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株洲“两型建设攻坚战”的一年,突出建立两型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两型典型项目和重点举措、全面开展两型创建,致力达成“率先建成两型社会”目标。
如今时间已过半,“两型株洲”进展如何?又有何创新之举?
改革激发“两型”活力
两型建设攻坚,我市今年重点工作之一便是突出体制机制建设。
5月份,为推进建立两型技术及产品发展和应用机制方面,市两型办联合市财政局、科技局启动了第二批两型技术及产品评审认定工作,对符合两型要求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审定。目前,松本林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冰片”等28项产品及技术,已成功通过市第二批两型技术及产品评审。
今年,株洲也首次公布企业环境行为等级评价,完善企业环保信用制度。上半年,6家企业被评为环境风险企业,2家企业被公示为“环境不良企业”。“根据企业环境行为进行评估定级,实行差别化水、电、气等资源要素价格,纳入绿色信贷评估内容。”市两型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醴陵、攸县率先推进第三方治理生态环境改革。目前,醴陵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医疗废物等治理项目已实施了第三方治理;攸县安排矿山环境修复专项资金,设立生态林业“绿色基金”,引导第三方参与实施林地、耕地生态修复工程,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保护的市场化机制。目前,该县已完成人工造林2万亩、道路两厢绿化30公里,义务植树100万株。
10大两型项目彰显“绿色”效益
2015年,株洲共安排10个重点两型项目。我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五批餐厨垃圾处理试点城市,餐厨垃圾处理厂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项目环评、资金等都已到位,有望于年内建成投用。
风电场建设加速推进,株洲龙亭龙凤风电项目渌鸿一期工程25台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已实现并网发电;二期工程公路建设已接近完工,正进行风电装机浇注及设备采购安装,有望年内竣工。攸县太和仙风电场建设已完成风机选点,正在进行环评、能评、压覆矿、道路的规划设计等项目开工前期准备工作,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余热发电、屋顶太阳能发电等项目也在同步推进。
“一号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湘江保护和治理是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今年,是实施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实施“三个基本行动”的最后一年。
截至6月底,“一号重点工程”全面启动239个年度重点项目建设,在水环境方面,59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完成建设,实现通水到户;38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正在陆续建设粪物收集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市霞湾生活污水处理厂、董家塅生活污水处理厂、龙泉污水处理厂等三大工程的提标改造工作也基本完成,近期就将正式通水运行。
在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今年将在城区再拆55根烟囱,完成“基本消灭城区烟囱”计划,任务已完成过半;根据制订的《城区“黄标车”限行方案》,主城区部分区域已对“黄标车”、无标及有标未粘贴的汽车,采取限制通行和通行时间的交通管制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对城区道路路内占道停车泊位进行排查、清理,上半年已取消影响交通通行秩序的停车泊位32个。
原标题:两型建设攻坚,株洲做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