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北京双杰配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13日,2008年12月2日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住所位于北京市中关村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生产基地位于怀柔雁栖开发区,注册资本13,794.56万元,法定代表人赵志宏。2009年2月,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报价转让。2015年4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北京双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公司是一家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高低压成套开关柜、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其他配电自动化设备,适用于电力、铁路、石化、地铁、市政建设、军工、钢铁、煤炭等行业。公司产品在环保化、小型化、智能化、免维护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取得了二十余项发明专利、六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近百项非专利技术;其中,固体绝缘环网柜是公司自主创新的产品,已获得科学技术部等部门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等多项荣誉,是列入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批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的“推广应用类技术”的唯一一项环网柜产品。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经建立了一支成熟的核心管理团队和由近六百名员工组成的优秀员工队伍。公司于2013年1月被评为“2012中关村十大创投案例”,公司承担的固体绝缘环网柜项目于2012年5月取得国家科学技术部颁发的《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证书》,公司于2011年10月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列为“中关村‘十百千工程’企业”。近年来,公司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截止2014年底,公司总资产70,390.40万元,净资产39, 595.23万元;2014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54,125.29万元,实现净利润7,424.56万元。

报告期内总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状况较 2014 年同期有所增长,201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1,072.72 万元,较上年同期 18,276.31万元增加 2,796.41 万元,增长率为 15.30%。2015 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 1,437.90 万元,较上年同期 949.91 万元增加 487.99 万元,增长率为 51.37%。2015 年上半年末资产总额为 108,374.62 万元,负债总额为 30,318.59 万元,所有者权益为 78,056.03万元,所有者权益较上年 39,595.23 万元增加 38,460.80 万元,增长率为 97.13%。

报告期内,销售费用为 3396.27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52.85 万元,增长率为 15.39%;管理费用为 2515.5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54.61 万元,增长率为 6.55%;财务费用 97.76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6.11 万元,增长率为-43.77%。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生产一代,研发一代,构思一代”的研发指导思想,巩固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公司的研发、技术实力。首先,加大核心产品研发投入,特别是固体绝缘环网柜的研发投入,在核心产品方面领先同行业其他企业;其次,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激励机制,提高中层研发工程师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建立知识结构合理、新老员工结合的研发技术团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通过公司博士后工作站方式吸引高端技术人才,在产品科研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占据优势,研发力量和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在指导思想和团队的支持下,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得以持续进行,使公司核心产品的竞争力继续保持市场领先,产品质量更加安全、稳定、可靠,市场认可度和品牌知名度也持续提升。截止报告期末,双杰电气及其子公司共申请专利142项,软件著作权7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02项,其中发明28项(国际发明1 项),实用新型71项,外观设计3 项;软件著作权7项。专利申请受理中40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报告期内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报告期内,驱动公司收入及利润同比增长的因素是公司致力于“做输配电领域国内一流的设备供应商,引领国内设备制造业的进步”。现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固体绝缘环网柜产品核心技术体系,产品销量保持快速增长,行业内多家企业开始涉足固体绝缘环网柜领域,公司市场先行者的带动作用已经初步体现。具体因素如下:
销售方面: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其中核心产品环网柜销售同比增长近25%,占全部销售收入的70%以上;
利润方面:核心产品环网柜的销售对毛利贡献最大,毛利贡献率近80%;其次报告期内资产减值准备冲回、财务费用有所下降;新产品推广:公司参加了中国国际智能电网产业关键技术大会暨产品展示会、2015中国国际智能电网产业关键技术峰会等,对公司和核心产品进行了宣传和推广,也对公司的业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公司重大的在手订单及订单执行进展情况
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1)主营业务的范围及经营情况
公司主要经营配电及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12kV及以下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高低压成套开关柜、配网自动化监控系统及其它配电自动化产品。公司产品适用于电力、铁路、石化、地铁、市政建设、军工、钢铁、煤炭等行业,目前公司主要客户集中于电力行业。
公司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的业务模式,销售以直销方式为主,主要通过参与客户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大部分产品销往电力系统,该类用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各级电力公司及电力系统下属公司,这些电力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具有较好的信誉度,为公司的优质客户。公司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多年来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改良,并依靠产品创新不断进行区域市场开拓。除港、澳、台地区外,目前公司产品已经进入全国其他所有省、市、自治区。
(2)主营业务构成情况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前 5 大供应商或客户的变化情况
公司主要采取“订单式生产”的业务模式,根据取得客户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公司产品环网柜、箱式变电站、柱上开关、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产品其主要原材料有各壳体、机加件、变压器及配件、电容器及其控制器、高低压开关、操作机构、绝缘件、铜及其他有色金属机加件等。因产品结构相对稳定,公司与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且供应商的采购内容相对固定。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的情况如下所示:

报告期公司前 5 大客户的变化情况及影响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销售,客户主要在电力、铁路、石化、地铁、市政建设、军工、钢铁、煤炭等行业。目前公司主要客户集中于电力行业,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的各级电力公司及电力系统下属公司。
报告期内,前五名客户销售情况如下所示:


