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和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同属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分别于2014年11月4日和2015年5月12日开工,处于不同施工阶段。两项工程对促进大型能源基地开发,缓解中东部电力紧张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期,我们就带您走进位于江

首页 > 输配电 > 输变电工程 > 报道 > 正文

【特高压纪实】两大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2015-07-29 08:31 来源:亮报 

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和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同属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12条重点输电通道,分别于2014年11月4日和2015年5月12日开工,处于不同施工阶段。两项工程对促进大型能源基地开发,缓解中东部电力紧张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期,我们就带您走进位于江苏兴化和山东济阳的两个施工现场。

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高温下进行基础施工。李振方 摄

1000千伏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酷暑中完成基础施工

7月23日,在山东济南济阳县仁风镇一片开阔的黄河滩涂地上,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参建的1000千伏榆横—潍坊输电线路工程23标段12S009施工现场,吊车车臂高高擎起,将模板从成型的基础上稳稳吊起。项目质检员、技术员,以及施工队队长等人围上来认真检查——拆模后的基础平整光洁、色泽自然、均匀一致,倒角工艺顺滑美观。施工人员将水缓缓洒在基础上,表面立即光亮如镜。

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承建的23标包线路起自济南1000千伏变电站,止于章丘市境内12S071双回路耐张塔,全长36.646公里,铁塔共72基。其中含黄河跨越段3.417公里,铁塔7基。

“我们施工的地段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形较好,但是地下水位较高,给我们基础开挖、排水造成了很大困难。”项目经理张晓亮介绍说,“从6月下旬到现在,我们超前策划,精心组织,十余个基础班组同时投入施工,工程相关单位大力配合,目前已经完成了46座基础浇筑,占一般段总量的70%。”

争分夺秒施工忙

3天前的7月20日,一大早,一辆小型皮卡车沿着黄河北岸大坝向西颠簸行进,直奔12S009施工现场。坐在副驾驶上的施工二队队长杨家祥闷头研究着手里的图纸。入夏以来,齐鲁大地的高温常常让人喘不过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人员都是清晨5点起床。早上6点到10点是施工的黄金时间——现场不太热,工作效率高。

七月的天说变就变。下午2点,天突然下起雨来。由于塔位在麦田里,被雨水浸泡后会泥泞不堪,机械设备、车辆均无法进出。想到这里,杨家祥坐不住了,拿起铁锹,带领员工们顶着大雨,挖出一道道排水沟,将场地内雨水排出。

下午4点,雨停了。杨家祥衣服还没干,就开车赶到材料站,指挥调到现场十余块钢板,铺在12S009进场道路坑洼处。

晚上,夜深人静,项目部综合办公室的灯依然通明,项目管理人员都还在忙着收集、整理信息,这已经成了常事。技术员李广勇说:“现在施工进度特别快,为了使工程档案与工程进度同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我们必须抓紧时间。看到工程进展迅速,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开心。”

一切为了施工质量

送电线路路径长,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7月2日早上5点,天刚蒙蒙亮,施工一队队长阎付新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阎队,35号塔位这边钻到6米的时候,钻杆被埋在里面,钻不动了!”阎付新迅速奔赴35号施工现场。

经过仔细勘察分析,阎付新找到了问题所在:12S035塔位临近黄河滩涂地,地质较为松软,塔位基础地面以下6至7米处的地方是流砂层,采用反循环成孔工艺极易塌孔,如果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严重质量事故。

阎付新和施工班班长商议后,提出了解决方案——将现场所用反循环钻机调整为正循环钻机,并且不再使用原土造浆,而是利用高塑性黏土制备泥浆,缓速钻进,利用黏土护壁维护孔壁稳定。

一切安排妥当,阎付新还是放心不下。他拿来仪器,在钻孔时一遍又一遍地检测泥浆密度、黏度、含砂量、胶体率,指挥工人不断调节泥浆。直到中午钻孔完成,阎付新才长舒一口气。

下午,浇制队技术员在现场制作了3块四四方方的水泥块。“直接送到项目部,放到‘标养箱’中去。”阎付新叮嘱道。灌注桩使用的混凝土必须做出试块,用于检测混凝土强度。其中的关键是要保证试块在20摄氏度、不小于95%湿度的标准环境中得到养护,以保证强度精准。为此,项目部专门购置了两台“神器”——恒温恒湿养护箱,大家都称呼它们叫“标养箱”。试块制作完成后,施工人员就立即将它们放入标养箱中进行养护。

