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纵横,带您纵观国网各地电力资讯。近日,第9号台风灿鸿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沿海部分地区陆续出现大风大雨天气,严重考验电网安全。今天北极星电力网带您走进浙江、江苏、福建、安徽、上海各省市,让您及时掌握国网各地电力行业最新动态。浙江舟山公司:世界最高输电铁塔面对台风灿鸿登陆安然无

首页 > 输配电 > 线路监测 > 报道 > 正文

【电力纵横】“灿鸿”登陆东部沿海 各地积极保障电网安全

2015-07-13 14:5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电力纵横,带您纵观国网各地电力资讯。近日,第9号台风“灿鸿”登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沿海部分地区陆续出现大风大雨天气,严重考验电网安全。今天北极星电力网带您走进浙江、江苏、福建、安徽、上海各省市,让您及时掌握国网各地电力行业最新动态。

浙江舟山公司:世界最高输电铁塔面对台风“灿鸿”登陆安然无恙

今年第9号强台风“灿鸿”,7月11日下午16时40分登陆舟山市朱家尖镇。受其影响,舟山沿海出现13-14级大风,部分地区风力达到14-15级。

此次强台风的来临,是大猫山高塔2010年建成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台风来临前,国网舟山供电公司就预先启动了分为“防、避、抢”三阶段的处置预案,对所辖输电线路铁塔、通道、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巡查,特别是对大猫山、凉帽山两基370米高塔和199米海中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危险点排查工作,对塔上附属设施等进行了重新紧固,确保线路无安全隐患。期间,高塔值班人员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实时上报大跨越在线监测系统各数据的变化情况。

根据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显示,大猫山高塔附近最大风速达到惊人的46.2米/秒,相当于15级大风。截止7月12日11时,大猫山高塔、凉帽山高塔这两基世界最高输电铁塔,各项监测数据正常、外观良好、附属设施保存完好,成功经受住了超强台风“灿鸿”的正面袭击。(唐越 黄俊杰)

国网江苏电力全力抗击“灿鸿”保供电

7月10下午,受今年第9号台风“灿鸿”外围影响,江苏苏南、苏中及沿海部分地区陆续出现大风大雨天气,严重考验江苏电网安全。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提前应对、周密部署,全力保障电网安全和全省电力客户生产、生活用电。截至目前,江苏公司主网运行正常,部分地区配网受大风、暴雨影响跳闸,已全部抢修完毕。

目前国网江苏电力共计投入抢修人员4785人,抢修车辆1286辆。同时,已全面落实好应急资源准备,全省应急抢修队伍1.7万余人,应急车辆1500余辆,应急发电车55辆,可移动潜水泵601台以及其他相关应急装备物资全部集结待命。

此前,国网江苏电力于7月10日上午9时正式发布了2015年第4号特殊气象条件预警通知单,并召开防汛防台专题会议及时布置落实了台风“灿洪”的预防应对措施。当天下午,国网江苏电力就派出专项督导小组赴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可能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区域进行台风防范应对工作专项督导,现场重点检查了应急装备、物资、人员落实情况,特种应急装备调用准备情况、应急指挥中心运维准备情况等,确保抗台第一线各项防控应对措施及时有效落实到位。

国网江苏电力还将确保特高压直流安全稳定运行作为防台的重点之一,专门组织65名一线人员对江苏境内特高压锦苏、复奉、安塘线开展特巡,重点针对输电线路附件蔬菜大棚施工场地覆盖物紧固情况开展检查。10日—11日期间,共消除沿线隐患15起。目前,锦苏等特高压运行正常。

在台风应对工作期间,国网江苏电力全程保持国网、省、市应急指挥中心互联互通,提前安排各级有关领导在现场及指挥中心值守,各专业通过微信、短信平台等保持全时段信息沟通共享,实现了应急处置高效协同。

国网福建电力受“灿鸿”台风影响的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7月11日17时,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全力抢修,福建电网受第9号台风“灿鸿”影响的供电线路全部恢复正常供电,该公司圆满完成抗台风保供电工作。

受“灿鸿”台风外围影响,福建电网10千伏线路停运9条,累计停运公用配变511台,停运专用配变222台。由于防控措施得当,福建电网总体运行平稳,未发生35千伏及以上设备跳闸停电。

灾情发生后,国网福建电力强化电网监控及客户停电情况分析研判,累计出动应急抢修507人、抢修车辆112台,严格落实安全措施,迅速排查故障点,全力抢修受损线路和设备,确保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

“灿鸿”台风生成后,国网福建电力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加强防御台风组织领导,于7月8日11时启动台风Ⅲ级预警响应,做好超前防范工作,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加强电网监测监控,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共结集到位应急救援基干分队307人、695支应急抢修队伍、11854人及应急救援物资;完成250户重点保障客户供电排查,并做好重要客户及政府、防汛抗洪部门等重点部位的应急供电工作准备。

该公司共出动人员3205人次,对476条线路、310个变电站开展防台防汛专项隐患排查,并对336基杆塔的防风拉线进行紧急加固;恢复10个500千伏变电站和23个220千伏变电站有人值守。(林丽萍)

国网上海电力积极迎战“灿鸿”

截至7月11日16时,上海电网因台风造成的110千伏线路跳闸2起,35千伏19起,10千伏90起,停电台区675个,涉及用户47385户;已恢复35千伏线路10起,10千伏57起,供电台区357个,用户28168户。国网上海电力共计安排值班指挥员5人,基层单位值班人员163人,累计出动12855抢修人次,4571抢修车次;无重要用户停电情况发生。

