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广场上彩旗飘扬,鼓乐喧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节日。在主席台下右侧方阵区域坐着一位康巴汉子:微胖的身材,雪域高原赐予的微黑面庞,天生睿智的眼神和憨厚的笑容,手中挥动着鲜红的国旗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报道 > 正文

绽放在雪域高原上的水电之花

2015-09-28 17:59 来源:中新网湖北 

9月8日,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广场上彩旗飘扬,鼓乐喧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共同庆祝这一伟大的节日。在主席台下右侧方阵区域坐着一位“康巴汉子”:微胖的身材,雪域高原赐予的微黑面庞,天生睿智的眼神和憨厚的笑容,手中挥动着鲜红的国旗,激动地望向主席台,他就是两次上高原的三峡大学首名援藏干部李俊美。

舍“小”家为“大”家足迹踏遍西藏

西藏,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天高云淡,寂静空旷,令人魂牵梦萦;同时充满神秘和挑战。2012年10月,李俊美怀揣梦想,踏上了援藏之路。这梦想甜蜜而苦涩:他要在雪域高原实现自己的水电梦想,同时他要舍下家中还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辞别依依难舍的娇妻,暂时放下手中的教鞭,告别宜昌。所有这一切,对于已近不惑之年的李俊美面临最艰难的抉择。但当学征求他是否愿意去援藏时,他又毅然决然地说:“学校的信任,西藏的需要,就是我的价值所在。西藏虽然艰苦,但援藏肯定就要在品味艰苦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里发展水电的需求更为迫切,我是一个水电人,责无旁贷!”

初到西藏,强烈的高原反应让李俊美的身体产生了许多不适,恶心、头痛、呼吸困难、失眠等反应相继出现。但他明白,自己的目标既然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就只能是背影;自己选择了雪域高原,就只能风雨兼程,伴随凄风苦雨实现梦想!长期的高海拔和缺氧使他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出差,感冒药、消炎药、止疼药必须随身携带;入眠,靠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维C银翘片已是习惯。李俊美说:“组织派我来西藏,不是为了让我来享受生活,而是工作需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兑现我入党时的誓言,我不能因为身体的不适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李俊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从2012年到2015年三年的时间里,他足迹踏遍了西藏全区近1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直接参与或牵头组织的水利项目达80余个,帮助自治区水利系统培训教育、农电、财务、项目管理、项目监理等专业人才300人次。2013年10月,李俊美第一次奔赴平均海拔达4700米的那曲西部四县(班戈县平均海拔4745米、申扎县平均海拔4700米、尼玛县平均海拔5000米、双湖县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进行能源调研。那曲这地方昼夜温差大,一到傍晚,气温骤然下降,不仅天气冷,而且空气稀薄,走路时间一长就气喘得不行,晚上也经常因为缺氧彻夜难眠。尽管工程现场、水能资源开发点往往在偏远地区,但为了更好地进行实地勘测,李俊美毅然选择以步行、踏勘的方式完成为期半个月的调研工作。完成在那曲的行程之后,连日劳累的他又前往条件艰苦的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和阿里地区普兰县,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农电管理体制深化改革工作。2014年7月,李俊美再次深入那曲地区东部7县进行十三五规划调研,虽然较第一次来时相比,对环境和天气的适应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在抵达嘉黎县忠玉乡时,由于没有招待所,他们连日都只能睡在铺有木板的地上。尽管如此,他和团队成员依然认真踏勘,仔细了解农村实际水电能源需求,为那区地区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创新突破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承诺。

同吃同住同劳动交心谈心解民忧

俗话说“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最重要的是把心沉下来,把西藏当作自己的家乡,把这里的百姓放在心中,李俊美这样告诉自己。

从进藏的第一天,李俊美就把自己当作拉萨和水利厅农电局的一员,4年时间,已经学会了说简单藏语、吃糌粑、喝酥油茶。李俊美说:“只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这里的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对这里的一切投入真挚的感情,我的工作才能有依有靠、有所作为”。

2013年8月,根据组织安排李俊美参加了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参木达村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活动。刚进参木达村,李俊美就被分派到一户叫扎西罗布的人家中。一进家门,贫困的景象让李俊美吃了一惊,破旧的桌椅,漏风的屋顶,风沙顺着漏洞的墙壁可以吹进屋来,除了政府扶贫送的电视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电器设备,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孩子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通过交谈,李俊美得知扎西罗布家有两个孩子,没有大牲畜,月收入不到300元,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靠一个手扶拖拉机弄些运输,微薄的收入仅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支。面对这样一个收入低、负担重的家庭,李俊美当即资助扎西罗布家1200元现金,并把自己从拉萨带来的新鲜水果蔬菜赠予了扎西罗布,自己却吃起了藏民家的糌粑。为了能够让扎西罗布家今后能生活得好些,李俊美还为扎西罗布积极联系技术培训的机会,让扎西罗布多掌握点务工技能,多一点经济来源。

在离开参木达村的时候,扎西罗布依依不舍地拉着李俊美的手,不停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谢谢你们!”

为了更多的了解农牧民的生存状态,改善和提高农牧民们的生活,在日喀则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日子里,李俊美尽自己的可能多走访些农牧民的家,多了解些农牧民的生活状况;亲自参与为孤、贫户新修土炕,修补漏雨的屋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集资为农牧民们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安置牧区青年就业,为牧区待业青年提供就业指导。

发挥学校水电特色支援西藏水利电力发展

援藏3年,李俊美每年在家的时间总共不到2个月。每年冬季2个月的寒假,他在宜昌的家中总呆不了几天,总是有这样的会议、那样的论证需要他到场,陪伴家人已经成为了一种奢侈。2014年10月,第一轮援藏时间就要结束了,眼见着就能和妻儿团圆了,但李俊美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挂职的西藏自治区农村水电管理局编制紧、任务重,这时候如果离开,手里的活就没人接了,洽谈的农电项目就要受阻。与学校领导、西藏自治区水利厅领导沟通之后,李俊美主动延长援藏期一轮,在西藏自治区农村水电管理局再挂职两年。

在李俊美的协助下,2013年8月,三峡大学西藏自治区校友分会成立,李俊美担任协会副会长;2014年,三峡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藏顺利招生60余人,2015年预期突破百人招生目标;同时西藏自治区水电规划院在学校招收6名学生进藏工作。李俊美还积极推进学校和西藏地方各行业的校企合作,协助学校与西藏自治区、三峡集团联合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首批培养28名西藏大学生,第二批西藏班30名学生也将顺利入校;牵线学校通过各类科研项目方式为西藏水利电力等行业提供服务,为自治区四个地区25个电站设计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实施方案,还为自治区争取中央投资2300余万元,为西藏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是雪域高原的雄鹰,他的事业也会象格桑花一样在美丽的高原绽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