革命,带来生产关系的大调整。现在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了能源供大于求的时代,不仅仅是电,包括油和气,主要是油,都是这样的,目前几个大的炼厂都是产能过剩。

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习大大所说的能源革命,我想能源互联网是其中的一个方法。我们未来面临的能源形态其实就是一个能源互联网代表的形态,目标就是实现能源的清洁化、泛载化和便利化。

未来的能源生产、配送和消费这个体系会变得非常非常复杂。为什么这样说?这张图(见下图)中有新旧两个能源系统,红地毯上是一个传统的电力价值链,大发电、大输电、单向的配电,到用户的单纯用电。但是到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电力生产设施,而且主要是光伏发电,同时,因为未来电动汽车和储能的快速普及,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会互换,我们通过光伏参与能源的生产,通过储能,通过我们的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的大平衡,这就是未来的一个体系。

这样一个全新的能源系统,带来的好处就是电力消费走向清洁化;但是也有很大的挑战,可再生能源其根深蒂固的问题就是他的波动性,未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后,这会使整个系统变得不安全。

因此,整个电力系统将变得非常非常复杂,在配电侧,既有电力的输出又有输入,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能源消费来参与到电力系统的平衡和互动。此外,体制放开之后,电力的交易结构会变得多元化,消费者、售电企业、交易所以及那些撮合的中介机构,包括那些做电力期货衍生品的金融机构都会参与进来,整个资金流、信息流在能源价值网络里都会变得非常非常复杂。

那么怎么办?依靠能源互联网来解决。用互联网来提供一个大平台,聚合多元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当中起到中介作用的其他主体,囊括风电、光伏、电动车、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天然气发电、充电桩等系统,通过优化预测来进行管理,最终做成这样一个平台网络:信息流、资源流和能源通道的一个全互动平台,用信息流来智慧地管理流动中的能量,来更好地配置资源。

能源互联网如何落地?——学会用互联网思维审视并再塑能源吧

能源互联网是舶来品,是美国人里夫金提出来的概念,他提出的能源互联网有比较强的乌托邦性质,未来所有能源全免费,所有能源都来自可再生能源,这个想法是好,但是未来有多长,是不是像共产主义一样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不好说。

在中国一定要落实我们中国非常特殊的国情,以及能源行业本身无法违抗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重新定义了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就是利用我们现在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的价值观,开放、对等、融合、协调这样的互联网价值观来重新构建一个融合先进IT技术、能源创新技术的一个系统,这就是对能源互联网的定义。

前段时间7月1号克强总理也提出了中国应对互联网+的一个指导意见,他提到了“互联网+智慧能源”的说法。腾讯的马化腾先生之前出过一本书,第一次把“互联网+智慧能源”放进书中。通过马化腾的书,以及克强总理的指导意见,真真正正把互联网+这个概念渗透到了其他各个行业。

克强总理提到三点,第一点能源智能化。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和大规模的化石能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大电源和大电网的互动,企业先进ICT技术优化能源生产设备和能源输配设备的运行。

第二点是大力建设分布式能源网络。这个分布式能源网络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同时在分布式的能源网络里面,大量利用先进的储能技术、主动配电网技术、智能微网技术等来优化能源系统运行,同时这些大大小小的分布式的能源网络,再通过智慧云平台或其他方式,构成一张智慧能源网络,这张在用户侧的智慧能源网络再去和我们大电网进行互动,构成两张云,一张在我们大电源侧的智慧能源生产云,第二张是在用户侧智慧能源生产和消费一体化的云。

第三点,克强总理提到了能源互联网消费新模式,他用了当前比较火的一些概念来阐述能源互联网消费的属性,比如电能替代、碳交易、互联网金融、需求侧管理、电动汽车、主动配电网等。个人认为这段是能源互联网最最重要部分,能源互联网的特点就是非常关注消费侧的能源智慧利用及配送。这里更多的体现如何利用创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或一些比较火的互联网技术,来优化我们的能源消费,利用一些我们现在比较好的互联网理念,比如共享经济的模式、O2O模式来构建一张在用户侧的能源消费网络,这个里面值得做的工夫是相当多的。

能源互联网带来了哪些机遇?——你真的需要看懂先行者(特斯拉)在做什么

在能源里面其实有一个提法,就是能源不可能三角。任何一个能源系统,不可能同时实现安全、经济性和清洁性,这是以前大家公认的铁律。过去我们提到可再生能源,会说有波动性和经济性的问题,提到电动汽车,会说成本竞争不过燃油汽车。

