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我国多地持续的高温让人们倍感暑热,也让城乡电网的用电负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地的供电企业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用电。本版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千万千瓦级用电负荷城市,来看看当地的供电企业是如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报道 > 正文

【服务篇】北京+重庆+杭州:用电负荷千万 电网保障忙

2015-08-19 09:19 来源:亮报 

今年夏季,我国多地持续的高温让人们倍感暑热,也让城乡电网的用电负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各地的供电企业都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争取在用电负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用电。本版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千万千瓦级用电负荷城市,来看看当地的供电企业是如何有效应对高温的。

【北京 立体巡视高效率】

无人机巡线更高效

近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无人机小组完成了为期三天的飞行任务,对安兴一二整条线路的杆塔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检查。

此次任务的地面站选在了离南六环外8公里左右的永定河河道内。上午9点43分,随着现场指挥长的一声令下,无人机小组组长吴润宇指挥地勤人员许兵踩下发射板,飞机发动机发出了“呜呜”的轰鸣声。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强烈的气流,机身后面方圆五六米的荒地上,茂密的杂草被吹得全部伏倒在地。“砰”的一声后,飞机一飞冲天。

“航路轨迹正常、现在高度50,还在爬升,速度110,转速3000,油门48%”,地面站控制员何旋向吴润宇一遍遍重复着飞行参数。“已切至盘旋3,飞行参数良好,等待进场。”一组组指令和汇报在对讲机中有序传递着。飞机在头顶盘旋了一圈后,稳稳地向着预定好的线路飞去。

此次飞行距离最远达到了24公里,飞行空中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公里。飞机当天航程58公里,航时50分钟,拍摄了清晰的航拍图片,并录制了输电线路环境视频。

巡线任务完毕后,无人机小组对飞机拍回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对线路存在的隐患点进行了逐一梳理。吴润宇说,无人机可以在人员很难到达的恶劣环境中飞行,在线路巡视和维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机器人巡检更智能

不怕刮风下雨,自己就会出门工作,测温、定位、拍摄、报警……统统搞定。7月17日,在北京知春里220千伏变电站内,一台身高约80厘米的智能机器人冒雨在站内巡检。这是国网北京电力今夏刚刚启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

知春里220千伏变电站内各种高压设备密布,在这片“钢铁水泥丛林”中,智能机器人在专门为它修的水泥小道上“悠然自得”地穿梭。机器人的底座是个四轮的小车,两只圆圆的大“眼睛”一个是高清摄像头,一个是红外测温,可以完成电力设备的测温工作,并通过可见光图像识别,读取设备气体压力、油位等表计。只见它一会儿仰头,一会儿平视,工作十分认真。与此同时,室内监控室的电脑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它的工作视线和测温结果。

“我们都叫它‘电力大白’,只要带它走一次,之后它就能自动重走原路线,还能自己回到房间里给自己充电,超级能干的。”国网北京电力检修公司变电运维人员满建柱谈起这个智能机器人,一脸疼爱的模样。

此前,满建柱已经给机器人设定了程序,“要求”它定期对变电站进行整体巡视。一旦发现设备缺陷,它就会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消缺。“如果遇到暴雨等恶劣天气,或者变电设备损坏、气体泄漏等异常,我们还可以在应急指挥中心远程操作机器人进行设备特巡,既降低了人身伤害风险,又提高了设备巡视质量。”满建柱对机器人的表现很满意。

【负荷情况】

2015年夏季,北京地区气温较常年略偏低,降水量略偏多,高温日数少但极端温度高。

由于温度水平较高,北京电网负荷连创历史新高。7月13日16点33分,北京地区最大瞬时负荷1831.2万千瓦,较2013年历史最大负荷1776.0万千瓦增长3.11%。8月12日11点50分,北京电网最大负荷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843.7万千瓦,较7月13的最大负荷增长0.68%。

高峰负荷时段,北京电网电力平衡,未采取错避峰和拉路限电措施,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数据】