为全面加强防范,积极落实防台防汛工作责任,严格按照最新修订的《上海市处置供电事故应急预案》和防台防汛应急预案要求,7月10日15时30分,国网上海电力发布一级抢修状态令,各单位所有应急指挥中心开启,所有卫星应急指挥车开启待命,所有应急发电车进入24小时值守状态,应急救援队伍值守待命。国网上海电力及各单位与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等应急指挥中心建立协调联动处置机制,提前准备全市路灯照明系统的开启工作。

前期,国网上海电力各单位已全面加强特高压等重要输电线路特巡,对沿线隐患排查从15米至30米保护区扩大至两边线外500米,累计出动运维人员200余人次,巡查特高压线路长度超过1200千米,及时清理脚手架、塔吊、以及树木、广告牌、彩钢板建筑、蔬菜大棚,指导用户提前加固或予拆除,避免造成电力线路故障。

该公司已完成44座地下变电站、2644座地下用户站、732座高压泵站、6222户水产养殖户、400户重要用户、128个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供电隐患排查,指导用户健全预案。开展变电站土建设施、站用电、直流系统、电缆沟道、户外设备密封等专项检查,储备水泵5000台、沙包5400个,及时防范雨水渗漏、设备受潮跳闸、水淹设备等事件。全面加强抢修力量配置,在全市配置25支高低压一体化抢修队伍,设置173个配电网抢修驻点,安排2000余名抢修人员,400余量抢修车辆24小时待命,严控抢修效率,暴雨中抢修到达现场时间内环线以内不超过30分钟,外环线以外不超过60分钟。

国网安徽电力500千伏长临河输变电工程投运

7月9日,随着众长5371、众临5372线启动送电,标志着安徽电网迎峰度夏重点工程——500千伏长临河输变电工程全面竣工投运。

本期投运的两条线路起于500千伏众兴变,止于500千伏长临河变,按照同塔双回路架设,共有铁塔112基,线路全长44.848千米。该项目的建成投运,实现了皖中电网500千伏东、中通道的直接互联,显著改善安徽主网架结构薄弱问题,并将成为合肥南部地区重要的电源支撑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线路工程路径走向环绕合肥市区,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政处困难突出。施工过程中跨越了12次220千伏线路,1条110千伏线路,10千伏至35千伏线路近百次,跨越高速公路3次,跨越铁路3次。负责本体建设管理的国网安徽经研院在安徽公司指导下,在合肥供电公司大力协调和相关直属单位配合下,历时17个月,安全优质如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作为生产验收和运维管理的主管单位,安徽检修公司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按照安全生产大整顿活动要求,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发生。验收过程中,检修人员克服梅雨季节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逐基登塔、全面走线,将四旋翼无人机巡视、直升机巡视与人工验收相融合,以“多保险”方式保障线路的验收质量,共消除线路缺陷138处,消缺率100%,实现了工程的零缺陷投运。(陈鹏程 张阳 张金锋)

国网直流公司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GIS设备通过耐压试验

7月9日,国网直流公司拉萨换流站进行了第三大组GIS设备的耐压试验,试验一次顺利通过,标志着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全面进入竣工验收及站系统调试阶段。

拉萨换流站扩建工程自2014年8月9日场平开工以来,第一、二大组的2小组滤波器于2014年12月投入运行。第三大组的2小组滤波器由于停电原因暂停,自6月26日开始施工以来,在业主项目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协调下,各参建单位克服高原缺氧、气候多变、生活艰苦、设备运输距离远等重重困难,大力发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奉献精神,仅用11天就完成了所有GIS管母的安装及对接工作,创造了在高原施工的又一个记录。

本期共扩建4个小组交流滤波器,每小组45MVar,工程投产后可将青藏直流输电能力由300MW提高至600MW,对促进西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西藏水电送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GIS耐压试验能够考核设备的主绝缘强度、检查局部缺陷,有效发现GIS设备内部绝缘受潮或下降等情况,以保证设备的绝缘水平,确保设备在良好的状态下安全可靠投入运行。

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线路工程(河北段)举行首段架线施工试点

7月9日,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线路工程(河北段)首段架线施工试点在沧州盐山县7R194塔基现场举行。开工令下达后,伴随着机器轰鸣声,牵引绳通过走板牵引着中相8根导线缓缓升空,并顺利通过第一个滑车,试点的“2×一牵四”架线施工方案取得了圆满成功,标志着锡盟—山东工程线路工程(河北段)架线工作全面开展。

锡盟—山东工程线路工程(河北段)于2014年9月27日进行首基基础试点;2014年12月29日进行全线首基铁塔组立试点,截至目前已完成81%组塔任务;2015年6月26日17标段通过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导地线架设前质量检查,具备转序条件,为全线首段架线奠定了基础。

此次首段架线施工试点,旨在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案、现场机具设备、器具和劳力配备、现场环保及文明施工等进行科学验证,为全面架线铺开确定统一的、规范的、科学的施工模式,明确每道工序的安全、质量控制点和标准,起到“样板引路、试点先行”的作用。

根据工作安排,锡盟—山东工程线路工程(河北段)计划于今年11月底完成组塔、12月底完成架线,建成后对于满足京津冀鲁地区用电负荷增长需求,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段锟 张志晓 杨绍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