“正因为基础施工是隐蔽工程,我们更应该保证质量,为特高压线路打好根基。”阎付新认真地说。王文峰 李振方

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11小时停电封网助跨越

淮上线(9标)F070—F071跨越110千伏唐永1号、2号施工现场。 于磊 摄

7月27日上午11点,位于江苏省兴化市的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工程线路工程(9标)F070塔位处的施工现场闷热得像烤箱一样。据测量,现场温度达到45摄氏度。我们跟随江苏泰州特高压业主项目部专责于磊来到停电封网施工地点。

于磊介绍,F070—F071跨越110千伏唐永1号、2号方案已进入现场施工阶段,7月8日执行的110千伏唐永2号884线和110千伏唐永1号883线的首次停电封网施工,为后续带电跨越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期准备充分

施工现场沿线多蟹塘、农田和河流,这为运输和施工带来了极大困难。于磊介绍,停电作业前,施工人员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准备工作:工程技术负责人和施工人员再次勘察现场,核对图纸,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准确的操作位置和方法,同时对所有参加跨越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运输人员通过船只将所需工具运输至附近河岸,然后再提运至施工现场,现场人员实时清点工器具材料,待地锚埋设等地面布置工作结束后,正式开始准备阶段的组装工作;组装人员先安装完成了长39米的临时横担,随后分为两组进行操作,一组在地面组装组合架柱,另一组则开始吊装临时横担。

7月8日一早,停电负责人便提交了停电申请,办理了相关手续,并发送停电开工许可信号。之后,施工人员利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分别对相关电路进行验电,确认两条线路均无电压。拿上绝缘棒,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操作人员按照先接地端后接导线的顺序分别在110千伏唐永2号884线29号、30号塔和110千伏唐永1号883线30号、31号塔的三相导线上挂接地线。确认挂接好地线后,现场负责人正式通知跨越封网。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身处40多米的高空作业人员借助横担开始展放引绳和主索道绳,随后,所有地面施工人员聚集到了地锚一侧,依次排开,攥紧承力绳,“嘿呦!嘿呦!”伴随口号声,承力绳被调整到了准确位置。

施工人员用地锚固定承力绳时,天空下起了大雨。雨中,地面人员继续完成工作。紧接着,高空人员将每侧三根牵引绳固定绑扎在横担上。

有条不紊作业

“不对,不对。再调整一下,慢慢来。”雨水中,指挥人员的高声呼喊时不时在空旷的农田里回响,在呼喊声中,高空与地面人员开始协调展开绝缘封顶网,封顶网片自临时横担侧向跨越柱侧展放牵引。

地面人员先将网片展开理顺,再将带玻璃钢杆网片两端头同步由地面提至承力绳下方,高空人员随即打开行走滑车将玻璃钢杆挂在承力绳上,玻璃钢杆两端和中间分别被连接上一根牵网绳。随后,双方协调操作,牵引封顶网边挂网钩。施工人员将封顶网沿承力绳向前牵引直至末端,在末端的玻璃钢杆两端和中间分别连接一根牵引绳,再继续将网片向牵引侧送出,待封顶网被牵到设定位置后停止牵引。最后,施工人员先后收紧固定牵引侧的三根牵网绳和张力侧的三根牵网绳。待承力绳和拉线均被调整完毕,地面人员将钢丝绳本体穿过各自的地锚套,用索卡固定。同时,每侧回路跨越横担上保留的迪尼玛绳被移到封顶网上面的中间位置,固定于临时横担和架柱横担上,余绳将作为张力放线时初级引绳的引渡线。

封网施工作业完成后,项目部进行了现场验收。施工人员按照先拆导线端后拆接地端的顺序拆除了之前的所有接地线。地线拆除完毕,并确认塔上无遗留物,人员均已下塔后,下午5点左右,停电负责人向运行单位汇报完工,被跨线路恢复供电。

之后的架线施工期间,被跨的两条110千伏线路将处于带电运行状态。于磊介绍说,因线路跨越工期较长,涉及的乡镇范围广,经研究之后,该工程线路首次采用了这种带电跨越的方式跨越110千伏线路,因而,此次带电跨越工程具有着特殊意义。而当日的首次成功停电封网工作成为了这次跨越工程的一个良好开端,在整个特高压淮上线线路工程的进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徐尧 仓敏 陆东生

原标题:特高压建设如火如荼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