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超超临界是20世界9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工程产品的商业性概念,不同国家,对超超临界的定义不完全相同。
日本最早提出超超临界机组为蒸汽压力大于24.2MPa,温度大于593℃;而丹麦等国家认为压力大于27.5MPa。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在常规超临界参数的基础上压力和温度再提升一个档次,也就是工作压力超过24.2MPa或者主/再汽温都超过566℃,都属于超超临界机组的范畴。
由于我国电力工业总体污染严重是目前我国火电厂中存在的两大突出问题,并成为制约我国电力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为节约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必须发展洁净煤发电技术,即:
循环流化床(CFBC)
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PFBC--CC)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
超临界(Sc)与超超临界技术(USC)。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现实可行的选择,其发电净效率为45%左右,与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PFBC---CC(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相当;并且超临界机组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特性,在部分负荷下依旧能保持较高的效率,基建投资、发电成本也成本也较IGCC和PFBC--CC优越,是21世纪初电力工业的主力机组。结合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电力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等具体因素,认为当前积极发展作为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的超临界火电技术很有必要。
国内的超超临界机组是在常规超临界机组的基础上发展的。2002年9月,国家“863”计划“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以及依托工程———华能玉环电厂开始启动。
为了论证我国自主开发大型超超临界机组的技术方案,国内很多研究机构开展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开发可行性研究工作。综合分析了国外各大公司在发展超超临界技术中解决的设计研究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了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当前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对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研制和关键技术和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技术的基础和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研发的超超临界机组选型25至28MPa/600℃.的参数、一次中间再热方式、600MW至1000MW的容量较适合。
为此,国内各大动力制造企业相继引进了国外成熟的超超临界技术,目前均以具备百万千万等级超超临界机组的生产制造能力。其中东方汽轮机厂、上海汽轮机厂、哈尔汽轮机厂分别引进日立、西门子、日本东芝公司的超超临界汽轮机制造技术。


原标题:【电力圈 | 汽机】一张图看懂三大厂家1000MW机组汽轮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