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电发展高峰的那几年,国外友人提出了为什么要在风机上实现自动润滑?理论上自动润滑可以提高轴承可靠性,通过润滑系统来实现定点、定时、定量的润滑;此是目前风机轴承润滑效果和可靠性最好的选择。

然而理论与国际化的观念,逐步在我们国产风机上得到运用,结果却被国内运维操作现状击打得粉碎。
虽然实现自动润滑可以有效保护轴承,延长轴承寿命;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润滑系统的维护需求,如果润滑系统维护不当,会间接造成了轴承润滑不良,但表象却是自动润滑系统不靠谱!那么谁来解救“自动润滑设备”的困境?
先来看几个自动润滑故障案例是作者通过近几年在给业主提供润滑系统维护过程中所摘录的风场的实例,数据均为真实可靠、以下分析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本人必当拜师学艺。国内某业主33台1.5MW风机,投产运行3年,一共使用了3个润滑品牌的产品。










润滑系统虽然属于主机厂商定义的3类部件,但是润滑系统本身的故障与因故障造成的机舱污染,是让所有业主一登上风机就能看到的问题。借此机会,受主机厂商的邀请,我们在12年开始介入风机润滑系统整改工作,先后整改了多家主机厂商的风机,接近3000台,并向17个风场提供了润滑系统应用与维保培训。从整体数据分析来看,在前期风机3年质保期内,每台分机的自动润滑系统故障率平均达到了79.3%,如此惨痛的数据,让主机厂商、业主、甚至是润滑系统提供商,开始怀疑这套系统的可靠性。轴承厂商也在多种场合提出主轴轴承的密封实效,是因为连续注油,造成油脂过多,内腔压力过大,将密封顶出,种种的非议。造成了有些主机厂商开始考虑用回手动润滑系统。但事实真的是自动润滑系统不可靠吗?手动润滑又可靠吗?
从风场数据分析来看,目前故障率最高的分别为:
1.分配器堵塞分配器堵塞,98%是在运维加油过程中油脂受到污染造成异物堵塞分配器!因为整套润滑系统在正常工作中,结构是完全密闭的,在不拆动系统的情况下,系统表面是不会有任何油脂溢出接触污染物,所以污染源的产品大部分是因为违规加油或系统维护拆卸过程中产生!
2.电源板烧毁电器类损坏,这个问题有很多原因,受泵的电压选择、运行环境(电压波峰不稳定),线路接错等原因影响。但是通过多家品牌的风机在不同风场运行的数据来看,电路板损坏最严重的是选用220V电压的电路板,而选用24V电压的电路板损坏率相当低,所以建议在设计选型过程中,尽量采用24V的自动润滑系统为佳。
3.泵桶密封失效造成漏油人为拆卸泵桶,进行违规添加油脂。
4.设计选型错误,造成润滑泵停止工作。受各地风场气候、油脂牌号、工作周期等原因,在设计初期,细节上的问题考虑不够周全,造成同样的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风场运行情况差异比较大;有些甚至是在设计初期就存在技术缺陷,但是等到风机运行3年后才发现。显而易见,人为因素是造成润滑系统损坏比例高的最大原因之一!
但是否这些原因都应归咎到是维护人员不尽责呢?我觉得这种说法对我们维保人员不公平,那问题在哪呢?根据从风场收集回来的信息,笔者通过多种渠道跟国外的润滑专家请教了下相关问题,结合部件损坏的情况,最后总结出来:问题的原因还是国外润滑系统维护标准在中国遇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间接造成了相关问题凸现出来。
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两点,如果能解决,基本可以改变目前润滑系统所遇见的困境。
1.解决对润滑泵加油难题以一台4升泵为例,如果用目前的手动加油枪或者电动加油枪加油,加满一桶油要接近4个小时,主机厂商一般会把机舱温度控制在40º左右,但实际情况远远不止40º,在这种情况下维保人员大部分都采用直接拆泵,往里加油的方式,这会直接造成了泵的密封性能下降,油脂没有经过滤嘴过滤;油脂附着性很强,很多污染物就这样通过系统输送到分配器上,造成分配器堵塞!因为是递进系统,只要一个点堵塞,整套系统就停止工作,轴承就失去润滑。如何更加快速、高效的对泵进行加脂,提高运维人员对油脂添加的可操作性,降低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解决加油难的问题?
2.专业的润滑公司可以在主机厂得到更多的设计主导地位润滑系统进入国内主机厂商配套初期,主机厂商更多的是依据原有国外的技术资料,进行设计,考虑到整台风机的稳定性,大多国内厂家不愿意接受一些方案公司提出的新方案,或者不愿意去尝试新的设计。国内的润滑系统提供商大部分又是以代理为主,问题解决能力跟方案设计能力都比较薄弱,基本上方案都是由国外润滑厂商提供,所以在一些问题上并没办法真实的将问题反馈到国外润滑厂商,造成有些问题明显是有缺陷,但是因为沟通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经过这么多年的风机运行数据,总结出来的经验,其实目前很多润滑系统方案提供商,也陆续发现了问题的存在,主机厂商也发现了这套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受限于目前整个行业的成本压力非常大,如果改动或增加新功能势必会造成成本上升,所以厂家也不愿意轻易去改动,许多风机润滑系统也就只能带病工作,何时能为每一台风机去寻找一套适合它的润滑系统,不知路在何方?
原标题:谁来解救“自动润滑设备”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