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舟山供电公司调度中心大厅内,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电网的运行情况和电力来源。昨天上午10时30分,电子屏上的数据显示:这一刻风力发电提供的负荷为4万千瓦。
这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按这样的负荷运行一小时,意味着能发电4万度。”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其中一部分电力,来自于近日刚投运的嵊泗东绿华风电场的4台机组。
东绿华岛大风车一年转出5240万度电
在嵊泗东绿华岛的山脊上,一台台大风车巍然耸立。一年四季不断的海风,让大风车转动起来。
去年10月,总投资1.91亿元的东绿华风电场项目开工。经近一年的建设,13台风电机组全部完成安装。根据规划,该项目要建13台1500千伏风电机组、1座35千伏升压站及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日前,风电场的其中4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并投入试运行;另外9台机组正加紧调试,争取9月底全部并网发电。
“13台机组全部投运后,总装机容量达1.95万千瓦。”嵊泗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测算,每年可提供上网电量5240万度,按火力发电标煤耗330克/千瓦时计算,每年可节省标煤1.72万吨。
嵊泗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风能开发起步较早。
1977年,嵊泗成了国家风力发电项目的“试验田”,菜园镇东南峰顶建了一座18千瓦风力发电组。两年后,又落户一座40千瓦风力发电组。
1991年,我国与德国合作的风能发电实验项目在嵊泗竣工,10台30千瓦风力发电机开始运转。
并网发电的风电项目增至5个
风力发电,被形象地比喻为“捕风者”。舟山群岛由于有强劲的海风,成为“捕风者”落户的理想之地。
一份数据显示:浙江海上风能资源大概有1500多万千瓦,主要分布在杭州湾海域、舟山东部海域、宁波海域、台州海域和温州海域,其中,舟山作为我国最佳风能区之一,风能资源总量占浙江全省的1/3。
近10年来,舟山在风能开发上甩开了大步。据市经信委统计,算上东绿华风电场,目前舟山已有5个风电项目并网发电。
5个项目中的“老大”,是岑港风电项目,一共有30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4.5万千瓦。此外,还包括岱山衢山风电场、长白风电项目、金塘风电场一期。
“舟山风力发电的‘家底’已蛮丰厚了。”舟山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5个风电项目的总装机容量达14.28万千瓦。
六横还有个“大块头”在施工
从投资上看,一般来说,风电投资是火电投资的2倍。但如果一算环保帐,风电的节能减排效果就出来了。
在我市的新能源推广应用中,风力发电可谓是“绝对主角”。
“位于六横的国电舟山海上风电项目(普陀6号),正在建设中。”舟山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可是个“大块头”,建成后会是舟山风电的“NO1”。
根据规划,该项目动态投资46.7亿元,位于六横岛东南约13公里的海上,将建设50台单机容量5000千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规模为25万千瓦。也就是说,这相当于五个半岑港风电项目。按预定的目标,该项目的首批风电机组,将在2016年底并网发电。“今后,我市还会陆续上马风电项目。”该负责人说。
原标题:盘算一下,舟山风电“家底”蛮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