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速钻攻中心配上机械手,凭借内置传感器和移动互联网,机器如同佩戴“智能手环”,生产多少零件、耗时多长时间、是否出现故障等数据,都将汇总云端管理平台,方便企业及时改善工艺流程,加速向服务型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参加科技部火炬中心召开的“装备制造+互联网”创新型产业集群工作现场会,走进了泉州“数控一代”“泉州制造2025”示范龙头企业嘉泰数控,感受可实现云端管理无人化工厂的“魔力”。
目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孕育、融合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重塑工业生态体系。瞄准创新集群化这一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发展的重大趋势,科技部于2011年启动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32家试点集群和39家培育集群内企业营业总收入超过34546.8亿元,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088家。
“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载体,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打造经济新引擎的重要抓手,成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无缝对接的有效方式,为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志宏说。
泉州实践提供了这样一个生动样本。作为东南沿海制造业重镇,泉州产业集群发展极具活力,微波(数字对讲机)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是我国一张重要的产业“名片”。早在2013年,泉州便在全省率先启动“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按集群创新的理念和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首个地方试点。
特步运动鞋数字化智能生产车间、海天时尚梦工厂平台、九牧厨卫“九牧O2O五星定制项目”……据泉州市科技局局长颜志煌介绍,通过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涌现一批以个性化定制、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崛起产值突破千亿的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的转变提升。
期间,来自全国29家装备制造类、新一代信息技术类创新型产业集群相关代表,听取了权威专家有关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的报告,分享了泉州通过“装备制造+互联网”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通过推动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类创新型产业集群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嘉泰数控、中科院海西院泉州装备制造所等9家泉州本地企业、研究机构还与中关村智能硬件产业联盟、浙江柏同机器人等签订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创新型产业集群跨区域产能协作、创新协同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互联网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工具,制造业转型升级为创新创业搭建了新舞台。”张志宏表示,要抢抓“装备制造+互联网”新机遇,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强化联盟作用、激发创业活力、加强国际合作为重点,通过完善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原标题:“装备制造+互联网”:分享泉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