但是能源互联网的提出颠覆了这样的铁律,它将通过能源的电、网、荷、储的互动,既可以大规模优化消纳可再生能源,又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使用和生产的低成本,同时又确保了这张非常复杂的能源网络的安全性,可以说是打破了能源的不可能三角,实现全局最优。

在我们看来,能源互联网的价值链分为6大板块,如图所示:

这6个大板块不是割裂,而是协调和融合的关系,我们将这个模式形容为两个龙头串起中间的四个模块。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联网供给侧的龙头。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正在快速的凸显,从2007年光伏6块钱一度电,到2015年的8毛一度电。我们认为光伏的成本下降还会继续,如果不限电,我们认为可以降到5毛一度电。国家电网说能低到3毛钱一度电,这个说法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我相信不管是5毛还是3毛,光伏的成本下降还会保持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可再生能源不仅仅是清洁性,更重要的是经济性,从十三五规划的前期课题来看,未来到2025年光伏和风电装机量还会有相当大的上调,从100GW调整到150GW。要知道,中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装机量不过才5GW。所以未来可再生能源可以作为供给侧的龙头,从清洁性和经济性上颠覆现在的能源架构。美国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以光伏代表的企业正在大量布局下游产业,比如光伏+储能、光伏+电动汽车、光伏+家庭能源管理、光伏+微网等,真正起到价值链龙头该起的作用。

主动配电网是能源互联网价值链上的神经网络。传统电网基本只起到一个作用,就是血管的流动;未来的电网既是血管又是神经网络,可以进行双侧的互动,可以实现对这张配电网里大量的分布式能源、大量的用电负荷进行主动的配制和管理。

按照国网和南网的规划,中国5年内计划投资2万亿建设配电网,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有很多增量投资,所以2015年到2020年中国可能会有3万亿到4万亿的投资投入到配电网。

主动配电网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对需求侧做有效管理,中国以前也有需求侧管理,叫做需求侧大管理,就是最粗暴的管理,拉闸限电。但是未来的需求侧管理应该是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来参与电网的负荷响应,再去获得电网的一些补贴,这个仅仅是商业模式其中之一。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基于互联网的平台来实现用户、电网、电源的三者互动,真正做到需求侧智慧的有效管理,这就解决了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

现在我们再来说一下能源互联网当中的一个枢纽,这就是储能。储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解耦”,储能实现了能源生产和利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解耦。储能还非常多元化,除了常见的铅酸电池、锂电池,还有抽水蓄能、飞轮储能。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比如像德国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用这样的能源转换来实现储能。储能可以有效帮助可再生能源消纳,还可以缓解我们电力行业中一些根深蒂固的问题,比如储能可以提供一次调频的服务,二次调频的服务、调峰的服务,同时储能还能帮助电网进行升级,并缓解电网的阻塞。储能在网络中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就像一个关键节点一样。美国这边的储能已经在快速的发展了。

电动汽车是能源互联网价值链中需求侧的龙头,因为电动汽车的大量接入会使全球电力消费量翻一倍。同时,电动汽车通过电动汽车管理云也可以参与到电网的双侧互动中。

大数据将作为能源互联网价值链的大脑,优化整个系统。

化石能源呢?他的角色将从电量主力变成容量主力,像一个压舱石一样,为平缓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提供辅助服务。同时,天然气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会替代很大一部分造成较高碳排放和污染的煤炭。

有没有哪家公司已经在做能源互联网了呢?有。特斯拉和SOLARCITY就是能源互联网价值链的先行者。特斯拉做需求侧管理的事情,SOLARCITY在做供给侧管理,然后特斯拉现在在做储能,SOLARCITY在做微网,然后两者又合作在做能源管理,完美地诠释了能源互联网价值链从两头到中间的一种全新的生态模式。

能源行业未来将会出现很多和互联网公司类似的商业模式,轻资产替代重资产,O2O商业模式将会大量的流行。

最后总结一下,未来能源互联网将会是这样的形态:能源的生产云和消费云相互融合,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身份的模糊性、能源消费资源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以及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的社会性等四个属性。而信息流、资金流和数据流也将会全部包含在内。能源互联网未来会和其他各个系统进行融合,未来能源互联网将不会存在,因为已经同各行各业融合。那时,我们就不再提能源互联网了,因为未来已经是个大网络,也是一个大混沌。

延伸阅读:

【独家专题】见微知著 能源互联网正改变电网、发电与新能源企业!

【观察】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关键在储能

原标题:分析师曹寅:能源互联网到底怎么落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