重要研发项目的进展及影响
本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399.72万元,新立项研发项目4项,顺延研发项目7项,申请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7
项。公司研发方向包括固体绝缘技术、环保气体绝缘技术、屏蔽技术、永磁机构及控制单元等,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单位联合研发、与高校等研究院所联合开发等重要研发方式,结合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引进的高端人才,使公司在相关研究领域内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公司业务相关的宏观经济层面或外部经营环境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及公司行业地位或区域市场地位的变动趋势
宏观经济方面,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文件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
行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十三五”期间,国家着力解决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电网安全问题,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加快推动后续特高压工程建设,大幅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满足国家规划的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和大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输送和消纳。在加快特高压骨干网架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各级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合理分层分区,实现各电压等级电网有机衔接、交直流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经过“十一五”以来的建设与改造,配电网结构明显改善,但配电网尤其是农村配电网发展仍然滞后。在最近召开的“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动员部署会”上,国家电网公司宣布,在年初已安排超过900亿元农网投资基础上,再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673.8亿元,2015年全年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投资达到将近1,600亿元。此次共计新建和改造110(66)千伏变电站415座、线路8500多公里,35千伏变电站978座、线路9300多公里,10千伏线路13万公里、配变14.4万台,低压线路32.4万公里、户表改造627.3万户。按照规划,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将于2016年7月前全部完工。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2025》和特高压工程及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给配电设备制造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执行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经营计划,各项指标较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
1、产品研发方面,公司继续加大核心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引进高级技术人才,以及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增强公司产品的设计能力,继续保持公司在相关研究领域内的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市场营销方面,首先加强销售渠道建设和客户关系管理,努力维护和开发优良客户,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利用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成功开拓欧洲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向东南亚、非洲、澳洲及俄罗斯的客户推广公司产品;第三,积极与国外同行业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引进和吸收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机会。
3、生产管理方面,首先利用本次募投项目的契机,继续完善产品结构,保持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力;其次继续加强生产管理,不断提高公司产品质量。通过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加强制造过程控制,强化成本控制,完善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人力资源方面,公司一方面重点引进高级研发人才、市场销售人员,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人才激励、培训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为员工提供提升职业发展的空间与平台,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5、内部管理方面,一方面继续加强财务管理,将财务管理运用到公司生产经营的各方面,通过财务管理对公司的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带动企业总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公司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继续积极推进扁平化管理,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不断深化目标考核责任制、员工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推进自主管理、目标管理,以满足公司未来快速发展的需要。
重大风险提示
1、市场竞争的风险
国内从事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的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以施耐德电气、ABB、西门子等公司为代表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国内设立合资或独资企业、战略合作、并购等多种方式争夺中国市场份额,对国内企业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如果公司不能迅速壮大自身综合实力,则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为此,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扩大核心产品生产规模、加快技术升级、开发替代性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另一方面寻求与其他厂家合作,共同生产、销售固体绝缘环网柜,保持对固体柜市场的占有率。
2、产品质量风险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产品质量关系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产品质量问题可能造成电力系统的严重事故,甚至对电网造成损害。电力系统客户对产品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公司如果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不仅会给客户带来损失,也会对公司的市场开拓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强化质量管理理念,通过建立质量跟踪卡制度、质量看板制度以及严格的工序管理制度等对产品质量加强流程控制;公司对外协定制产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通过与国内外实力较强的企业合作,众多核心部件实现了模具化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良好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普遍认可并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
3、一定时间内无法完全消化新增产能的风险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主要将新增SVI开关生产能力30,000回路、配套柜体生产能力25,000套、柱上开关生产能力10,000台、40.5kV智能型中压开关设备生产能力5,500台。虽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建设期后三年达产,但由于新增产能与现有产能相比大幅提高,如果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者市场开拓不足,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新增产能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完全消化的风险。
为此,首先公司持续开拓电力客户和非电力客户,参加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组织的招标活动,扩大业务规模;其次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开发引领市场的新产品,同时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保持公司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吸引高级人才加盟公司,增加公司的研发实力;第三,加大公司和产品宣传,扩大市场影响力,促进产品销售,消化增长产能。
4、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而逐期增加,2014年、2013年和2012年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
别为32,549.52万元、23,846.98万元和22,728.86万元,分别占当期末总资产的46.24%、39.25%和43.98%,虽然公司的应收账款债务方主要为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的电力公司,应收账款有较好的回收保障,形成坏账损失的风险较小,但较高的应收账款仍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运营资金压力,在外部资金环境紧张时,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首先公司制定应收账款回收的相关销售政策,加大回款力度;其次在公司运营资金紧张时,利用贷款、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方式,保证公司正常经营;第三,对客户按照回款情况进行分类,回款较差的客户将减少或杜绝业务往来。
5、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的收入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波动。报告期内,第一、二季度实现的收入较少,第三、四季度实现的收入较高,占全年收入的60%以上。公司的产品销售和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系由于公司客户以电力系统为主,由于电力系统客户各年资本支出、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多集中在下半年,通常在每年第一季度制定投资计划,然后经历方案审查、立项批复、请购批复、招投标、合同签订等程序。受客户经营行为影响,公司生产、销售存在季节性波动,造成公司各季度的经营业绩不均衡,净利润、现金流量存在波动,因此季节性特征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组织、资金调配和运营成本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此,一方面公司积极开拓非电力系统的客户,保持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进行;其次更合理的安排生产与销售的衔接。
6、毛利率无法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的风险
2014年、2013年、2012年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9.94%、40.43%和38.91%,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环网柜产品对公司毛利的贡献最高,2014年、2013年、2012年环网柜产品的毛利贡献率分别为81.05%、81.35%和76.83%。由于环网柜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不但要求企业能够进行标准配置产品的生产,而且要求企业具有解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综合服务能力,通过系统方案设计、箱体结构设计、功能性能设计及相应的工艺处理后对标准配置产品进行改进以满足客户需求。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产品售价的相应调整,未来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
为此,一方面公司持续对产品成本进行梳理,对传统产品进行改造升级,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在销售过程中优化产品结构,着重推广毛利率较高的产品,使毛利率能够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