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关村新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在肇庆市政府与市领导召开了“肇庆市互联网+新能源发展座谈会”。与会专家指出,在十三五期间,肇庆应该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加大力度发展互联网+新能源等新的经济业态,真正实现经济的提质增效。
肇庆副市长冯敏强首先介绍了肇庆市基本情况,当前产业的发展态势和对以互联网+新能源经济的发展愿望。
广东省政府特聘顾问、研究院院长白津夫指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战略是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内容。要做到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要做好各产业融合的加法,传统产业的减法,新经济的乘法和落后产业的除法。单纯的传统产业转移不是转型升级,如果地方不能跟上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以后将会面临较大的发展困难。新能源是能源变革的重中之重,推动与发展互联网+新能源是加快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重要一环,通过互联网+新能源使供给端和消费端相互连通,实现能源分享和能源民主。
研究院副院长兼理事长、电阳国际创始人林玉做了“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状况及电阳国际商业模式”的发言。他介绍了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态势、电阳国际的新型商业模式以及电阳国际开发的能源互联网片区。林玉认为肇庆市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建议肇庆市利用自身资源从示范项目着手,逐步打造肇庆能源互联网应用基地;同时采用新商业模式,扩大新能源使用总量,为建设低碳肇庆作出贡献。
研究院广东分院院长梁桂全表示,从全球视野来看产业换场子的态势很明显,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只有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才能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和向好。肇庆应该利用后发优势,在产业发展和新型城市规划建设时应该发展高附加值、高端产业,从而带动和培养新产业,真正实现肇庆经济的提质增效。
肇庆市高新区、市发改局、市经信局、科技局、环保局等部门负责人也分别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胥和平、副院长李国斌及国资委信息中心副主任张铭就互联网+新能源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肇庆市各部门希望能够借助研究院强大的实力和资源,通过具体项目推动肇庆市互联网+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原标题:中关村新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调研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