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重磅发布,小编刚好外出今日回来,林林总总说了许多,但跟能源电力有关的说的还真不少,而且很细。其实早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未颁布前,能源十三五规划早已暗中启动,参加各种会议和论坛,小编早已了

首页 > 输配电 > 电力市场 > 电价 > 评论 > 正文

重合还是巧合?国家十三五规划与媒体报道的十三五能源规划

2015-11-04 11:30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昨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重磅发布,小编刚好外出今日回来,林林总总说了许多,但跟能源电力有关的说的还真不少,而且很细。其实早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未颁布前,能源十三五规划早已暗中启动,参加各种会议和论坛,小编早已了解到部分内容,今日来对比下,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与媒体报道中的能源十三五规划。细细对比与推敲,还真是重合了不少呀。

与能源电力有关的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

二:新能源汽车提了二次 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发展壮大。

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

三: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四: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

五、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

六: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

在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未出台时,部分媒体报道的关于油气的价格机制、光伏、煤炭、新能源汽车、风电、核电十三五规划等。

“十三五”时期形成由市场决定的天然气价格机制

“十三五”时期通过逐步放开竞争,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形成市场定价机制

天然气价格改革总体思路

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价格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并存等问题,尽快理顺天然气价格体系,使价格真正反映总成本水平和供需格局。解决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与供气成本倒挂的问题,消除居民用气与工业、热力用气的交叉补贴现象,同时建立完善对生活困难人群和一些公益性行业的定向补贴和救助机制;推行非居民用户季节性差价等价格政策;对储气设施,要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储气价格。

尽快完善天然气管网和LNG接收、存储等设施向第三方公平接入、公平开放的政策措施。从中长期看,天然气气源价格应完全放开、由市场竞争决定,政府则应加强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输价格和配气价格的监管。加快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天然气市场监管体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

天然气价格改革路线图

考虑到天然气产业的特殊性、改革影响的广泛性和市场形势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建议根据天然气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

第一阶段,2015年至2016年,重点理顺价格体系。尽快完善净回值法;科学合理确定长输管道、分支管道、省内管道、市内管道、配气管道的运输成本和价格;按照基本经济规律,理顺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完善季节性差价、峰谷差价、可中断气价以及储气价实施办法。修订计量标准和计价方式(由流量或质量计价改为热值计价),同时应从技术、管理两方面加强对计价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实施诚信分类监管和“黑名单”机制,对违法舞弊经营者重点抽验监管,及时曝光。加快清理地方政府乱收费问题(如目前存在的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地方政府按销售每立方米0.3元至1.0元不等收取,加重了消费者负担).

第二阶段,2017年至2018年,初步实现市场化。取消对包括各省门站价在内的各种气源价格的管制;完善对居民生活用气价格的管制;完善对输气管道、储气等设施收费和成本的管制,实现第三方公平准入及有效监管。

第三阶段,2019年至2020年,基本完成市场化。除配气管网外,其他输气管道、储气等设施收费完全市场化;健全管网等基础设施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目标。

光伏“十三五”拟重点推进六大工程

“十三五”光伏发电发展规划思路终于出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13日召开的2015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获悉,2020年光伏发电规模目标已明确从之前的1亿千瓦上调50%到1.5亿千瓦,“十三五”期间将加快推进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和西部地区光伏电站规模化发展,推进重点经济带及重点生态保护区高比例光伏应用、光伏发电综合利用基地、光伏扶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光伏发电综合治理与“领跑者计划”等六大重点工程。

“未来五年是我国推进经济转型、能源转型、体制创新、技术开放的重要时期,将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董秀芬透露,我国光伏“十三五”总体目标是通过规模化的发展促进成本持续降低,尽早实现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建立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完善光伏产业服务体系,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环境。光伏发电在电力结构中比重占有7%,新增电力结构中比重占15%左右,在全国总发电量结构中占2.5%到3%,折合标煤量约为6000万吨。

具体而言,单晶电池产业化转换效率达到23%以上,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0%以上,新型薄膜电池实现产业化,电池生产设备和辅助材料国产化率达到90%。光伏电站建设和发电成本在2015年的基础上下降20%以上,中东部地区建设成本在7元每瓦以下,西部地区建设成本在6元每瓦以下。

在布局方面,“十三五”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全面开发建设的时期。按照规划思路,将在全国范围重点发展以大型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为主要依托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具备条件的农业设施、闲置场地等扩大利用规模,逐步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探索移动平台的光伏发电系统,移动光伏供电基站等新兴商业利用模式。

而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发展思路则是“有序”,重点在资源条件好的西部地区,具备大规模接入和本地消纳能力的地区,结合外送通道规划,与风电一起,有序建设新能源发电基地。同时,在中东部地区,结合土地综合利用、采煤沉陷区治理、光伏领跑者计划,适度建设有序组织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相关部门将建立光伏发电目标引导机制,根据“十三五”规划目标、上一年度地区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当年全国及地方建设规模总量,形成滚动调整机制。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创新市场机制,培育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电力交易市场和衍生品市场。