自2013年开始在变电站试点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以来,国网北京电力目前已经有6座变电站采用机器人开展巡检工作。今年夏季,该公司投入11套机器人,推广应用到北京市内25座220千伏变电站,建立智能机器人巡检、人工巡检和专业带电检测相结合的设备巡检体系,为迎峰度夏期间变电站内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国网北京电力通过直升机、无人机和人员地面巡视相配合的立体巡视方式,对度夏重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自2014年以来,该公司共飞行直升机61架次,巡航线路1500余公里,无人机飞行40架次,巡航线路800余公里,有效降低了输电线路故障风险。

同时,为做好防汛准备,国网北京电力全面推广溢水报警系统。该装置可利用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实现主站对无人站室的在线监测,并自动对积水进行抽排。目前该公司已针对668座变配电站房安装了溢水报警系统,其中城市核心区加装率达到100%。

【重庆 昼夜鏖战复电忙】

7月,连续的橙色高温预警让山城重庆笼罩在酷热之中。29日凌晨5时30分,彭水县供电公司城区配网班和变电抢修班人员经过昼夜鏖战,完成10千伏东瀹线出线电缆抢修任务,及时恢复线路正常运行。

紧急转移负荷 恢复临时供电

“10千伏东瀹线跳闸,强送失败,请速迅排查线路故障。”7月27日18点30分,城区配网检修班班长廖小峰接到调度命令。18点40分,抢修人员带上安全工器具和应急灯,迅速赶到10千伏东瀹线路地点,展开线路故障排查工作。经仔细检查发现,由于持续高温导致10千伏东瀹线过负荷,造成电缆头爆炸,多处电缆损坏,致使辖区内自来水厂、白角村、瀹塘居委等近2000余客户停电。

“制作电缆头工序多,加之电缆损坏严重,工作量较大,线路在最短时间内很难修复,最快也得用3天时间才能通电,但这么热的天,我们不能让客户长时间停电,只有将该线路负荷转移到附近线路上运行,才能快速恢复客户临时供电……”城区配网抢修班班长廖小峰根据现场查勘察情况后,制定紧急抢修方案。

方案制定好后,抢修人员立即准备抢修物资,投入到紧张转移负荷施工作业中。炎夏的施工现场,抢修人员在应急灯下切割新电缆,架设临时电缆,连接电缆……他们穿着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经过3个多小时的持续奋战,当晚10点30分,抢修人员把10千伏东瀹线负荷转移到10千伏东河线上供电,及时恢复了辖区客户临时供电。

通宵鏖战 保障可靠用电

7月28日清晨6点,城区配网班抢修人员草草吃过早饭,又开始对10千伏东瀹线受损电缆进行紧急抢修。

“电缆深埋在地下,必须清理出一条沟道才能开展电缆抢修作业。”班长廖小峰说。他和伙伴们顶着烈日,靠着手中的铁锹全力开挖电缆沟,经过努力,一条长达200多米的电缆沟道被清理出来。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他们忘记饥饿和疲劳,分工合作,猫着身子穿梭在闷热的电缆沟里,切割受损电缆头,截去受损电缆。10小时后,抢修人员完成了受损电缆清理任务。回到地面,已是下午4点,他们身上积满了尘土,回家吃了晚饭,稍作休息后,又投入到紧急抢修战斗中。

当晚8点30分,运检部调集变电抢修班人员前来支援,20余名抢修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电缆切割、包扎、焊接电缆头、电缆绝缘试验等工序。抢修人员蹲在狭小的电缆沟里汗如雨下,蚊子不断叮咬脸颊,眼里布满了红血丝,他们整夜未合眼。

经过10余小时的通宵鏖战,7月29日凌晨5点30分,随着调度一声令下,顺利合上了10千伏东瀹线开关。迎着初升的朝阳,廖小峰和他的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负荷情况】

6月27日至29日,重庆拉响今夏首个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气温达39.4摄氏度。截至6月29日11点28分,重庆电网最高负荷达到1325万千瓦。国网重庆电力多措并举,平稳度过首轮高温负荷考验,这也是截至目前今年最高负荷。

