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不可避免地要跨越高铁、公路、鱼塘等,每次最少需要2~3天搭设跨越架,不仅费时费力,碰到极限自然天气,还要变更时间,甚至要拆掉重来。国网上海电力和三一重工联合开发的移动升降式电力车,开辟了一条快速跨越障碍物的途径,在20分钟内就能让现场具备搭建封网的条件,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安全性和承载力。

移动升降式电力车施工现场。 曹雍胜 摄
7月29日上午,天空万里无云,是个架线的好日子。在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工程19标段施工现场,上海青浦的松蒸公路两旁早已停好两部STC750D移动升降式电力车。随着指挥人员的一声令下,机器开始轰鸣,不到15分钟,两部电力车便将定制的猫头(跨越架)升高至指定位置,随后,八角翼直升机开始拉线(飞行器开始展放引绳)。不到2个小时,跨越公路的封网工作便完成。
负责此次现场施工的华东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经理罗书明说:“这次移动升降式电力车是第一次在施工现场使用,在整个国家电网公司也是第一次,从研发到实操再到今天的现场施工历时近1年,它的出现不仅可以解决特高压线路跨越问题,还可以应用到城市电网的应急抢修中,具有名副其实的快速、稳定、高效特点。”
毛竹架遇到台风就得拆
19标段地处上海,经济发达,线路通道内建筑物较多,架线施工跨越物多,安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项目总工在刚接到项目时就意识到,良好的跨越方式应对现场跨越是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但传统的毛竹、木质、钢管架跨越施工方式总是存在各种缺陷。
“我们以前使用的毛竹架稳定性差,遇到台风天气,每一根毛竹都要反复检查,严重时甚至要把搭好的架子拆掉,不然会有安全隐患。这样就会严重耽误工期,所有的后续施工都只能等着毛竹架搭好。
像这次跨越施工,如果是搭毛竹架,需要10几个人至少干两三天,而且高度有限,不一定能满足施工要求。”更重要的是,此次跨越施工需要同时跨越公路两侧的2条10千伏带电线路,人工搭建非常危险,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
当前,新建输变电线路工程与在役线路交叉跨越越来越多,根据被跨线路电压等级,地理、地形、地势特点,以及重要性及其工况条件,项目部常用的跨越施工方式有毛竹、木质、钢管架跨越。
罗书明说:“基本的跨越施工方式有8类11种,但是本次松蒸公路的跨越就应用了最新的移动升降式电力车的跨越施工技术,以往这样两条10千伏带电线我们是紧张得不得了,现在两部车中间距离150米,最高可以升到50几米,很轻松地就搭好封网了。”
起立跨越架只需20分钟
这次在施工现场大显神威的移动升降式电力车是国网上海电力公司与三一重工公司于2014年8月共同立项开发的多功能移动升降式跨越车,即STC750D电力车。
该车可满足上海大部分高铁、高速、高架、轻轨及500千伏以下线路的跨越现况,改变落后的人工搭建跨越架方法,实现现代化、机械化作业,满足应急抢险要求,可以应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对电网造成的损坏(包括高温、雷暴、台风、冰雪等气象灾害以及人为因素),响应“管理有序、响应迅速、有效控制、妥善处理、及时恢复”的抢险原则。
据华东送变电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张瑞强介绍,STC750D移动升降式电力车创新采用汽车起重机作为承载体,可自行移动,自行升降跨越架高度。跨越架最大封顶高度达54.15米,满足多种跨越要求,且装配量少,施工周期短,起重臂代替换抱杆,减少了90%装配工作。纯机械化施工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此外,该车还设有工程机械远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具备手机号码绑定功能,通过整车传感器实时信息采集。当进行跨越工况时,可实现电力车实地风速,拉力传感器拉力,跨越高度等数据实时采集及短信传送功能,保证客户远程实时监控工地状态,同时程序内置预警工况,当出现超载时,也可实时短信提醒,保证作业安全。
原标题:移动升降式电车大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