能源局:科学谋划煤炭十三五规划 推进清洁高效发展

近日,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西北片区衔接平衡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晓林指出,西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在国家能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实施控制,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国际煤炭竞争不断加剧,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王晓林强调,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之年。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能源发展总体方向,科学谋划“十三五”煤炭工业的发展思路。要认清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科学调控煤炭总量,加快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发展,更加注重煤炭科技创新,营造行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编制好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导“十三五”时期煤炭工业科学发展。

新能源车前三季销量增2.3倍 将成十三五投资热点

10月20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2.3倍。其中,9月创单月销量历史新高。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推广和政策推动,智能产品推陈出新,节能智能商品消费旺盛。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2015年汽车行业艰难前行,9月份的销量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下降。其中新能源汽车并未受到整个行业的影响,9月份数据再创佳绩,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3.28万辆,同比增长2倍,在高速增长数据以及未来较好的前景面前,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明星产品。

国泰基金投资总监黄焱表示,“十三五”规划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看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趋势非常确定,未来电动汽车一定会替代传统汽车,现在各种技术正逐渐成熟,加上政府推动,整个行业将快速转型,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行业。

卓创资讯钢铁行业研究员苗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将会提高对薄型规格高强度钢及超高强度钢的需求和要求,并且也增加了硅钢片的用量。但是国内对这些高强度钢板还未达到自产自用,加上其它类型汽车板高强度耗板量,卓创预计今年需要进口的高强度板达到233万吨,在中高档汽车板需求当中占到30%。

苗鹏认为,现行型政策明确提出禁止对新能源汽车限购,购置税也减半。预计新能源汽车在未来会继续受到政策扶持以及刚需支撑,产销情况或继续保持高位。而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中高档板的需求呈增长态势,这就要求国内钢铁企业积极做好产业升级,在把进口板转为自产板的同时,也要自主的进行新产品开发,这样才会避免陷于被动局面。

重启内陆核电呼声高 “十三五”有望破局

“十三五”规划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目标的意义举足轻重,有赖于各行业拟定目标的顺利完成。其中,核电在我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业内对核电重启呼声很高,想进一步了解核电重启催生的投资机会,读者可关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将于2015年11月6日~8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届时,包括国内顶尖经济学家、公募基金代表、私募基金大佬、行业和上市公司的领袖300多人将参加峰会,把脉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以及就“十三五”规划所催生的投资机会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同时,峰会期间还将揭晓“2015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

核电产业或迎来政策东风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来说,发展核电产业别无选择,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到,“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核能作为清洁高效能源,如果不加以严格的安全控制,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如何在有效利用核能的同时限制其负面作用,成为我国以及全世界现阶段发展核电产业的重大课题。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在受到日本核泄漏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调整完善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核安全规划批准之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不过,目前的舆论普遍猜测我国有可能在“十三五”期间重启内陆核电建设工作。

数据显示,我国历年核电站建设投资金额一直走势平稳,2008年则是近年来核电站建设的高峰期。然而由于受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我国核电站建设步伐放缓。不过,根据《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以及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我国2020年核电装机规划预计将达到8000万千瓦。因此可以预计,我国核电产业在蛰伏多年后或许会在“十三五”期间达到一个小高潮。

展望未来,我国“十三五”期间的核电产业或迎来“东风”。据中证网9月29日报道,从2008年开始,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就组织业内多位专家,专门开展了内陆核电安全性、对环境评估影响的多项研究,结论是内陆核电安全性有保障。我国内陆核电厂采用第三代自主技术,可以确保核电反应堆的冷却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具备应对各种事故的能力。乐观地看,核电站的安全性有保障或助推今后核电产业的政策暖风频吹。

此外,我国高效发展核电的另一支撑则是“走出去”战略。据中证网9月24日报道,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美国泰拉能源公司签署了行波堆合作文件。据悉,泰拉能源成立于2006年,由比尔˙盖茨参与投资创立并担任董事长。另外,据彭博消息称,中英首个核电项目有望正式签约。

“十三五”风电光伏规划定调:降补贴降成本稳规模整合行业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朱明表示,“十三五”时期,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实现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转变,应该是做好“十三五”规划以及行业管理的主基调。

综合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等主管部委的发言可以发现“十三五”监管政策的基调大致为降低补贴、降低成本、稳定规模、整合行业。多位政策制定者预计,“十三五”将真正成为市场大浪淘沙的阶段,这比两年前市场低迷时更甚。

对于风电,李鹏表示,“十三五”整体规划把握稳中求进的原则,一定会保障不低于“十二五”时期的年度市场增量,这是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而风电、光伏的建设布局则与“十二五”时期不同。

据悉,除西部地区以大型光伏、风电基地为主外,鼓励东中南部地区建设分布式、分散式光伏电站,包括渔光互补、水光互补、光伏农业、屋顶光伏等,在环境要求较高的地区如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分布式光伏的比例将逐渐上升。风电布局则综合考虑输出和消纳等制约因素,主要布局于低风速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局为光伏电站的建设设定了相当宽松的政策环境,“只要有太阳的地方就可以建设。”董秀芬说。

(本文综合中国证劵网、证劵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等多家媒体消息。北极星电力网程云整理)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