【数据】

针对2014年度夏期间暴露的问题,国网重庆电力共完成2541个低电压台区治理,惠及居民6.5万户。

目前,重庆电网已储备1169万元应急抢修设备材料,组织了3250名抢修人员、546台应急抢修车和27台发电车随时待命,为大家提供24小时全天候抢修服务。此外,重庆电网还将组织4600余人次参加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练、渝东北地区防洪防汛应急联动演练,预计演练128余次。

【杭州 增容挖潜趋平衡】

准备工作要“趁早”

双浦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南部,三面环江,是西湖区唯一典型的农业乡镇。周大伯是双浦镇的一名退休老人,家里有一套闲置的房子出租了。去年夏天,房客隔三差五地找他,说家里总断电。周大伯无奈地说:“他们都差不多时间下班,回到家就开空调,一开就断电,他们找我,我只能打95598,整个夏天就没消停过。”

今年夏天,周大伯的麻烦解决了,杭州供电公司通过对三墩地区分流改造,共改造25台配电变压器,涉及容量10000千伏安,使得该区域高负荷线路得到有效缓解。“虽然今年夏天比去年热,但是电力情况比去年稳定。”这几乎是很多杭州地区居民的普遍感受。

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专职王硕介绍,今年夏天,浙江省内几个火电发电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加上超过2000万千瓦的外来电,也就是特高压宾金直流,让整个浙江地区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2014年12月,针对杭州市区电网区域负荷不平衡、部分主变负载率高等“卡脖子”情况,杭州供电公司在迎峰度夏前成立增容挖潜项目组,梳理市区电网主变重载和负荷增长情况,并通过细化方案,安排对15个主网变电站增容改造,总计新增容量24.7万千伏安;实施34项配网挖潜分流工程,新增改造台区250个。

让电网效能最大化

“不能再多歇两天吗?你这才刚手术完就去上班我有点不放心!”面对妻子的疼惜,来冠雄憨憨一笑:“我走了很多天了,兄弟们为我承担了不少工作,你就放心吧,身体不舒服了我会休息的。”

来冠雄是杭州大友电力建设分公司的线路班班长,他心急火燎要回施工地,源于他负责的江东热电联产等3个工程要在6月20日通电投产。待在医院的10天里,他已像热锅上的蚂蚁。妻子拗不过他的责任心,给他办了出院手续。

大友电力建设分公司负责人李宏雯说,这样的事在增容挖潜项目中有很多。作为杭州主电网建设施工的主力军,该公司在今年年初召集的增容挖潜总体工作协调会上认领了80%的工程量。

项目布点多,怎么做到效能最大化?杭州供电公司综合考虑区域网架结构、变电站负荷、电网建设进展及负荷接入需求等因素,不断完善优化总体方案。在具体项目上,充分预估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早做预案,早做沟通。

从3月份开工起,连续4个月时间,杭州供电公司“铁军”平均每人加班17天。超负荷的运转,也换来了超常规的进展。庆丰变、朝晖变、新华变……一座座变电站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了改造任务。

调度控制中心最先感受到增容挖潜工作实施后的可喜变化:负荷更趋均衡了,以前重载的变电站负载率降低了,轻载的主变容量也得到了有效释放。

截至7月底,杭州供电公司共完成紫荆变、剧院变等9个主网项目、11个配网项目,其中涉及台区改造163个。接下来要完成转塘变、象山变等6个主网项目,届时将新增变电容量3.7万千伏安。

【负荷情况】

8月3日,杭州气温持续攀升势头,热浪袭人之下,杭州地区电网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13.8万千瓦,创下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7万千瓦。据预测,今年夏季,杭州电网用电最高负荷为1250万千瓦,同比增长9.97%。市区最高负荷预计520万千瓦,同比增长7.90%。

【数据】

杭州供电公司在迎峰度夏前,针对局部地区电网“卡脖子”现象,特地投产25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新增变电容量387万千伏安,合计分流和新出10千伏线路46条,新增配变电布点993个,新增配电容量93.9万千伏安,完成了158台重载配变增容布点,对45条超载线路实施负荷分流改造。

原标题:千万用电负荷 电网全力保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