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望过去五年,我国的环境治理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十三五新目标即将成形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电力行业又将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6月23日,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十二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访谈 > 正文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百万机组、超超临界机组还有上升空间

2015-07-21 11:35 来源:中国电力报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望过去五年,我国的环境治理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十三五”新目标即将成形的背景下,我国的能源、电力行业又将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升级?6月23日,本报记者带着这些疑问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郝吉明。

“十二五”是实现大跨越的五年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如今,优美宜居的环境成为人民新期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中国电力报》: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若请您打分,您会给“十二五”的环境治理打多少分?

郝吉明:应该打100分。

《中国电力报》:这是一个满意的分数,您认为满意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郝吉明: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讲,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国十条”),从国家层面对大气污染防治做了顶层设计。

国家在环境保护要上打“三大战役”,把空气污染防治放在了第一位。

第二,2012年修订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细颗粒物(PM2.5)列入其中,与世界卫生组织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南接轨。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表明我国将人体健康保护放在环境保护工作的首位,新标准体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响应了人民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期待。

第三,从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角度,促进了行业的转型升级。以电力行业为例,《电力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几经修改、重点地区实施特别排放限值、行业主动加压实现煤电超低排放等,既推动了行业的环境保护,也促进了整个行业的科技进步。

第四,“十一五”期间,国家只是把二氧化硫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总量控制,在“十二五”期间,在二氧化硫继续减排的基础 上,国家又提出对氮氧化物实施总量减排,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五,积极促进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包括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可持续利用,加大煤电的综合、集中使用,大幅度减少小吨位工业锅炉等。

所以,从大气污染防治来看,“十二五”是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

从整个环境治理的角度看,国家将节能减排纳入新兴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近几年,在国家的几个新兴战略性产业当中,增长率最高的就是节能环保产业,该产业也有望成长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如今,优美宜居的环境成为人民新期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谈到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严在哪里?过去总是说“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而在新的《环保法》中修改为“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两者关系的倒置,说明我国已经把环保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环境保护成为了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当然,将来要面临的压力还有很多,比如能源资源的消费总量大、增长快、效率低将是长期影响我们发展的大问题,不过这些问题中央已经注意到了。

“电力行业的跨越能打100分”

电力行业不能靠猛增装机容量来解决发展问题,可以在提高效率、减少污染上多下功夫

《中国电力报》:您对“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有何评价?

郝吉明:这些年电力行业很不容易,经历了几次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而且这个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最初要对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时,在电力行业引起了较大的反弹;到2011年火电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再次修订时,行业反应比较强烈,认为这是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随后国家又出台了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比2011年版标准更加严格;2014年,电力行业自己又提出了超低排放、近零排放,鼓励燃煤机组达到燃气机组的排放标准。正是在这一系列标准的一轮轮加压下,推动电力行业实现了跨越。光电力行业实现的环境绩效跨越就可以打一百分。

《中国电力报》:在我国经济发展调速换挡的形势下,电力行业如何把握发展与环保的平衡?

郝吉明:要正确看待这一问题。不能把原因都归结为经济发展下行,这说明我国采取的节能减排手段已在发挥作用。电力行业不能靠猛增装机容量来解决发展问题,可以在提高效率、减少污染上多下功夫。

一般而言,经济每增长两个百分点,能源增长一个百分点,这样的速度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是合理的。如果经济增长两个点,能源也增长两个点,那说明能源效率并没有提高。当前,我国的单位GDP平均能耗在世界上还属于高水平,我们消耗了全球20%以上的能源,但我们的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远没达到20%。当然,这跟我们的经济结构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的能源效率还要提高,要做到节能优先,但实际上各个行业目前还并没有把节能放在第一位,这是今后要面对的事情。

煤电转型首要任务仍是提高效率

现在我国大型的电厂,如百万千瓦机组、超超临界机组的能源效率还是世界领先的,但整个行业平均下来,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中国电力报》:在接下来的形势下,在环保治理的大纲之下,煤电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和发展?

郝吉明:煤电最重要的,第一还是要把能源效率提高,争取把发一度电的用煤再减少10%;第二,进一步减少整个电力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

整体来看,现在我国大型的电厂,如百万千瓦机组、超超临界机组的能源效率还是世界领先的,但整个行业平均下来,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我们应提高大电厂的占有率。另外,要尽可能的把中国的煤都发成电,因为电厂单位燃煤量排放的污染物要比散烧单位燃煤排放的污染物低得多。业内有一种说法是,电力行业烧10吨煤,还不如散烧一吨煤排放的污染物多。因此,主流方向是要对煤电进行清洁、高效、集中使用,逐步取代分散用煤、提高电煤的比例。

《中国电力报》:实施电能替代已经成为共识,但推行之路困难重重,遇到的最主要障碍是什么?

郝吉明:首当其冲就是价格问题。比如居民直接用散烧煤可能比用电更便宜,所以居民煤改电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另外,电力行业当前的发展规模也不见得能够完全支撑这个替代。尤其是些边远地区,电力供应的稳定还有待加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